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1 19:12: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内容提要20074月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9月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正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在这种形势下,正确判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弄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和应对策略对于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入手,指出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是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金融全球化则助长了这种危机短期内在世界范围迅速蔓延。然后,文章论述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分别从国内微观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两方面的影响深入展开。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详细阐述了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需要采取的措施。

I目录第1章导论........................................................1

1.1选题意义.......................................................1

1.2相关文献综述....................................................1

1.3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3

1.4主要创新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2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4

2.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4

2.1.1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主导诱因................................4

2.1.2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的不断扩大.................................4

2.1.3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

42.1.4监管的缺失和滞后...............................................5

2.2金融全球化促成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5

2.2.1通过金融机构向全球扩散........................................5

2.2.2通过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向全球扩散..............................5

3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7

3.1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7

3.1.1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及经济增长的影响......................7

3.1.2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7

3.1.3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大的风险..............................7

3.2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微观经济的影响................................8

3.2.1就业、收入受到较大影响........................................8

3.2.2收入预期较为保守...............................................8

3.2.3消费多谨慎,储蓄意愿强.....................................8

3.2.4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9

3.2.5缩减开支,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首当其冲........................9

3.2.6购房需求有待释放...............................................9

4章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11

4.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11

4.1.1采用有力的措施,恢复企业和公众的信心..........................11

4.1.2推行科学合理的各项措施扩大内需.................................11

4.1.3履行责任,加强合作,共度难关...............................13

4.1.4规范国内的金融、贸易市场.......................................14

4.1.5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中改善民生.....................17

4.2中国企业应积极配合并利用好国家的各项措施,抢抓机遇促发展.......18

4.2.1出口企业应结合出口环境的改变做出及时地调整,重在变化........18

4.2.2非出口企业应适时进行资源的整合,重在创新......................19

5章结论及建议....................................................21

参考文献..............................................................22

II摘要ABSTRACT

11章导论1.1选题意义从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至今,国际上已出现多次典型的金融危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由于各国经济体制和金融结构存在差异,这些危机呈现出不同的形成机制与演化特点。伴随全球化程度提高,各国经济波动的同步性和金融波动的全球化成为金融危机生成和国际传导的助推器,一国政策和经济指标的变化,立刻对他国产生影响,“金融病毒”的传播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迅速传导为全球性金融危机。20074月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9月开始全面升级:随着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保险公司(AIG)被国有化,高盛和摩根转型银行控股公司,随后花旗陷入困境,AIG黑洞出现,美国金融市场跌宕起伏,次贷危机全面升级,演绎了全球金融历史的一次极其严重的危机,并正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整个全球经济增长减缓,不仅仅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持续衰退,而且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面临着资本抽逃和外需减缓的艰难处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正确判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弄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和应对策略对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相关文献综述系统地对金融危机的专门研究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查理斯.P.金德尔伯格(2000),他在1978年所著的《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MANIAS,FANICS AND CRASHESA HISTORY OFFINANCIAL CRISES)书中就明确指出:投机过度(简单地说也就是市场过热)以及由此导致的表现为金融危机、经济崩溃或经济恐慌等形式的市场的突然变化表明,即使它们并非不可避免,但其爆发至少也具有历史的共同性。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而爆发。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全球化不仅是1(美)查理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第3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2

