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敬畏规则
①一位出国探亲回来的女士,向我说了这么一个见闻。一次,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公交站台等车。等车的有十几个人,人们很自觉地排起了队。排在她前面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大概他有些口渴了,就跑到路边一个自动售货柜上买了一瓶饮料。就这短短一会儿工夫,又来了几个人排在了队伍后面。那小男孩过来后,径直站到了队伍最后面。我看见了,就招呼他排到我前面来,因为他刚才排在我前面的。小男孩摇摇手,羞涩地笑道,不啦,我刚才脱离了队伍,如果再排在那里,这是不符合规则的。
②这位女士不无感慨地说道,一个小孩在他脑海里,规则意识已根深蒂固,没有任何纪律和约束,完全是一种自觉行动。这种自觉行动,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③阅读季羡林的散文集《留德十年》。在书中,看到有这样一个情节描述:二战时,盟军进入到大反攻阶段,苏联红军完成了对德国柏林的包围,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为了生存,一些居民开始进山砍伐树木,当作燃料取暖用。当时的德国行政管理名存实亡,权力处于真空状态,一切都处于无政府状态。战争结束了,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德国没有发生一起居民滥砍乱伐事件,他们全部忠实地执行了规定:只砍枯藤朽木。
④季老由衷地感叹,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德国人遵守的一条规则,任何时候都不会破坏规则,这已经深入到人们的骨子里,即使处于无政府状态中,也不会改变。
⑤敬畏规则,才会有公平正义。敬畏规则,其实就是敬畏我们人类自己。1.选文围绕“___________”,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能不能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


3.根据不同的目的,重点阅读的段落也不一样。如果想了解德国人遵守规则的故事,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段;想了解季老对此事的看法,应该重点阅读第______段。
二、读《只有一个地球》选段,完成要求。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毀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上文说明中又有抒情。请联系上下文意思选择恰当的标点填进文中方框里。2.文中的画线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词语填入文中()里。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2/18


3.上文按“//”划分出的部分表达了哪三方面的观点,请概述要点。观点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冋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3/18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1.文中的女儿真的是要向父亲请教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结合文中语句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你怎么能这样”里的“这样”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描写可以看出马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走出黑暗
①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群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车厢内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始料不及的人们一下子被搞蒙了。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人们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哭声、喊声、叹息声不绝于耳。
②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③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来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4/18


④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一刹那间,光明消失了,人们又重新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⑤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我们得救了!”人们喊着、笑着、拥抱着……这时才发现,原来领头人就是列车司机,他的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而脸上却洋溢着笑容。1.这篇文章按体裁分属于(A.散文
B.诗歌
C.小说
D.戏剧
2.联系上下文,以下对第④自然段中“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一句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今天以前人们没有认识到黑暗的恐怖,光明的重要性。B.今天以前人们不憎恨黑暗,不渴望光明。C.今天人们特别憎恨黑暗,渴望光明。
D.将“憎恨黑暗”和“渴望光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人们走出黑暗的强烈愿望。
3.结合文本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②自然段中,“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这位妈妈的做法对稳定慌乱中人们的情绪起了一定的作用。
B.“黑暗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黑暗给人带来的极度恐惧,营造了恐怖的氛围。
C.第④自然段中,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但立即又有人大声喊“把火灭掉”。从中可以看出此
5/18


时的人们很惊慌。
D.“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之所以要“手牵手”,是为了避免车厢里的人们一窝蜂似的往站口涌,确保安全有序。4.下面是四位同学读短文后获得的启示,不属于文章所表述内容的一项是
A.减少灾难要勇于创新C.遇到灾难要保持镇静
B.面对灾难应团结一致D.应对灾难要互相帮助
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才揭示领头走出黑暗的人是列车司机,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
6/18


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朗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1.本文作者肖复兴,在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点标出文中两处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5.用“﹏﹏﹏”画出第②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用“”画出第⑦段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舒伯特
六、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
贾平凹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水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贝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
7/18


在潮的上头。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去了,它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它们的软肉吃掉,空剩下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线穿着,系在脖颈上。人们都在说:“这孩子多漂亮!这贝壳多漂亮!”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十分坚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也挤碎不了,又带棱角,它只好忍受着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不说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壳已经烂了,很不完全了。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它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壳,贝用血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体面(_______光洁(______荣誉(______稀罕_______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___3.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在文中用“﹏﹏”画出来。
4.因为______,这只贝很丑陋;因为______,这只贝很可怜;因为______,这只贝很可敬。
5.这篇短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借这只贝歌颂了怎样的人?哪些人就是这
8/18


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使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过了一会儿,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孔子说:“可以说说你们的志向吗?”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
9/18


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微微地点了点头。子路问道:“老师能和我们说说您的志向吗?”
孔子微笑着说:“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
“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孔子说着,将琴推到颜回面前。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1.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分别用“”和“﹏﹏﹏﹏”画出一个排比句和比喻句。3.第8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理解“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理解。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
“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
10/18


