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10 18:01: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编号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论文(设 计)

论文题目 意大利歌剧的演唱风格初探

(部) 音乐系

音乐表演(声乐)

2008

802056

学生姓名 郝姣姣

指导教师

2011 4

论文题目意大利歌剧的演唱风格初探

目录

摘要……………………………………………………………………………………………………(2

1 19世纪前的意大利歌剧发展概况及演唱风格综述………………………………………(4

1.1 歌剧的产生及早期发展概况……………………………………………………………(4

1.2巴洛克时期及古典主义时期演唱风格综述……………………………………………(4

2 19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唱法分析个例…………………………………………………(5

2.1 十九世纪上半叶·罗西尼…………………………………………………………………(5

2.2 十九世纪中下叶·威尔第………………………………………………………………(5

2.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普契尼………………………………………………………(6

3 19世纪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探究………………………………………………………(6

3.1 十九世纪上半期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特征……………………………………………(6

3.2十九世纪中后期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特征…………………………………………‥(6

3.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特征……………………………………(7

总结………………………………………………………………………………………………(7

致谢………………………………………………………………………………………(8

参考文献………………………………………………………………………………………(9

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是现代社会世界歌剧舞台上演率最高、流传最为广泛、最受广大观众关注和喜爱的剧目,其中的歌剧是目前各大音乐学院在声乐教学和演唱过程当中被广泛采用的优秀教材。鉴于19世纪意大利歌剧特殊而崇高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选取了这一时期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等重要作曲家的代表作。主要从具体唱法上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三个阶段,分别对它们的演唱风格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目的在于指导自己的演唱实践,更加正确适度成熟的把握歌剧的演唱风格和用声方法。

关键词:歌剧 演唱 风格

Abstract

The 19th century Italian opera is the modern social world opera stage most widely circulated highest rat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vast audience attention plays, including opera is currently each big music college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and singing is wid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 In view of the 19th century Italian opera special and noble history status and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this paper selects out of this period rossini, verdi, puccini, and other important composer masterpiece. Mainly from specific falsetto are analyzed, and 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e 19th century, first of 19th century, 19th centu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they were the three stages of singing style characteristics were summed up, aims to guide their singing practice, more correct grasp of the opera moderate mature with sound singing style and method.

Key Words: OperaSingingStyle

正文

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是现代社会世界歌剧舞台上演率最高、流传最为广泛、最受广大观众关注和喜爱的剧目。它是总结了艺术实践的各方面的经验,在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新的体裁,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一种艺术理想。这种理想是掌握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段,真实地、有力地、戏剧性地表达人的感情。为了更好的指导自己对歌剧的演唱实践,本文将对意大利歌剧的演唱风格进行初步的研究。

1 19世纪前意大利歌剧发展概况及演唱风格综述

1.1 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及早期发展概况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之交,这并不是突然而来的偶然现象,而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正如人们所说:意大利歌剧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的影响下,近代歌剧首先兴起于新音乐革新的中心——意大利,然后很快就在北方和欧洲各地传播开来。由于意大利语十分易于歌唱,这为意大利后来成为歌剧的摇篮、美声的故乡创造了条件。歌剧的创造,不是单纯从音乐出发,而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一种艺术理想,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段,真实地、有力地、戏剧性地表达人的感情。1594年,科尔西用利努契尼的一部田园剧《达夫尼》来进行谱曲,并请佩里用戏剧性风格协助,在1597年意大利的第一部歌剧《达夫尼》诞生。此后历经巴洛克时期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威尼斯歌剧的发展以及古典主义时期格鲁克对歌剧的革新和新喜剧的兴起,意大利歌剧始终以它进步的思想内容、坚实的民族传统和真正的“声乐性”,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瑰宝

