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0-04-29 07:23: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社团名称

成立时间地点

文学主张

刊物

创作风格

创造社

19211月日本东京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的要求”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

初期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后期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

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北京

“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小说月报》

强调写实主义,着眼于严肃额的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地忽略了娱乐作用。创作“人生派”和“为人生”的文学

语丝社

1924年11月

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

《语丝》周刊

独具风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

新月社

1923年北京

倡导新格律诗;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新月》月刊,《诗刊》季刊

主张新格律诗,闻一多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文学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

1.人的文学

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2.文学研究会

1921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要刊物:《小说月报》(19211月由沈雁冰接编并发表《改革宣言》后的《小说月报》,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报)和《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

3.创造社

1921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出版《创造丛书》、《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

4.新月诗派

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派”。

5.语丝社

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湖畔诗社

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湖畔代表作: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惠的风》。

二、名词解释

1.五四问题小说

1指在五四时期(1919-1921)民主、科学等新思潮洗礼下,一批具备了初步现代意识,但还涉世未深的文学青年,满腔热忱地探究社会、人生问题的小说。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庐隐等。

2.乡土写实小说派

2乡土写实小说派是指二十年代涌现的一批描写农村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色彩的作家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为鲁彦、彭家煌、许杰等。

4.零余者4、零余者指的是郁达夫创作中具有连贯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5、倪焕之5、叶绍钧的同名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形象。小说通过他改造学校的理想及其幻灭、追求新家庭的理想及其幻灭以及在大革命中的憧憬追求与幻灭,展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一生,同时展示了从五四前夕至大革命失败近十年时代发展的壮阔浪潮。

三、简答题

1、《三个叛逆的女性》

郭沫若的三个历史剧的合集。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主要是历史翻案剧,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2、《凤凰涅槃》

郭沫若创作于五四时期的长篇抒情诗,收入诗集《女神》。该诗借神话题材,以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象征中国的再生。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五四时代精神。形式上为清新活泼的自由体,全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1.小诗

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徐玉诺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徘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所谓小诗多是以一至四行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

2.“三美”理论

“三美”理论是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的,也是新格律诗论的核心,指的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建筑的美主要指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3、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指形成于1920年代中期、活跃至1930年代初期的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组成的一个新诗流派。他们以系统的理论主张和鲜明的诗风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积极提倡并实践现代格律诗,亦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1、语丝文体

语丝文体是指语丝社作家融会英国随笔和中国古代笔记的笔法,自筹新体,于“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同时,又不失其含蓄蕴藉、稳健持重的风度,在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上可谓一时重镇。

2、美文

美文的产生与周作人的大力倡导有关,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3、《寄小读者》

冰心于五四之后创作的一部书信体散文集,写于19237月至19268月作者留学美国前夕和留美期间。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三爱”主题:歌唱童真、宣扬母爱、赞美自然。典型地体现出冰心散文的风格,文字典雅、思想纯洁,代表了冰心散文的成就。

1.文明戏

指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适应于现代文明的需要,主要借鉴西方戏剧,以语言、动作(而非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也就是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时期的形态。文明新戏即后来的话剧(Drama,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是在19世纪末经由西方侨民传入中国的。

2、春柳社

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1907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是一批留日学生,如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他们在东京演出的《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在东京戏剧界反响强烈。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就以春柳社为开端。他们在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饰、化装、表演等方面都注重写实,开始建立起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特征的新的演出方式。

1、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32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2.普罗文学

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

3、“两个口号”论争

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 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4、京派

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5、论语派

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6、民族主义文学

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

1革命小说

“革命小说”派是指崛起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以蒋光慈为代表的一个急进的现代小说流派。主要成员都是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蒋光慈、洪灵菲、阳翰笙、钱杏邨。

2新感觉派小说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出现的集中反映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的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新感觉派小说的主要特点是:(1)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现代半殖民地大都市畸形、病态的生活和人物。(2)主观感觉印象的刻意追求和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3)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写人物的潜意识、微妙心理和变态心理。如《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梅雨之夕》等。

3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亦称东北流亡者作家群。指·一八事变以后,陆续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的东北流亡到关内的一批青年作家。他们怀着对敌伪的仇恨,对于乡亲的眷恋,以及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创作了不少反映东北人民斗争生活的作品。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等。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

4、京派

京派是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中期活跃与北方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人员组成:语丝社分化后留在北方的作家:周作人、俞平伯、冯文炳(废名);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以及与之联系密切的作家:凌叔华、沈从文、梁实秋、梁宗岱、林徽因;清华、北大的师生:杨振声、朱光潜、萧乾、何其芳。

