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历史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论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不容忽视的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
谈谈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纵看悠悠历史长河,她是如此的浩瀚博大和丰富多彩,而游走在这条历史长河的,就是我们伟大的人民群众。他们用人类特有的智慧和情感,和不懈的辛勤,铸造了滚滚历史长河的辉煌,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不错,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谓的人民群众,在唯物史观汇中,是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唯物史观中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首先,社会历史从来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无主体的过程,社会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没有人的存在及其活动,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因此,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主体,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而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是指在以生产劳动伟基础的社会历史实践中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人。其次,人是主体,但当人们去研究人是如何怎样在社会历史中活动时,人就成了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而且,人与人在交往时,也都是把对方当作客体来对待的。而当人这个科学的客体确立时,就会很自然地揭示了人们活动的规律,即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基本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她本身是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一切现存社会要素的总和,大体上分为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种类别。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对人们创造历史的作用具有决定的意义。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精神条件中,科学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人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
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他们必然对历史有着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而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了物质前提。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们要从事精神文化的活动,必须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第一,要解决吃喝住穿的问题,第二,要有必要的物质设备。而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群众辛勤劳作的结果。
再次,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有社会基本矛盾引起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必须靠人民群众的社会革命。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生力军,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旧制度的斗争。只有这种群众性的社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重要原则。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好这一重要原则,对于我们党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及此,人民群众在社会的发展中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加要注意和提高人民群众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以下是我个人认为要注意的两点:
第一,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党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江泽民同志强调党在执政条件下要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就是以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基本着眼点的。胡锦涛同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归结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是鲜明地坚持了人民主体性原则。由此出发,党必须把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植根于人民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政治立场,自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切实做到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愿望为第一取向,以群众利益为第一目标,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是我们党最高的党性原则。共产党历来是最讲政治的。政治问题,主要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之所以把政治定位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因为这一崭新事业是中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事业;我们党之所以把经济建设作为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是因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体现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我们党之所以强调大局就是政治,是因为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最大的政治,不动摇地坚持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既是我们党的根本性质所规定的,也是党的政治生命所决定的。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都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都要靠坚持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来维系。我们党在为实现崇高革命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可以也应当随着客观环境和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或变更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纲领、政治任务和政治策略等,但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永远不可移易。
坚持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具体反映在党的执政实践中,既有一个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问题,也有一个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的问题。只有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才能以“公仆”的心态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处处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益,不以“为民作主”的“父母官”自居,始终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去办好人民的事情。同样,只有做到“一切依靠人民”,才能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人民愿望和要求的正确决策,使人民利益更好地得以维护和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自觉践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第二,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加以体现和保障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根本环节。人民群众能否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衡量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否受到尊重的天然尺度。在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次把国家的一切权力交由人民掌握,从制度上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这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的根本标志。在我国现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都无疑体现和保障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但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政治体制还不很完善,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时俱进地拓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广度和深度,以使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得到愈加充分的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广大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最可靠的保障。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既有赖于共产党人良好的素质和作风,

时也有赖于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制度问题是带根本性的”这一社会法则,同样适用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若不从制度上切实解决好公共权力由人民授予的问题,那就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若不从制度上真正解决好人民对公共权力实施有效监督的问题,也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党员干部把手中权力完全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多年来,我们党一直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但那种漠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现象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依然存在。这就警示我们: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靠完善相关的制度。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应该清楚的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由此我们既要把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作为基本出发点,又要把它作为十分重要的指导原则贯彻始终。在新的形势下,党必须时刻关注和准确把握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努力使民主政治制度的改革创新充分反映民意,尤其要最大限度地拓展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渠道,把越来越多的群众组织吸引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来,使之更好地发挥“主角”作用。只要我们党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c4aa933186bceb19e8bb43.html

《不容忽视的历史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