2各国金融活动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而且是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池元吉等(2006)将一国的金融风险看成由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②两个层次构成。一般而言,当宏观金融风险加剧,大部分金融机构的风险也趋于加剧,反之,当个别或少数金融机构发生风险时,这种风险不一定导致宏观金融风险的加剧,也不一定对宏观经济运行构成严重影响;但是,当某个或某些金融机构的倒闭是大批金融机构倒闭的前兆、或者是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出现严重亏损时,这种微观金融风险就会演化为宏观金融风险,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构成严重影响。因此,宏观金融风险与微观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任何一国的金融危机都有可能迅速转化为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黄润中(2007)、伍戈(2007)、范俏燕(2008)、马雪彬和林升平(2008)都从不同侧面对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易培强(2009)则运用马克思在考察生息资本和信用的基础上,指出在近些年来的经济金融化趋势强化和虚拟资本加速扩张的过程中,金融资产脱离其所代表的现实价值越来越远,其中所滋生的经济泡沫越堆越大。因此,当代金融资本的贪婪性所驱动的虚拟资本过度扩张和经济泡沫的膨涨,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深刻根源。3马洪范(2008)着重阐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需要采取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缓冲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滑,并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与激发市场活力,正确引导与促进国内消费。4李天德(2008)则阐明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思路;5而张春嘉和王千(2008)具体指出了中国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包括实体经济、建立和谐世界文明、政府体制有效性、干预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当前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法。6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全球化,使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成为各国的共识。梁建国、安毅(2009)的研究侧重于金融防治和监管方面,指出:中国应实行严谨的资本项目管理防止国际资本流动引发货币危机;控制长期外债出现短期化或短期化改造;适当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并予以合理干预;加强国际协商,②宏观金融风险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发生各种金融危机的风险,如爆发银行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股市危机及债市危机等风险。这种风险对宏观经济运行构成严重的影响。微观金融风险则是指某个或某些金融机构所发生的风险,如经营管理风险以及亏损或破产风险。2池元吉主编.世界经济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83易培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1-64马洪范.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金融,2008(24):62-645李天德.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应对思路[J].决策咨询通讯,2008(6):16-196张春嘉,王千.中国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和方法[J].开放导报,2008(5):32

3敦促美国美元币值稳定,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支持。71.3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论文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意义、相关文献综述、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主要创新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论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2)金融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已成事实,进而促成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第三部分论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部分分别从国内微观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两方面的影响深入展开。第四部分论述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着眼进行较为详尽地阐述。第五部分是结论及建议。1.4主要创新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是在阅读大量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试图系统性地找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为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并为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参考,保证我国的金融安全。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极其复杂并具有不确定性,还有很多情况和结果可能还无法预料,因此本文在总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这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关注事态的最新进展,不断加以修正和反思。7梁建国,安毅.国际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09(2):74-77

42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众所周知,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如若挖掘金融危机的成因,首先必须搞清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2.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2.1.1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主导诱因2001年美国经济跌入了近十年来的低谷,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失业率激增,当年的失业率创下1994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新上任的布什总统为了刺激投资和消费、防止经济衰退,采取大幅度减免税收的做法来刺激经济,并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复苏。为了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降低了准入门槛,即可以对“信贷偿还能力比较差”的人提供按揭贷款等,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超低利率政策更是为次级抵押债危机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2.1.2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房价的不断上涨刺激了金融房贷机构的逐利性,在优质抵押贷款市场接近饱和后,房地产金融机构把目光投向了信用等级低的购房群体,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次级贷款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也从2001年的5.6%上升到2006年的20%8但是,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大量违约客户出现。此时,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2.1.3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美联储的13次降息和17次加息是促使房地产市场由热变冷的动因。20011月~20036月,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过剩的流动性刺激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持续快速攀升,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着房价的上涨迅速繁荣起来。然而8马雪彬,林升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27):379

