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倪瓒的逸气说

发布时间:2023-01-26 17:07: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倪瓒的逸气说摘要:倪瓒的作品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抒发作者胸中逸气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享誉极高,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该文在背景,内容、发展与价值三个方面简单论述了逸气说。关键词:逸气倪瓒文人画1理论背景倪瓒提出逸气说和他生活的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元代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融合但由于封建王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尤其是统治者把各族人民分为贵贱四等,其中汉人和南人居末,使得各民族的矛盾激烈,文化受到抵制,尤其打击了对南方的文人。在文人最关心的仕途上,曾一度取消科举制度,虽然在元仁宗时又重新试行,但又在录取名额上限制汉人、南人。人数众多的汉人、南人获取功名的机会几近于零。这对汉族知识分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大部分的文人自愿或被迫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思想感情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元代的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山水画这种艺术形式成为了文人感情寄托的重要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得志的苦闷和情绪。倪瓒的自身经历,从某个方面来说造就了逸气说的产生。倪瓒早
期出身豪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40岁之前过着与世无争,博览群书,风雅的名士生活。但是由于家道中落,逼迫他不得不屏虑释累,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与渔夫野叟混迹于五湖三泖间,感觉飘浮不定,茫然悲戚,思想日渐消沉,和以往形成可鲜明的对比。在他疏落静谧的画境里就能感觉到自身那种无可奈何的失落孤寂。正如他自己所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生活的艰辛,让他更能理解底层人民,在思想感情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忧国忧民,同时又逆来顺受,超然世外,悠然自得,自我慰藉,在艺术风格上则表现为萧疏简淡,宁静淡泊。也正是倪瓒为代表的文人这种悲惨的遭遇,使得他们大多都经历了先儒后道。致使道家、禅宗和儒家的思想混合在一起,为倪瓒提出逸气说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本观念什么是?早在《论语集解》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有出现。在魏晋时代里,由于玄学,导致逸气十分的盛行,当时的风气以追求逸气为时尚。评论人物注重人的超逸的精神气度便称为逸气,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高逸超逸放逸三者统一。除此,魏文帝曹丕开始以气论文,在诗歌音乐等方面也都崇尚逸气。在绘画上论较多的则是谢赫的《古画品录》,“画有逸方,巧变锋”,“意思横逸,动笔新奇,可见逸气”“逸笔与玄学有直接关系。逸气”“逸笔发到唐代称为逸品,唐张怀《书断》《画断》中,把书画作品分为三品。五代北宋黄体复《益州名画录》中,
把逸格列入三格之上。他提倡笔简形具为逸品特,以规矩方圆为拙劣,以精研彩绘为鄙俗,显示出黄体复逸格说更加完备与成熟。其后欧阳修指出古画画意不画形。苏轼提出无常形而有常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些理论的提倡使元代画坛继承了对逸品的追求和崇尚。元代的文人大多是在精神上逃逸、逸出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周边环境而崇尚隐逸之风,他们虽然逃逸于正常的社会秩序,但心境在自然中得以释怀,使之变得超逸安逸倪瓒是元代逸气说最为典型的代表,他的逸气说有着独有的特点。首先,在倪瓒年轻的时候深受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和进取观点的影响,多为励志务为学,守义思居贞。闭户读书史,出门求友生。放笔作词赋,览时多论评。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贵富何足道,所思垂令。有着远大的志向,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倪瓒,并没有在仕途上展现其才能,因为元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把汉人和南人拒之门外。在有志不能施,在对现实的忧愤和不满中,倪瓒转向道家。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无为,要人从纷乱的世事中退出,进入一个无为无思的自由境界。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虽然包括了对传统习俗不满的反抗,个人退隐,专心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等等,但在政治方面,道家却积极的抨击现实的混乱和政治的黑暗。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道家思想是服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的灵魂者。从佛家角度上,唐代南宗的禅学则进一步对倪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参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d2c0ac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d.html

《浅谈倪瓒的逸气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