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陕西特岗教师考试备考资料: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发布时间:2019-12-05 10:31: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为单选题和判断题,相较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其他几个人物,对于托尔曼的相关理论观点我们的熟悉度有待提高。本节知识点将围绕托尔曼所做的实验及得出的结论来进行介绍。

1.个体的学习行为不是盲目的,而是整体的、有目的的、具有认知性

托尔曼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的是个体的整体性行为,而不是行为主义所主张的分子性行为,应该从心理的、内部的、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声光电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反应是分子行为,而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在一个包含了许多不同刺激组合的复杂情境中做出来的,例如算术题、打篮球等。)

2.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而托尔曼等则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还存在一个中介变量O,因此将公式“S-R”改成“S-O-R”,O代表的是有机体的内部变化。

3.行为习得在于形成对信号的期待

在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当中,“期待”(预期)是核心概念,“期待”是指动物或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未来事件的“预先认知”或“推测”。按照托尔曼观点,学写就是在头脑中形成如何达到目标的一些“认知地图”,而不是形成某种反应。所谓认知地图就是有关整个情境的认知,包括要达到的目的、要采取的手段或途径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该观点可通过托尔曼的“位置学习实验”来证明。

4.潜伏学习: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在行为主义的观点当中,强化是行为产生的必要因素,但托尔曼认为,强化虽有助于个体的学习行为,但并不是必要因素。在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中,小白鼠在没有得到食物时也能出现学习的倾向。这就是“潜伏学习”。在这个实验中,在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这组小白鼠的认知结构其实已经发生变化。因此托尔曼提出以下理论: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也就是它在走迷宫的时候,根据对情景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预期证实则是一种强化,这就是内在的强化,即由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强化。

实验一:位置学习

在训练白鼠走迷宫到达食物箱的实验中,托尔曼设计了一个有三条通道的迷宫,分别是A、B、C路径,A最近,B次之,C最远。实验开始时,将小白鼠置于出发点,让它们自由在迷宫中探索。一段时间后检验他们的学习结果,将它们置于出发点,但对三条通道做一些处理,观察它们的行为。结果发现,若三条通道畅通时,白鼠选择路径A;若1处堵塞,白鼠选择路径B;若2处堵塞,白鼠选择路径C。实验表明,白鼠并不是进行盲目的行为,而是根据对环境的整体认知,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完形模式,即认知地图来完成行动的。

实验二:潜伏学习实验

托尔曼设置了一个复杂的迷宫实验,将白鼠分成三组,A组是控制组,在迷宫出口处有食物作为奖励;B组是无奖励组,在迷宫中的任何行为都不会获得奖励;C组是延迟奖励组,前10天和B组白鼠相同待遇,但从第11天起,在出口处也有食物作为奖励。结果显示,B和C组在没有得到任何奖励时,进步缓慢,而A组的白鼠学得很快;从第11天开始,当C组的白鼠得到食物奖励后,他们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仅用三天时间就学会了准确无误地走出迷宫。对于这个结果,托尔曼认为,三组白鼠的学习程度其实是相同的,它们都学习了迷宫的空间关系,领会了符号的意义,形成了认知地图,只是B、C组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没有将学习效果表现出来,因此是潜伏学习。一旦动机出现后,先前的学习效果立马就体现出来了。

练习题:

1.将刺激和反应的联结“S-R”改为“S-O-R”是以下哪个人物( )?

A.奥苏贝尔 B.班杜拉 C.托尔曼 D.斯金纳

2.托尔曼反对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并不是盲目的学习,而是有目的的学习( )。

答案:1.C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950d719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e.html

《2020陕西特岗教师考试备考资料: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