520046月以来,美国进入了加息通道,到20066月美联储第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购房者的负债压力迅速上升,直接导致美国房价下挫。由于抵押品价值的相对下降,对于大部分困难家庭来说惟一的选择就是停止还款、放弃房产,最终酿成抵押贷款市场危机。2.1.4监管的缺失和滞后在美国,虽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比较健全,但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几乎是空白的。直到2003年底,美国金融监管者才开始关注到房贷机构放松了的贷款标准,但是,金融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给予干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通过房地产行业来拉动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上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产生后果的忽视和对资产证券化金融手段的放纵,导致了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的力度远远落后于次级债市场的发展。正因为对次级债市场监管的缺失使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最终引发次贷危机。总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该危机的爆发、升级与扩散从表层来看是由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运行信息不透明等因素造成的,但向纵深挖掘的话,更有金融体系、经营模式以及监管制度等制度性层面的原因。2.2金融全球化促成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体系长期存在的内在矛盾使各国金融体系无力抵抗来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冲击,次贷危机不过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而造成这次危机蔓延全球的真正原因是各金融体系本身存在重大的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泛滥及各类金融创新使得全球金融市场体系过度利用金融杠杆进行风险管理和投机交易,而监管不到位或缺失本身也决定了这场危机蔓延的必然性。2.2.1通过金融机构向全球扩散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均有其相关业务网络,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致使这些投行的不良资产通过各种方式早已变成了其他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凡是购买美国各类金融资产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都会因购入资产的价值缩水甚至归零而损失惨重。2.2.2通过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向全球扩散

6美国政府在“次货危机”爆发后,就以降息、注资、收购和退税等方式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这次为了拯救金融体系,先后向金融机构注入了近万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这些由美国政府投入的资金表面上看来自于美国纳税人的口袋,但由于大量美元进入流通领域造成的美元贬值,不仅降低了美国人手中美元的购买力,也同时使躺在各国央行中的巨量美元缩水严重。据统计,美元自2000年以来已贬值40%。而截止20079,全球各央行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比重高达64%9美国用纸币向全世界购买大量的真实资产和投资后,又用滥发美元并稀释其币值的方式转嫁了极度消费形成的债务负担,主要是依靠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集储备货币、结算货币和干预货币三个功能于一身的霸权,这也是美国转嫁其损失和风险最重要的渠道。9“比亚洲金融风暴与本次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凤凰网昊然博http://blog.ifeng.com/article/1916403.html#,2008-12-12

73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1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3.1.1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长期出现巨额的逆差,中国经济因此也在出口的带动下出现长期的快速增长。这次“次贷危机”,将严重打击美国的消费信心与消费实力,从而影响我国的外需,因此将对我国的出口造成巨大的影响。从最近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另外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大面积的出口导向型的工厂倒闭。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因此出口的大幅下滑会促使中国的经济出现增速放缓。但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影响在于可能导致出口的负增长、投资增长的放缓以及外汇资产的贬值或损失。由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已经高达60%10我国GDP40%左右是由出口拉动的,因此,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将受到最大冲击,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受到冲击的程度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逐月增加,从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当月我国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中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进口721.8亿美元,下降21.3%113.1.2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9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1.9万亿美元,其中我国的外汇储备一大部分已投向美国的国债或进行了股权投资。而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演化,势必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美国债市的走低,消费信贷市场的低迷,这些因素必然使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3.1.3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大的风险10“我国外贸出口将受到金融危机最大冲击的表现特点”,中国机床商务网,http://www.jic35.com/news/shownew/4508.html2009-1-2111同上

8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因与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相同:房价虚高,房地产泡沫的不断膨胀,利率的不断调高。这次危机对中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是一个很好的预警。由于投机炒作成风,我国房价不断上扬,通胀压力迫使央行持续升息,这一情况类似于“次贷危机”爆发前的美国市场。但是,我国房地产信贷没有信用分级和风险定价,假按揭和假收入资产证明并不少,信贷资产没有证券化,房地产信贷风险情况不明且风险相对集中在银行体系内。在央行近年来连续多次加息,我国住房按揭贷款正步入违约高风险期。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及早采取措施控制按揭贷款和房地产项目商业贷款风险,并要做出资金安排,提足风险拨备。3.2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微观经济的影响3.2.1就业、收入受到较大影响劳动力需求减少是经济危机的一个直接后果。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一方面体现在劳动就业者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体现在劳动工资的调整。据相关研究,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的失业率由19977月的2%升至19994月的8%12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与工资水平大幅下降相伴的是,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工资水平较低的非正式部门就业。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就业、收入的影响有多方面的表现: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表示危机使其心理压力增大;33%的受访者表示找工作的难度加大;26%的受访者表示金融危机使福利水平降低;21%的受访者表示金融危机使年终奖金降低。133.2.2收入预期较为保守经济的放缓在让居民倍感生活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使居民对收入的预期变得相对保守。调查显示,对于2009年家庭收入的预期,46%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将持平,17%的受访者认为今年的家庭收入将比2008年有所减少;只有37%的受访者认为2009年自己家庭收入会比2008年增加。143.2.3消费多谨慎,储蓄意愿强12“金融危机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天涯论坛,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a579a412d57ae8f&clk=wttpcts2009-2-113“金融危机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天涯论坛,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a579a412d57ae8f&clk=wttpcts2009-2-114同上