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1.上面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2.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请用自已的语言归纳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外祖母的形象,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摘抄下来,判断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并结合具体句子赏析作者语言表达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可以看出外祖母有着怎样的生活态度?结合《童年》这部小说,说说外祖母给了“我”怎样的人生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本文运用恰当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写爱读书的朋友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11/18


②但令我终生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______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2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1.本文题目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_,而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
2.本文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略写了______,详写了______。这样安排是为了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缺少描写瞎婆婆外貌的句子,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在文中进行补写。
4.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8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③自然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理解。
挪树
院子里那株培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蜡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蜡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政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竞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培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靖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

13/18


,……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痩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蜡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蜡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定依然会有蜡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一息风姿飘((有声丰()秀美2.文中第三段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____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___
5.最后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___________6.按要求概括。
①第三段到第九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
14/18



答案
一、
1.规则男孩出队买饮料后不再插进队伍德国老百姓在困境中仍不乱砍伐树木
2.不能,因为这句话写出了当时国家的危机状态,更加突出表现了德国百姓遵守规则的意识。3.③二、
1.?2.举例子列数字
3地球的然资源有限,有些资源已遭破坏。人类別无去处,宇宙中可供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号召我们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想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再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资源。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会更加可爱。三、
1.不是,她是以请教问题为借口,实际是为了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2.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清楚的表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如: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表达出女儿的聪明伶俐。3.做出下乡的决定;拐弯抹角地获取父亲的支持。
4.他表面认同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但是却坚决不让自已的女儿这么做,可以看出他的虚伪、自私。四、1C2D3C
15/18


4A
5.人们齐心救助犯心脏病的人。
6.合理。因为只有列车司机才知道下一出站口在哪里。放在结尾才揭示,这样起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之前关于人群的描写使读者把注意力都放在摆脱困境上,作者有意将人物放置在黑暗的环境里,使读者关注了群体表现而忽视了个体,最后才点明领头人,使得个体人物更突出。五、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形容穷得一无所有形容非常值钱,能卖很高的价钱。
3.贫穷的音乐家舒伯特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遇见了比他更贫穷的学生,因善心,他买下了男孩的旧书,旧书带给他创作灵感,并因此写出会唱至今的名作《野玫瑰》。
4.①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
②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
因为他心地善良,同情穷孩子。
5.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渲染了环境,突出了当时的寒冷,更能表现出舒伯特的善良和他看见歌德优美的诗歌时那种投入、忘我的情态。
6.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已经被歌德写的优美生动的《野玫瑰》深深陶醉了。六、
1漂亮光亮名誉罕见2.一只贝
3.这是石子钻进贝壳,贝用血肉磨制成的。
4忍受着石子的折磨忍受着石子的折磨,所以很难看遭人嫌弃育出稀罕的大珍珠
5.有些人默默无闻,历经千辛万苦,为他人做出贡献,短文借这只贝歌颂了这样的人。如我们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比如,两弹

16/18


元勋隐姓埋名几十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发明导弹、原子弹。七、
1.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2.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使教化……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3.表示对水的解释的省略。水滋润万物,而又包容万物,它好像无私无畏。4.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孔子与弟子论水、谈志向使学生受益匪浅。八、
1.高尔基阿廖沙
2.外祖母快乐地给大家讲故事并为大家带来欢乐。
3.从“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舞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完一个故事,‘我’总是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可以看出。
4.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作者通过描写外祖母的外貌描写,体现出了她极其乐观的精神。
5.生活如此贫困的外祖母却能生活得这么快乐,可见其乐观的人生态度。外祖母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照亮了“我”敏感而孤独的内心。
6.我的同学丽丽坐到书桌前,看一本文学著作,你看她头都不抬一下,看到高兴的地方,她就捧腹大笑,她有时还拿起笔不停地一边看,一边画,不一会就看了好厚,有时,她好像在那盯着书冥思苦想索故事里的情节,就连她妈妈叫她吃饭,好像都没听见,一点反映没有。九、
1.瞎婆婆给的1元钱懂得用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2.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瞎婆婆来我家送钱更好地表现主题3.她骨瘦如柴,头发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眶中。
4.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送来之不易的“2
17/18


钱”做出重大决定的表现。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我深知这“2钱”代表着瞎婆婆的心意,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5.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2元钱,而实际却只给了1元钱。6.尽管瞎婆婆的1元钱很渺小,但是它代表着一位无儿无女的老婆婆的心,这是邻里乡亲之间最伟大,最真挚的爱。它让作者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十、
1.奄奄铮铮2.漫—蔓产—铲
3.卜算子•咏梅陆游
4.使人害怕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5.作者相信那株蜡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老花匠把蜡梅移栽到新的地方。文赞美蜡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和对蜡梅的喜爱之情。
18/1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ffc51ab9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fa.html

《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