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干部工作科学化

发布时间:2015-01-16 22:27: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议干部工作科学化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是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干部工作的目标任务,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干部工作机制和手段做支撑。干部工作科学化是提高干部工作水平,选准用好干部,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局面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党的干部工作的很多理论、制度、机制、方法,提出于革命战争年代,成熟于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虽然在干部工作上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但是干部工作机制上的计划经济色彩依然很浓,干部工作方法上凭主观判断选人用人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通过灵活多样的机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拘一格选人用人,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识别干部,实现优胜劣汰的干部工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这些年干部工作中出现的考察失真、失实,用人不当等各类问题,与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不高有很大关系。实现干部工作科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科学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工作系统构建、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构建等多方面内容。

一、建立科学的干部工作理论体系

科学的干部工作理论体系包括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个层面。宏观理论,主要是指决定选人用人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原则标准等方面的理论。宏观理论决定干部工作的性质,属于政治理论层面的内容,是干部工作最重要的理论范畴。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建理论的构建。在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引下,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建学说和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确保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建设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功地处理好了理论上的延续性和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干部工作理论,为党的干部工作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微观理论,主要是指干部工作的方法论,是干部工作机制创建的重要理论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对干部工作操作层面上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造成干部工作方法手段简单化、随意性强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与《干部任用条例》提出的“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当前,加强干部工作微观理论构建的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1、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人才开发与管理理论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领导人才开发为基点的理论体系,形成新时期干部工作方法论,实现由单纯的干部“身份”管理向领导人才开发转变。这其中,包括领导人才特征理论,领导人才素质理论,领导人才考核评价理论,领导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淘汰理论,领导人才权利保障理论,领导人才奖惩理论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十分欠缺,尚未形成必要的理论构建,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实践的指导也显得力度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在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

2、创建领导人才开发与管理理论模型。也就是构建领导人才开发机制建设理论系统模型。在领导人才开发与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建立择优机制、汰劣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奖惩机制、监督制约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多种理论模型,以便更好地规范领导干部开发与管理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提高干部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二、建立科学的干部工作系统

根据系统论和权变理论的基本原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干部管理的组织系统也应随之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即形成动态化的干部管理系统。我国传统的干部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设计,体现的是干部身份管理的基本思路,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干部任用条例》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坚持了制度创新的方向。制度创新需要相应的管理系统的创新做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为此,就必须对现有的干部管理系统按照《干部任用条例》提出的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改革创新,以体现干部工作的时代特征。具体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干部管理,就是要突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就是要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领导人才提出的不同要求,及时主动地对干部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设置进行动态调整。例如,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为使干部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可以将地方各级组织部门中按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干部、经济干部划分的干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改为按政治领导人才、行政领导人才、科技教育领导人才、宣传文化领

导人才、工业领导人才、农业领导人才等划分的领导人才开发与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这种机构设置的特点在于,既适应不同类型领导人才的不同特点进行管理,又在管理中体现了领导人才开发与管理并重的特点,也更加符合领导人才分类管理的要求。

三、运用科学的干部工作方法

《干部任用条例》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做出了全方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使干部工作程序的法制化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制度完善了,规定严格了,更需要具体的操作规程、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科学的干部工作体系。干部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涉及干部考察、决定、任免、考核、监督等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这里,着重就干部工作目标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实行干部工作目标管理,是干部工作方法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干部工作绩效考核评估质量,选准用好干部,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干部工作目标管理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地把握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干部管理工作不能就干部论干部,而应当着眼于干部所在的组织、干部所从事的工作来考核管理干部。这里所说的干部工作目标管理,就是对干部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管理。实行干部工作目标管理的基本前提,是正确地把握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客观规律。科学的目标设计应当是形成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目标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目标是国家总目标的层层分解。因此,进行干部工作目标管理时,既要了解上级党政组织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及其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步骤,又要准确掌握下级党政组织的目标任务和手段措施。要认真分析上下级组织目标与手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实现上级组织目标对各个部门和下级组织提出了哪些要求。组织部门要对管理权限范围内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和其目标任务与上级组织目标任务的一致性进行准确研判。它的现实意义在于,考核干部的政绩,不能只看他们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更要看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否符合全局利益,考察评价干部,不仅要看干部的显性政绩,还要准确认定干部的潜性政绩。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考核出干部的真实业绩,才能不被那些虚假的形象工程所迷惑。

2、健全目标实现过程的信息反馈系统。成功的目标管理系统,必须有健全的信息反馈机制。落实目标管理的任务和要求,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地掌握各级组织在实现目标任务过程中的信息。通过建立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实现目标任务过程每一个环节的信息及时顺畅地反映到组织部门的手中,以便准确地判断和评价干部素质的优与劣,工作的得与失,并通过干部的调整、任免、奖惩等措施,及时纠正实现组织目标任务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3、加强目标任务实现过程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任何目标任务的实现过程及其结果,都会对目标任务环境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干部工作目标管理,要研究各级党政组织目标任务的实现过程及其结果的正效用和副效用,研究实现目标任务所投入的社会经济成本与产出的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对干部考核评价的准确性,提高群众的公认程度。

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干部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对于健全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系统,提高干部工作的信度,落实“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原则,意义重大。

实现干部工作科学化,除了上述工作之外,还必须全面提高组织干部的理论素质和科学素质,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总之,干部工作科学化是更好地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建立健全“两个机制”的重要措施。在此提出这些观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的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67cc172a6c30c2259019ed7.html

《浅议干部工作科学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