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

发布时间:2020-05-11 07:57: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


浙江省基础教育

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

1年级~9年级

浙江省教育厅制订

00六年六月

第一部分

地方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面向局部地方,满足地方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校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发展,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地方课程。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对公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了解社会和了解世界,同时要知道和继承民族及地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将当下的学习与明天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本土的历史、遗迹、人物故事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对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身边发生的事件等,对学生理解社会的运作过程,形成公民应具备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浙江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人才辈出,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现代浙江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社会稳定繁荣,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紧密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为核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一、课程性质

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是省内中小学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内容包括除国家必修课程外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各项专题教育,以及浙江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

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充分反映浙江的地方特色,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认识家乡社会发展的现状,感受奋发向上的“浙江精神”,尤其是帮助学生形成公民道德、保护自身、遵纪守法、民族团结、善待环境、重视国防等基本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现浙江地方特点 《标准》充分利用浙江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等丰富的课程资源,选择参与社会生活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关于浙江省情的基本知识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 科学和人文素养是公民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和人文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和个人决策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自然环境与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是《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倡导体验性学习 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标准》倡导体验性学习,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发生在身边的事物,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种活动,才能主动地探求社会生活的本源,才能形成作为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遵循时代性、地方性、实效性简约性等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

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必须对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还包括反映本省特点的有关内容,如历史概要、自然资源、文化名人等。通过整合,形成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等5大主题。在每个主题中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由内容提要、具体内容及目标组成。内容提要规定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及目标规定了本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

每个主题在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中的价值如下。

“主题1 浙江沿革” 有助于学生认识浙江省的行政区划、历史概要、人口和民族构成,知晓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体验本土人文素养的风貌;确立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主题2 浙江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浙江省自然环境的基本状况,知道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懂得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

“主题3 浙江文化”有助于学生认识浙江省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现实状况,理解浙江文化的丰富内涵,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主题4 浙江经济”有助于学生认识浙江省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了解浙江经济发展的特点;感受经济发展的成就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认同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培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主题5 和谐浙江”有助于学生认识个人和谐健康生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涵义,了解浙江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知道浙江社会发展的前景;养成遵纪守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初步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判断能力;继承和发扬“浙江精神”,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以综合课程形式出现,中小学每学年在每个主题中都应安排相应的内容,同一主题的内容在各学年分层安排教学内容。

《标准》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具体说明如下表。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一)人自身的和谐。获得有关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青春期、法律、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精神,以一种文明的、有教养、有自省意识的人文素养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关系,养成尊重自然、珍爱自然的态度,提倡绿色环保式的生活。(三)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了解浙江社会的发展历程,弘扬健康向上、努力进取的人文素养,培养尊重法治和民主、遵守社会约束与行为规则、关注弱势群体等基本素养。

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一、人自身的和谐

●知道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家居安全、疾病预防和灾害逃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学会灾害逃生的基本技能。

●知道有关的法律常识;增强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分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说出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状况,知道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基本政策;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各种人口现象,确立科学的人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简述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性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辨别和抵制不健康的性信息,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与异性平等交往的能力,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护和防御的能力。

●说出毒品的危害,知道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概述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知道廉洁的涵义,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理解廉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自律意识,提高判断能力。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描述浙江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地形概况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状况。

●概述浙江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的基本状况;阐明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的基本省情;认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知道浙江省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程度;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提高遇到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能力。

●举例说出浙江省的重大科技成果;概述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概述浙江省的环境状况,知道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措施;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知道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措施;尝试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概述浙江省的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了解浙江悠久的历史,体验浙江文化的深厚意蕴,关注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

●举例说出浙江民间的风俗习惯,知道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概述浙江重要的文化遗存和文化胜迹;知道“耕读传家”重视教育的传统和教育发展的现状;认识浙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举例说出浙江主要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尝试学习某种民间艺术;体验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概述浙江经济发展的状况,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的内涵和特点;认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概述国防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知道基本的国防理论;学习初步的队列训练三防射击、战场救护等军事技能增强保卫和平、保卫祖国责任意识和国防观念

