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伯牙绝弦7人教新课标

发布时间:2020-03-14 15:13: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课伊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 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时,也以惨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 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音情谊。

二、反复朗读,感受文言文之美。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应拉长些,才更具音乐美。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揭题导入

1、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动人的曲子,你们熟悉吗?引导学生说。

这首曲子的背后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xián) 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意在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书法育人活动,每天中午 20 分钟练习毛笔时教室内播放的古筝曲,对于此曲背后故事知之甚少,以此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解读课题

师:“绝”是什么意思?(生:断绝)

师:我们一起来追溯“绝”的小篆写法,(出示: ),右下是古代跪坐的人 形,右上的 是“刀”,左偏旁(糹)是一束丝(不是一根丝),“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丝不剩。



师:伯牙弹的是古琴,古琴有七根弦(出示古琴图),七根弦全断了,才叫—

(绝弦)

师:明确了字音,明确了字义。让我们再来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揭题的整个过程让让学生明确了字音,明确了字义,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 距离】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根据课件提示的课文朗读节奏在课本上划出停顿,

2.听课文录音,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开火车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

两个语气词 “哉”、“兮”,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

伯牙谓// 再无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 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读文解字,讲述故事

师:掌声送给你们,好,颇有点古文的韵味了。我还想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夸一夸你们,知道是哪一个吗?

①理解“善哉”——出示“善哉”

什么意思?哪个字是好的意思?哉呢?给善哉换个词。(好啊、妙啊……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总结: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一个词加个标点它就成了一句话了

②理解“善鼓琴、善听”

找一找,“善”字还出现在哪里?(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这里,“善”字又作何解释呢?课文中说谁擅长什么?那你擅长什么? 句式练习:吾善……

总结:同样的同一个字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小结学法:

同一个善字,意义却不同,你都是运用什么好办法读懂它不同的意思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 文的意思,让学生感悟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在句式练习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 会古文的语言凝练,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人物之间互相理解的深厚 感情】

四、感悟知音

资料补充:“伯牙鼓琴图”。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他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青布包头,两截布衫, 他是楚国的一个打柴樵夫——钟子期(板书)。

师:从哪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

师: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弹得忘情、投入。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1、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



水的“高山”片段)子期听懂了,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

2、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浩荡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长江、黄河?

3、钟子期虽然只是一个樵夫,但是他和名满天下的伯牙一样,精通音律,也跟他一样有着高远的志向和宽阔的胸怀。所以只有他才能真正懂得伯牙。所以, 当伯牙来到江边鼓琴,抒发自己那高远的志向的时候,钟子期听见了,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用琴声表达自己拿宽阔的胸怀时,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才是真正相知的的知音呀!不管伯牙弹什么,想要表达什么,钟子期都好像能听懂。真是……(大屏幕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 “高山”、“流水”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男同学读伯牙的部分,女同学读子期的部分。

【设计意图:此时因为故事离我们很远,小学生要学生体会当中的知音情谊实属不易。 根据学情,我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内容在全班交流,使学生仿若置立其中,感受知音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学生定能将自己感受到的知音间心意相通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过渡: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的境

界。

五、深悟知音

1、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当伯牙遇到自己的唯一的知音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开心,快乐,欣喜若狂)

师: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子期因病去世,(音乐起——)(出 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2、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却闻此噩耗,你是怎样的心情?

(一个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3、如果你就是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 你会说些什么?

4、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这时,伯牙做了什么呢?(破琴绝弦)

5、知音不再,留琴何用?古人云:“志哀则音促”,“乃-破-琴-绝-弦”, 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谁来读?

(指几名学生读,教师或示范,或点评)

师总结: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我又要回到没有知音的孤独中去,读——(乃破琴绝弦)

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伯牙所念,无人必得。“摔断瑶琴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琴随你去,心随你碎,读 (乃破琴绝弦)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那种真知己的境界,层层推进,丰富学生对友情的认 识,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对待友谊。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六、拓展阅读



1、主题阅读丛书《艺术的魅力》

同学们,这就是千古流传的《伯牙绝弦》,我们感动于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心灵相通,也感慨于他们之间的知音不再,徒留一曲《高山流水》。在我们的主题语文丛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默读《伯牙摔琴谢知音》

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2、交流课前搜集的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3、总结课堂:同学们,“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所以,当你真的有了知音的时候,一定要“珍惜”!让我们把“珍惜”这两个字工工整整写下来,刻在你的心里。记得珍惜友谊,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师认真板书“珍惜”,生写在书上 )。

4、让我们再次聆听这首《高山流水》,齐诵《伯牙绝弦》,把它刻在心间。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板书“珍惜”二字,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对待友谊,丰富学 生对友情的认识。让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思想与文中的情感发生碰撞, 达到交融,得到升华。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5 伯牙绝弦

伯牙 善 鼓琴 绝弦

知音

子期 善



珍惜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既简介,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人对本课的主题一目了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5ebe7a5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1.html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伯牙绝弦7人教新课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