5、海派文学

海派指20-30年代,上海文坛出现的集中反映十里洋场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的文学流派。张资平、叶灵凤等属第一代海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是第二代海派作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它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艺术的描写还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1931年至1932年,"左联""自由人" "第三种人"展开论争。"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先是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批判提示民族主义文学的法西斯主义实质,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随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以后,他又发表《勿侵略文艺》等文。"左联"的《文艺新闻》载文批评胡秋原,苏汶即发表文章声援胡秋原。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分别发表《论第三种人》、《文艺的自由与文学家的不自由》、《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等文,与胡苏二人展开论争。他们批评了胡苏二人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错误倾向,同时也检讨了"左联"机械论错误和左倾宗派主义错误,这是论争的重要收获。

两个口号论争: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中国诗歌会: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

京派: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随感录"作家群:1918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

  自叙传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美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鲁迅: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野草》、《朝花夕拾》。杂文《坟》等十七部,书信集《两地书》。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发表在19185月的《新青年》上,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和礼教制度“吃人”本质。体现了文学上彻底反封建的总倾向。其次还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还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通过狂人这一形象来表现。成功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既有现实性也有象征性。这部作品象征为:由狂人的内心世界对整个社会生活,人生意义的合理性质疑,由此表现出作者彻底的绝望,不仅仅是对封建礼教,二是对整个人性的悲愤。

《伤逝》: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的施压,经济的危机,旧势利的强大。作品的重心并不在于写出环境是怎么样在迫害涓生、子君的,而是在他们怎样去面对施加给他们的迫害。二是爱情的凝固,本身缺乏的缺乏远大的斗争目标和继续前行的勇气,不要在安宁幸福中沉醉起来。三是自由的丢弃,爱是时时需要更新和附丽的,知识分子本身的弱点和个性解放的局限酝酿就了这首悼亡诗。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来却无路可走!

冰心冰心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文学研究会会员,代表作《超人》、《繁星》、《春水》等。是新思想和旧道德的结合体。

问题小说问题小说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指出现于20年代初期,以探索人生问题为主旨的小说。以“人生究竟是什么?”为思考点,探索人生的真谛,想通过诅咒黑暗现实,鼓吹社会改造,提倡个性解、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平等方式,回答当时的社会人生问题,这类小说大都是以提出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观念为满足,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却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冰心问题小说的特点:一是微优的爱,由温情而生的主义。二是不在客观描写,而是以主观的理想人物放在客观环境中揭示作者的一种主义,印象式的随感,入世不深的哲理不足。

冰心创作的三阶段冰心创作的三阶段冰心创作的三阶段冰心创作的三阶段::::1只问原因,不开药方,《两个家庭》等三纲问题的提出,有血有泪,有挣扎有呼喊,教人看了有所警惕,感化家庭,想去改良。2“爱的哲学”由青涩到成熟。《超人》,表现出对高洁的情愫,对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求,但将其普泛化、绝对化。3有爱有憎的“分”,到了成熟期,《分》、《关于女人》。

冰心散文艺术风格冰心散文艺术风格冰心散文艺术风格冰心散文艺术风格::::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语言上结构单纯,对的方式,两对或个人前后;自然本色,不用生冷词语,不刻意雕琢;词清意切,处处可见作者情感的深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是新旧交替的语言。

郁达夫:浙江富阳人,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创造社成员。代表作《沉沦》、《迷羊》。 零余者的形象:才气加软弱、清醒加颓废。负荷时代重负,报国之志无法实现,个人理想成为泡影,追求爱情而不可得=彷徨+苦闷+消沉+颓唐。

抒情特征:自我的写真、感情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利清新的文笔。思想内容:反帝反封建、炽烈的爱国情怀、清醒的忏悔、向虚伪的封建道德挑战。艺术上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自序传色彩,独白式的描写,抒发主观感情。包含个性意识、民族意识。 徐志摩徐志摩徐志摩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性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要有节奏感和旋律、有韵尺、有韵脚、有平仄;词要讲究色彩;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理性节制情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三美理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代表作:《再别康桥》 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抒唱爱与美的追求、 抒情诗艺术特点: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章法整饬,灵活多样;辞藻华美,风格明媚。 三美: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辞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看,节与节之间要均匀,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骆驼祥子:》:老舍代表作之一。 人物形象:城市里最底层的劳动者,具有农民式的朴实、善良、勤劳、内向与坚韧,只希望凭着自己的劳动过温饱的生活,但是他的性格是有发展呢变化过程的,经历了一个由单纯到复杂到堕落的精神悲剧历程,泯灭了美好的品格,其意义体现了老舍对普通人的悲悯,关怀,对于不合理的社会批判。自强——焦虑——堕落!

祥子悲剧的原因祥子悲剧的原因祥子悲剧的原因祥子悲剧的原因::::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个人奋斗思想,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其次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自暴自弃、缺乏自制力、虎妞影响下的妥协;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dfb882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a.html

《(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