●简述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措施;阐明浙江精神的丰富内涵;关注浙江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知道浙江社会发展的“八八战略”;确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主题1 浙江沿革

本主题主要包括浙江历史概要、行政区划、人口民族、风俗习惯和现代生活情况等内容。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文物之邦美称,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本主题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浙江的历史沿革、历史人物事迹和当前的社会状况,使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对自己处在历史时间的维度上有比较明确的定位。地方历史、人物与传统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园地,是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地域优秀文化精神的大舞台。一定地域的历史、人物与传统是历史上该地区地方人文素养的积淀,其教学内容反映了地方人文素养的主要特征和风貌,对学生继承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身边实际出发,通过参观、考察、调查、访问、参与活动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浙江和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历史人文风貌,体验传统习俗的精神内涵,力求使学生体会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美好。

11历史概要

12行政区划

13人口与民族

14风土人情

15今日城乡

主题2 浙江环境

本主题主要涉及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包括浙江山水、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等。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将认识浙江省自然环境的特点,知道浙江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也是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自然灾害较多的地方。认识到自然灾害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但可以预见和防范。通过防灾减灾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在浙江省的分布状况及其危害程度,认识其一般规律,理解防范措施的重要性。通过了解自己周边的自然环境,加强对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知道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人为祸患,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及保护环境的具体方法,促进对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认识。

本主题的教学,应十分重视体验感受。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的手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鼓励他们积极探究,培养主动汲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切实掌握对自己的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对自然灾害的教学,要强调防范的必要性。运用讲解、小组讨论、列举、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防灾模拟,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21地形地貌

22气候特征

23河流湖泊

24自然灾害

25环境保护

本主主题3 浙江文化

本主题主要包括有关浙江的文化遗存、文化胜迹、民间艺术、文化名人、教育事业及科技发展等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浙江深厚文化底蕴,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人文素养,发扬科学精神,养成求实学风;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重视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本主题教学内容面广、人文性强。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资料,如图片、音像资料、实物等,还可利用网络、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教学资源,结合音乐、美术、社会实践课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及校外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可采用情感体验、主题探究、任务驱动、资料收集、艺术采风、作品鉴赏、创作展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应重感受、重实践、重探究,充分挖掘知识背后的人文价值。

31 文化遗存

32 文化胜迹

33 民间艺术

34 文化名人

35 教育科技

主题4 浙江经济

本主题主要包括浙江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地方物产、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了解浙江几种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尤其是海洋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的特色,认识当前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国家或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了解浙江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大省,理解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意义。了解浙江物产的特色及其分布状况,理解开发利用浙江物产的意义。知道浙江目前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了解浙江欣欣向荣的各类市场、出类拔萃的企业家、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真切地感受蓬勃发展中的浙江经济,理解打造浙江经济的深刻意义。通过本主题的学习,让学生时刻关注家乡和身边发生的变化,体会身在家乡浙江的优越性,并为自己是一个浙江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浙江、建设浙江的热情,时刻准备着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在对本主题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另一方面还要紧密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地的教育资源,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自主参与、亲历体验中获得最大的感悟和收获,充分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41 自然资源

42 旅游资源

43 地方物产

44 经济发展

主题5 和谐浙江

本主题主要包括有关健康成长、安居乐业、平安社会、发展前景等模块的内容。

通过本主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健康的身心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保障;通过学习,感受当代浙江社会安定、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况;体验作为一个浙江人的自豪和幸福,同时激励新一代浙江人要继承和发扬“浙江精神”,为建设富饶浙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创未来。

本主题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在各年级中进行。由于本主题涉及面较广,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且包含多个专题教学的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等,因此,教学中要避免面面俱到,空洞说教,应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本土实际,采用典型的案例、生动的事件说明问题。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供教师和学生学习和再创造的范例。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图片展示、情景设计、演讲辩论、小品表演等多种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另外,还应注意与相关课程的沟通和联系,注意适当整合,避免简单重复,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51 健康成长

