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办学的“国际化”因素分析(一)

发布时间:2023-10-20 09:52: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香港大学办学的国际化因素分析(香港大学从建立之初就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现在有45%的老师来自国外,学生则来自50多个国家。本文通过对香港大学办学情况的分析,试图进一步探讨国际化因素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大学教育中的国际化因素涉及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概括地说,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的奖学金制度、以及国际化的就业等方面。一、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前提首先在于要有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是亚太地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城市及高效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使香港的高校具备了国际化环境。港大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是作为香港、中国及亚洲的学术交流枢纽,汇聚才智的。港大首要的政策是积极通过学术研究、交换生计划及录取世界各地学生,使其更加国际化,成为联系世界其他地区学术研究的渠道。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是国际化教育观念的物化。拥有世界人口1/3的亚洲包容了多样的文化、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香港大学一方面在思想上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经济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在能力上要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掌握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香港大学经济和工商管理学院面向香港、中国和亚洲地区,养学生具有现代企业家应具备的战略眼光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面对动态变化的世界做出商业和政策决策的能力。同时也认为学院人才的培养要有别于西方的训练模式。因此,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西方培养商业人才的传统课程同样重要。通过立足亚洲地区的理论、技术和企业家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从业者、有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和有远见的领导者。二、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它与课程设置的目的相关,但是在课程内容上(尤其是技术性质的课程)趋向国际化的认同标准。国际化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以香港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BBA(IS信息系统学位课程设置为例,一年级开设管理信息系统导论”(Introductionto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三年级再开设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Informationsystemsdevelopmentandprojectmanagement。从此课程名称的设置和时间的安排来看,与内地高校有相似之处。但是通过对其课程设置、组织和考核方式的仔细观察,不难看出香港大学在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的特点。首先,在课程的开设的目的上,管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除了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相关知识(这与内地大学基本相同),更关注技术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机会和挑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确保和加强企业在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强调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的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决策与获取最大效益的能力(这是内地大学所缺少的)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不仅理解信息系统是什么更要知道信息系统为什么怎么样在企业中起作用。其次,在课程的教学组织上,两门课程都选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材,采用了讲课、实验、团队/个人项目和考试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讲课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的专题讲授,第二部分是阅读讨论课。课程实施过程中全程强调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以致学生的到课率已不是课程通过的必要条件。第三,课程的组织紧紧围绕实际问题,在管理信息系统导课程的团队/个人项目(占课程成绩的20-30要求项目组必须到企业实地与企业的信息技术主管交流,根据企业的实际问题确立项目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团队/个人的解决思路。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课程更在实践上强化学生理解和设立企业信息系统的能力。课程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商业活动的角色扮演与讨论、项目组任务协作的组织方式集成商业和信息技术。两门课前后教学内容衔接紧密,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和实战的锻炼。为了实现这种教学目的,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更看重学生在自我学习、团队贡献和在讨论课上的表现。然而,尽管强调实践性环节,但围绕课程
进行的讲座与讨论,学生所阅读的参考书目却很多,这些参考书基本上都是国际知名教材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最新资料。可见,教学中理论功底对实践的指导地位是极其重视和持续贯彻的。三、国际化的人员交流人员的国际交流是大学教育国际化中最活跃的方面,其中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师的国际交流两个部分。教师的国际交流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核心部分。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学生的国际交流则更能体现一所大学国际化的办学水平。要培养出国际型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到相关国家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去参与该国的生活,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同时,通过了解他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参与自己选择的课程。香港大学有45%的老师来自国外,学生来自50多个国家。有不少于1的学生通过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计划,以交换生身份前往世界各地超过80个以上学府,进行最少个学期的交流学习,其中包括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柏克莱分校及麻省理工学院等。香港大学经济和工商管理学院也保持着广泛的国际化教学联系和学分互认制度。与其进行学生交换和学分互认的大学包括内地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国外大学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多、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便利是一个现代社会重视教育,乃至重视社会自身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政府的义务和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大学自身社会影响力的衡量指标。香港大学经济和工商管学院的高年级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很多的实习岗位,实习岗位来源于政府部门、跨国公司、校友机构等多种渠道。例如,2006年的应届毕业生实习岗位涉及南洋商业银行、罗素-雷诺兹协会、香港警察局等30多家机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2ee80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3.html

《香港大学办学的“国际化”因素分析(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