1.2 巴罗克时期及古典主义时期演唱风格综述

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是以意大利歌剧的产生为标志的。伴随着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和发展,意大利歌曲不仅体现出作曲家个人的创作风格,同时又突出主题内容鲜明的人文思想,旋律流畅、优美,歌唱风格典雅,感情细腻1。因此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演唱如同作品一样简单,不矫揉造作,宁静而连贯。演唱者按照谱面的要求,不随意加快、放慢或者延长,尤其是有装饰音的乐句,演唱者将认真对待装饰音中的每个音符,使其在准确的节拍中表达。这一时期,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封建的、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桎梏被打破,个性思想的解放直接结果是爱情成为文艺(包括音乐)强烈突出的主题。为了表现这样的内容,就必然形成一种以柔和而甜美、细腻而舒展、幽婉而恬静为基础的演唱风格。再者由于当时的作曲技法、和声、节奏等色彩运用的变化比较简单,描写强烈戏剧矛盾冲突的音乐手段还不够突出,所以当时的演唱既无强力的重音,也无浓厚的低音,声音的力度也不是很强,不能形成强烈而鲜明得对比。为了达到抒情演唱的目的,一方面对音量的控制至关重要。这一时期大部分的歌曲演唱力度适中,强弱幅度也不过于夸张2。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曲的魅力大概正是在表面的柔情和内在的激动之中蕴含。

“古典主义”时期是指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因此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唱风格在题材上力求贴近人心,强调歌剧音乐与戏剧内容更加紧密的结合。旋律简洁明快,简化音乐及情节,摒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纯朴的表现。古典主义音乐虽然也喜欢以装饰音把原本平凡处创作的峰回路转,可丝毫不显做作,自然的就将一览无余变成曲径通幽,平添几分优雅与华丽。古典主义音乐虽然也有感情的表达,但总是微笑或是黯然歌唱的风格朴素优雅,完美的美学形式,严谨的结构,对称与平衡,其基础观念是唯美中存在着理性。

2 19世纪意大利歌剧咏叹调唱法分析个例

2.1 十九世纪上半叶·罗西尼

罗西尼 作品《美妙的歌声随风飘荡》

这是一首颇具难度的咏叹调。无论是女中音还是女高音,演唱这首曲子都需要较宽的隐喻。曲子中花腔旋律较多,这就要求演唱者本身要具备演唱花腔的技能与水平。在演唱花腔部分,气息要控制得当,收放自如。在较长篇幅的花腔旋律开始时,要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气息,气息要深,保持在腰腹,直到整句唱完。在音色上,歌者需要注意,声音的控制体现了歌者的演唱功底。在叙述性的演唱时,如第一乐段,吐字要清晰,声音应该明亮,把该表达的意思传达给听众;在大跨度的花腔部分,声音要张弛有力,中音区与高音区的交接要自然、统一;在辉煌的部分,如曲终处的乐句,要准备好,把声音一步步推向高潮,尽可能的让声音传出去,直到最后的高音,要唱出辉煌的结束感3。罗西尼的音乐戏剧性极强,除了以上所说的演唱特点,最具重要的环节应该是在感情上的表达。可爱、机智的罗西娜,角色的性格鲜明,要求歌者在诠释这一角色时,情感投入。情绪上要做到自然大方、不矫揉造作。在表现对林多罗的爱慕时情感真挚,在形容自己千变万化的时候,活泼愉悦。肢体语言也应该尽可能的运用得体,为角色的刻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2 十九世纪中下叶·威尔第

威尔第 作品 《啊,再见,圣神的回忆》

这首咏叹调的前一部分是情绪激动的宣叙调,后来又进入了咏叹调。剧中奥赛罗情绪非常激昂,因此,演唱这首作品是需要音色的厚实饱满,来强化它的戏剧性的特质。整首曲子都要唱在呼吸上,吸气的力量始终存在。虽然说情绪是激动的,但不要没有呼吸的硬喊,演唱这首咏叹调,在感情上一定要有浓度,在声音上一定要集中,不要松垮,在吐字上一定要铿锵发声果断。当歌唱者激动时,首先要从咬字做起,从唱词上激动起来,如果自咬的一般或松垮时激动不起来的,也不要一激动就把声音用到头,而没有余地。另外共鸣一定要丰富,要把喉咙,头腔充分的打开时声音犹如整个身体冲出来一样3