52 安居乐业

53 平安社会

54 发展前景

第四部分 教材编写原则和建议

一、教材编写原则

1.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反映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在统一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编写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重新组合和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教学内容应少而精,避免与国家课程简单重复。

2.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改变分模块施教的模式,提倡整合。在设计具体内容时应把相关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体现综合的价值。

3.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和地方性

地方通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呈现具体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教材应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参与学习过程;应突出反映浙江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

4.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

教材编排应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到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乐学易教。

5.教学内容要有一定弹性,以提高各地使用时的可选择性。

二、教材编写建议

1.按年级编写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教材每学年一册,各主题教学内容分年级编排在各册教材中。

2.在整套教材基本体例统一的基础上,不同学段的编写风格、文字表述等方面可有不同特点;各年级的要求应有层次和梯度。

3.内容的呈现尽可能通过典型实例,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避免单纯知识传授和片面追求学术性、系统性的倾向。

4.在组织教材内容时,应注意与一些社会教育活动相结合,整合各方教育力量,提升教育效果。

5.围绕教材设计配套的课程资源,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独特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6.要重视活动设计,可根据需要安排少量书面作业、实验、考察、实习等。

第五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1.为促使课程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应当在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确定的理念,尽可能熟悉课程目标与设计方法,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通过阅读教材反思自己是否将这些理念与教材内容融合起来。

2.倡导教学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要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教师要明确,很多相关知识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在与父母、亲友的交流中,在搜寻相关书籍资料中,在探寻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而拓展课程的范围。

3.教师应当尽可能采用问题探索、游戏活动体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4.课程的教学需要强调多学科渗透,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整合,共同达成课程目标。在小学课程中,应将浙江省少工委“雏鹰争章”的三十个活动分年级有机地融入教学中。

5.教学中,应注意根据教学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充分发挥地方课程选择性功能。

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教学课时分配:1-9年级,每周1课时。

二、 评价建议

地方通用课程的评价方式要有利于地方通用课程开发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探索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

1.评价对象多元化:

(1)学校评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实施地方通用课程的督导与评价,督促学校落实课程计划,切实开好地方通用课程,并把地方通用课程实施作为评价执行国家教学计划的内容,纳入学校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估指标之中。

(2)教师评价:侧重于评价教师在地方通用课程的组织、开发、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实效。

(3)学生评价:应该重视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注重以学生“自我参照标准”为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评价内容多维化: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采取考试、考查、汇报、表演、观察、竞赛、参观、成果展示、总结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课程资源

地方通用课程由于综合性大,内容宽泛,因此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对地方通用课程实施具有支持性作用的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师资问题、活动场所等。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士、外校教师,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有的活动还可以争取社区、家长的支持与参与。

2.课程实施中相关的课程资源

地方通用课程实施中相关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1)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2)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文化遗产、社区文化生活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企业和科研机构)等;(3)地方和社区的社会活动,如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4)学校的历史和优势;(5)网络资源。

附录 专题教育内容在国家课程和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中的分布情况表

1.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人口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毒品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这些专题教育要求和内容在相关国家课程和浙江省地方通用课程中均有体现,为帮助教师了解各专题教育内容在中小学相关课程中的分布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利用资源,把握教学侧重点,避免简单重复,特制定此表。

2.表中各专题的教育内容均根据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和教育内容要求编制,力求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需求。

3.表中各专题教育内容在相关课程中的分布均根据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1-9年级)梳理。

4.表中的“√”符号表示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包含这一专题教育内容和要求。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根据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编制。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2]3号)精神和要求编制。

注:1.本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根据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试行)》规定的教育内容和要求编制。

2.表格中23-28条注“#”的教育内容为军事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结合学校体育课和军训活动来开展。

注:1-15条为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规定的教育内容,16-35条为补充内容。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规定的教育内容要求编制。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根据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编制。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根据教育部有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的要求编制。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文件精神和要求编制。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2003年颁发的《浙江省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要求编制。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规定的教育内容和要求编制。

注:本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2003年颁发的《浙江省中小学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要求编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940525d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1.html

《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