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知人与自知

发布时间:2019-02-13 22:51: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语》中的知人与自知

《论语》中的知人与自知出自: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大致意思:

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着急,我急的是不能了解别人。从文字表面,我们好像不能很好的去理解孔子的意思,但是联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去理解,为人在上的时候,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法等完全的展示在下属的面前,让他们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为人在下的时候,社会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很多人都去了解揣摩他们的上司领导,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想法,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去接近他们,得到他们的喜欢。这样社会上就出现了很多虚的东西,这些都是为了某个目的而专门存在的,这样对社会无益,对人民无益。因此,孔子很好的阐述了这个道理。 

这句话,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我们应该多多和别人交流,多了解别人的喜好,有助于人际交往,然而别人不了解自己,其实无所谓,也有人理解为,交朋友要谨慎,之前一定要很好的了解他们,这样多自己有益,别人不了解我,其实并不是很着急…… 

   其实大家理解得都很有道理,他们是根据不一样的角度去分析的,我想从为人 处事上好好讲讲我的理解。

不管是古代还是我们当今社会中,经常会听说拍上司马屁的人,我们大家大多都对这种人很反感,觉得没什么能耐,就知道跟在上司的后面,但是大家并没有发现,他们虽然这样,但是他们很成功,相反看看自己,得不到上司的喜欢,没有什么升职的机会,一直都是默默无闻。这就是孔子说的,患不知人也,我急的是不能了解别人,只有了解了别人的爱好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思,就能根据他们心的想法去办事,这样上司就会喜欢你,因为你很懂事,不说你就知道他们的想法,你就会得到他们的喜欢和信任了,这样多自己的前途很有帮助,你不一定会做事,但一定你要会做人,了解别人的人,才能让自己在他们之间游刃有余,不至于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我相信,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是很多,他们知道怎样去处理自己和上面的人的关系,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 

   然而,相反的,我们如果作为上司就应该好好的检讨一下自己的,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内心的想法展示出来,这样就给了别人了解和揣摩你的机会,这样很多人就会做很多你喜欢的东西出来,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讨好你而做的,例如,你是一个市的书记,你想改造市区的环境,这样,很多下面的人都会揣摩你的想法,他们就会做很多你喜欢的事,种很多你喜欢的树,花,草等,尽量做成你喜欢的那种感觉。这样就达不到真正为人民做实事的目的,这些都是为了讨好你而做的。也许你很喜欢唱红歌,那么下面的都大肆的让自己部门的人都唱红歌,导致的结果是,全市也许都唱红歌。孔子说,人不患之不己知,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着急。我们做事做人不能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真实想法全部都展示在别人面前,我们要让他们不能真正的去了解你,这样,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下面的人就没有指定的方向去做事,就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做,用对社会和对人民好的方式去做,这样你就会清楚下面的真实情况,这样就有助于社会的建设。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得到不一样的解释,我们要好好的研究孔子的思想。

2.联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恨,

人不知而不愠:“知”在古代汉语里,除了相当于 “知道”、“知识”外,还经常与“智”字通用,相当于“智慧”。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即为聪明、智慧之意。“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讲,也可以作“智慧”讲。

解说 “知”作“知道”讲的时候,首先可以与知人善任的“知”相同,可以解释为“了解”。是说咱的才华、能力不被了解,不被赏识,得不到提拔重用,咱也不必郁闷,也不必生气上火,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心平气和,一如既往。这样的表现是合乎君子的修养的。孔子告诫我们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误会了别人。

“知”还可以解释为“理解”。自己做了好事,有了正确的主张,明明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可是大家都不理解、不赞成、不支持、不褒扬,有时还会招致些误会、曲解甚至诽谤、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生气,不抱怨,不恼怒,不颓废,不放弃,继续行善积德,探求真理,丝毫不在意自身的毁誉。这样的修养、德行,当然符合君子的品行。

以上两层含义,是说的别人怎么看自己,我如何对待。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问题可能出在沟通不够。要主动多沟通、多交流,当然还要注意方法恰当。不被理解的时候,或许需要做些解释、疏通的工作,有时则需要耐心的等待,时间会证明一切。

下面一层,是说自己怎么看别人、怎么对待别人。如果把“知”解释为“智慧”,“人不知”就是跟自己相处的人不聪明、不明智,脑瓜不灵活,怎么办?跟这种人相处,也不生气,给他以足够的尊重和宽容。所以说,换位思考它也跟知人有关。

知人的例子:

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锄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然后扔了出去。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我认为管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了解华歆的品行。

自知的例子:陶渊明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留下了一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他对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8e677d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0.html

《《论语》中的知人与自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