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简介

发布时间:2019-12-01 09:34: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简介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

其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名人伦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二、论小学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

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力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写道: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重视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教师指导下重视学生的自学与研究,确是大学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不囿门户之见,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交流的做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美谈。

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作的教育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像薰莸冰炭那样截然对立。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某些客观规律,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增添了新鲜内容。

德育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朱熹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继承了这一思想,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土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意思是说,德行对人的意义非常之大,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这里,朱熹就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找到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论证。

朱熹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的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立志

朱熹认为志为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学者立志须为先,必须在学习之前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这皆是对学者的这一要求的具体说明。

所谓立志,根据朱熹的看法就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要有做大学问的志向。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在做学问上下功夫。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

2. 主敬

朱熹继承了程颐关于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 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所以他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

第二, 所谓主敬,是培养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

第三, 所谓主敬,是培养精神专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

朱熹是十分重视主敬的工夫的,认为这是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贯穿在整个修养过程的始终的。怎样做的工夫呢?他说: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所谓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内无妄思,是潜伏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控制;所谓外无妄动,是显著的外在身体动作的支配。只要能支配身体的动作,便能影响内心和生活;反之亦然。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内无妄思,便自然外无妄动。他把这叫做内外夹持。他的这种主张,是和他的中华民族主义世界观及人性论分不开的。他的主敬修养,也吸取了佛教入定的因素。他反对不要名教的宗教,却把名教中含有的宗教的禁欲主义因素在禁锢人们的心灵上,这表现了他的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3. 存养

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从性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必须存养起来,要收敛其身心,使精神常集中在这里,而勿便失忘。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焦时方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味,道理自然透彻,遇事自然迎刃而解,皆无许多病痛。所谓存心、养心,是专指心而言。从另一面说,就是不要失忘此心。

但人的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理上。学者为学,未间其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想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  。所以,有时他把存养和穷理联系起来。

4. 省察

朱熹认为,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正当于平分界处理会。因此,一方面对天理来说,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另一方面对人欲来说,他提出省察的工夫。他同意他的学生的看法: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涵养对省察可以起推进作用。

是反省,是检察。所谓省察的工夫,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己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

朱熹的省察工夫,即求放心的工夫。他认为不良环境及一切物欲蒙蔽以至于使精神昏味,本然的善心丧亡,道心主宰、支配不了人心人心却要主宰、支配道心省察的工夫,即是随时清醒、谨慎从事,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抑掉,而且更要窒息这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任何的萌芽。省察本心,使心中的永远保持通明,这就是朱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重要任务

5. 力行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的功夫,认为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一观点,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朱熹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提出上述见解关于道德教育的若干思想,反映了他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规律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并看到了道德行为在人的行为中的巨大作用。这对于结合目前的全民道德建设目标,指导我们的系统道德建设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教育的原则方法

指导原则

朱熹的教育思想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基本的指导原则,他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是学。就是说,教育宗旨和学习的目的都离不开存天理,灭人欲这两件事。

朱熹的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朱熹认为,人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命之性,一是气质之性。在朱熹看来,太极之理是至善至美的。而人在这太极之下,都含有至善至美的天理道德。这叫天命之性。但是人为什么又有善恶之分呢?朱熹认为天命之性是直接从太极之理产生的,是本然的绝对的善。只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受的气有清浊偏正的不同,所以给人带来了善恶之分,这是阴阳二气交感的结果,这是气质之性。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气质之性。而在气质之性作祟的就是人欲。朱熹认为人欲是阻碍人们认识天理的最大障碍,所以必须除去不可,他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灭,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因而,教育必须要灭人欲,存天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53314d576eeaeaad1f330d0.html

《朱熹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