2.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普契尼

普契尼 作品 《多么冰冷的小手》(选自《艺术家的生涯》)

《多么冰冷的小手》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抒情男高音咏叹调,其旋律朴实无华,深刻的描绘了剧中人物鲁道夫善良、真诚、朴实的内心世界。全曲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段带有宣叙风格,降D大调,描绘了在周围宁静的环境下剧中两人的内心活动。第二段转F大调,后来又转回降D大调,表达对咪咪的爱慕之心.尾声的旋律用了降E为基础构成,亲切、自然而柔和,最后已五音结束全曲3。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演唱者应该非常注重人物的内心感觉。

3 19世纪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探究

3.1 十九世纪上半期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

十九世纪上半期意大利歌剧主要以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歌剧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注重声音的明亮性、轻巧性、灵活性、华丽性、连贯性,强调颗粒性的花腔跑动和优雅精致流畅的旋律线条。这一时期保持18世纪的余风,即为迎合歌唱家们炫耀演唱技巧的欲望来创造歌剧。他们的作品当中都充实着大量的花腔,演唱起来需要有较高的声音技巧,并且他们的歌剧创作推动男生的发展,在他们的歌剧中不仅女生有大量的高难度唱段,也为男生创作很多精彩唱段,男生也能够演唱灵巧的华彩,并能运用高声部关闭的技巧演唱到比较高的音域4

3.2 十九世纪中后期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特征

十九世纪中后期以威尔第歌剧为代表,他的作品注重声音的爆发力和更为集中的金属色彩共鸣,混入更多的重机能以求得丰满嗦亮、具有洪大音量的声音来表现戏剧性效果4。从演唱的风格来看威尔第充满戏剧性激情旋律和复杂丰富乐队伴奏的那些作品,如果用19世纪上半期作曲家作品的那种华丽轻巧连贯的方法演唱,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表现那种充满英雄气概的剧情内容和人物形象,就需要用更为铿锵有力、慷概激昂、富于威力的声音来演唱。首先要使用爆发力很强的硬起音来演唱那些富于战斗性、号召性,充满勃发的高音或重音的旋律,以表现其戏剧性的激情。其次,为求得丰满、明亮且具有较大音量能表现戏剧性高潮的高音,必须比演唱前人作品要混入更多的胸声,并且需要有更加坚强的气息支持,和更加挺拔直立的演唱姿态。再次,在演唱中适当的加入一些下滑音,能使感情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

3.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特征

普契尼及其同时期意大利真实主义作曲家歌剧作品的演唱风格与19世纪浪漫主义早中期意大利歌剧作品的演唱风格有所不同。这一时期的歌剧作品,他们的旋律线条非常宽广,而且有着很强的伸缩性,经常运用随意板来演唱,也就是说在某一个字,某一句上唱的比实际音符唱的长一些,有时候又唱的短一些,节拍的进行也是不平均的,而且在一个乐句中有快有慢,音的时值有伸有缩,作曲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歌曲与语言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更加质朴感人的力量,充分体现这一时期歌剧表现出来的平民化特征4

总结:

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演唱风格特征,有一些共性的因素,如咬字的时候应注意意大利语母音转换时的统一、要用低喉位高位置去演唱、要注意气息的伸展、要注意喉咽形态的打开和保持、要注意声音的走向性和穿透性、要注意旋律线条的优美和流动性等等,这些共性的因素主要是基于意大利语的语言习惯,西方社会人们的审美习惯以及美声唱法的传统要求。但是由于整个十九世纪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社会都在不断发生着变迁,作曲家们对于题材的选择,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演唱方法的不断改进以及歌剧的戏剧化不断的增强等原因,导致了十九世纪的歌剧在演唱风格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致谢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锦,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刘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刘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 陈永.西方音乐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9月第1

[2]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文艺复兴与巴洛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月第1

[3] 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8月第1

[4] ()保罗·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修订版) [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月第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90f8b2f2af90242a895e501.html

《音乐系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