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1 09:14: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古代建筑学》选修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15-2

包静文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搭树枝棚、帐篷是最简单的建筑。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村落分布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警穴,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等随着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巨石纪念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中国的奴隶社会从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建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殿和陵墓。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商代早期两种不同性质的建筑遗址, 以木结构为骨架,使用纵架形式是规模宏大的公共场所还有一种井幹式结构形式。周代建筑上已经使用斗和栱,并已有简单的组合形式。湖北蕲春发掘出的周代遗址,则明确地说明干阑结构已经普遍应用。

三、秦汉时期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斗拱在汉代的种类十分之多。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出现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佛道大盛,兴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在建筑装饰方面,在工艺表现上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斗拱有卷杀、重叠、跳出,人字拱大量使用,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结构,后期出现曲脚人字拱;令拱替木承转,栌斗承栏额,额上施一斗三升柱头人字补间铺作,还有两卷瓣拱头;栏杆是直棂和勾片栏杆兼用;柱础覆盆高,莲瓣狭长;台基有砖铺散水和须弥座;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天花常用人字坡,也有覆斗形天花;屋顶愈发多样,尾脊已有生起曲线,屋角也已有起翘;梁坊方面有使用人字叉手的和蜀柱现象,栌斗上承梁尖,或栌斗上承栏额,额上承梁; 柱有直柱和八角柱等,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收分早期寺以为中心,继之则塔殿并重。这个时期开始创建许多石窟寺,在材料、技术和艺术方面,出现了用砖券砌筑的门窗洞口;琉璃制品开始应用于建筑;模制花砖用于壁面和铺地;塔刹装饰用镏金件;屋顶呈曲面,屋角起翘的特点已经出现;应用了鸱尾一类大型瓦饰;寺绘制有绚丽多彩的大幅壁画等。

五、隋唐五代时期

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隋初全城循中央轴线均衡对称,是里坊制城市的典型。

唐代地方城市有规模和形制的等级差别。唐代各陵基本因袭汉代四向开门的平面,但强调南侧神道的前导布局,设两重阙和石柱、石兽、石人等。唐代佛寺遍于全国,多数采取以殿阁为主体的布局。塔由寺的中心位置改为建在别院。唐代木塔已无遗存,而砖石塔存留尚多有密檐式,有楼阁式,还有单层塔。塔的形式有方、圆、六角、八角等多种平面,造型装饰也丰富多样。唐代继续营造石窟,其雕刻和壁画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艺术品,与宗教建筑的完美结合。唐代又风行建大佛像,造大佛阁。十国之中,前后蜀和南唐的陵墓已发掘,木构则留存很少。

六、宋辽金元时期

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缩小,建筑比起唐代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形态复杂的阁楼的出现,以较低的配体簇拥中央高耸的主题,四周与抱厦、腰檐、平坐和回廊相连接。内部藻井,勾栏之类华美、细腻。才华装饰绚丽、多彩。当时建筑风貌显现鲜明的地域性特色。

北宋陵墓选前高后低的地形遗留在地面上的大量石雕刻品是宋代雕刻技艺的珍贵遗物。宋代各地普遍修筑寺、塔。现存砖塔多数创建于宋代,类型繁多,巧思迭出,结构合理。宋代铸造铁塔工艺精美,赵县陀罗尼经幢,雕刻精致,尺度高大。北宋木构建筑总趋向是结构精巧,组合复杂,装饰多样。小木作制品如藻井、 帐龛、 门窗、经橱、勾阑之类,日趋华美繁缛。建筑色彩由于使用琉璃和彩绘而复杂华丽。石雕刻、木雕刻用于建筑的部位日益增多,不同品类按复杂程度分级。南宋木建筑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构架以厅堂型为主,风格雅洁。辽南京城附近有大批辽墓、 辽塔辽代建筑密檐砖塔则很特殊,形制多是实心,底层立于须弥座、平坐勾阑和莲瓣之上,塔身八角或六角,仿木构的斗、柱、枋、门窗,上作层檐。辽塔一般色白或浅黄,极醒目。金朝中都建设规模宏伟,宫殿用汉白玉为台基栏杆,绿琉璃瓦,色彩强烈,装饰华丽。金代统治者崇儒,修复曲阜孔庙,又修理诸岳庙、渎庙和后土庙。

宋、辽、金时期仿木砖作常见于砖石塔、砖石墓室。福建盛产花岗石,石工技术精湛,自五代至南宋,福建出现石造塔、桥甚多。南宋保持汉族固有建筑传统,木构建筑有较强的地方特色,风格含蓄雅洁。汉族传统的祭奉天地、社稷、宗庙、五岳、四渎的坛庙祠祀建筑和孔庙、学宫等,都得到修缮或重建。元代宗教建筑风格多样西藏地区的寺院,在藏式建筑加上汉式殿屋,斗明显带有元代特点。

七、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建筑较之于唐宋时代的建筑缺少创造力,趋向程式化和装饰化。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经验,仍体现在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之中。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

明代在北方沿边设九镇,筑边防城堡,并陆续完成了万里长城的修筑,以防御蒙古入侵,明长城大部分保存至今。明代又一大患是沿海倭寇骚扰,因此实行严格的海禁,并在沿海修建大量的海防卫所,如山东蓬莱水城和宁波镇海卫。城市明初临濠为中都,有大规模城垣、宫殿、陵墓等建设。明代中叶以后在城南加筑外城。明北京宫殿则在宫废墟上重建,并建立完备的坛庙体制。一般府县城普遍包砌砖垣。许多城市建高大城门楼,以钟鼓楼为城中心,面貌甚为整饬。建筑用材和建筑技术明代官式建筑用料精良,结构严密,造型庄重,标准化水平甚高。地方建筑如现存明代祠堂、住宅,典雅稳重,做工讲究,装修精美,雕刻彩画细腻而雅净。明代砖石建筑数量大增。纯用砖筑者,称无梁殿,有的用作档案库;更多的用于佛寺;万历年间建造最多。明代琉璃制作技术提高,产量增加。现存山西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重建于明代后期,尺度虽小,但表现出当时琉璃制作技术的高度水平。明代的铸殿是一项特殊工艺,最早的作品是武当山金殿家具木工明代家具造型优美,尺度合宜,结构严密,雕饰适度。高级者选用紫檀、花梨等贵重材料,其技法迄今仍作典范,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宫廷建筑是明官式建筑的继续,技术上趋于拘谨保守,规制刻板清东陵乾隆帝裕陵地宫的石雕精美异常。

清代建筑的盛期是乾隆时期。京城改建各坛庙,其中天坛一组非常成功。北京宫内新建供太上皇居住的宁寿宫一组,自宫门九龙壁至西侧花园,华美精致,微失繁琐,是乾隆时期代表作之一。宫苑清代最主要的建筑活动是营造宫苑,最盛也在乾隆时期。五园以圆明园最重要,全园分为若干景区,各异其趣。园东北一隅且仿照欧洲建筑风格。清末重修清漪园,更名颐和园,初具规模而已。少数民族地区建筑清代是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藏族大建筑大抵建于清代,规模宏大,庄严富丽。蒙古喇嘛庙曰“召”,以汉式为主,掺以藏式,为汉藏混合风格。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基本上为中亚样式云南傣族崇信小乘佛教。村寨普建塔庙,德宏地区受汉族影响稍大西双版纳地区佛寺形式则同泰国老挝的建筑接近。其他建筑清代各地住宅园林有颇大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634dbe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f.html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