9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当前形势下,采取谨慎的消费策略是城市居民、家庭应对危机的普遍做法。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商场超市较多的促销活动,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因为促销活动调整日常开支,其中,52%的受访者表示考虑到经济不景气还会适当节省开支减少消费,仅有18%的受访者表示商品便宜了应该趁机多买点儿。与谨慎消费相对的是居民储蓄意愿的增强。84%的受访者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会选择把钱放在银行里;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行消费。此外,居民的投资意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行其他投资。153.2.4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由于未来经济情况在短期内不明朗,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不确定性较大。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准自己家庭2009年的预期消费将如何变化,21%受访者预期其2009年的消费将比2008年增加,21%的受访者预期来年消费不变;18%的受访者预期2009年消费将减少。16在影响预期消费的诸多原因中,物价较高,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压力大,以及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最主要的三类因素。此外,预期收入降低、购房压力大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家庭预期消费的重要原因。3.2.5缩减开支,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首当其冲居民消费结构在经济危机下也发生变动。调查显示,3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缩减开支,首先会减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也成为许多受访者首先缩减开支的项目。173.2.6购房需求有待释放针对当前经济现状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对房贷利率和相关交易税费进行调整,北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力度增大。一方面意在保障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另一方面希望能刺激购房需求,引导房地产市场步入的良性的发展轨道。对于政15同上16同上17“金融危机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天涯论坛,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a579a412d57ae8f&clk=wttpcts2009-2-1

10策调整是否会刺激购房需求,大部分受访者持较为保守的观点。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上述房地产政策和房价的调整不会刺激购房需求;3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是否会刺激购房需求;仅有27%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会刺激购房需求。1818同上

114章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4.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4.1.1采用有力的措施,恢复企业和公众的信心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柳欣教授指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正是伴随着人们信心的崩溃而愈演愈烈。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提振人们的信心二者对于防止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消除这种悲观预期的负面影响和提振人们的信心,成为当前宏观经济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从中国和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经济体在政治体制、经济干预机制等多项比较来看,中国是有能力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的,并且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是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的,完全没有必要被目前形势吓到。温家宝总理在200922日中英工商峰会致辞中表示:目前工商界人士最关心的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如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如何共度难关。他认为,信心是最重要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珍贵。为了提振信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揽子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与此同时,中国已经组织采购团赴欧洲来采购中国需要的设备、商品和技术。这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我们这样做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有了信心企业家可以大胆投资,人们可以大胆消费,有了信心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当然,增强信心并不等于盲目乐观,国际金融危机必然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将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但在挤压资产泡沫的过程中,只要能够保持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就将在其它行业产生投资机会,政府4万亿人民币的大规模投资已经预示着这种机遇。另一方面,危机将极大地改变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产业结构的布局,中国经济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可以说,在政府通过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货币金融体系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保持充分的信心可以使我们更早地度过难关。4.1.2推行科学合理的各项措施扩大内需面对国际市场出现的需求疲软,尤其是中国三个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出现的需求下滑,中国政府应采取多项措施以扩大内需,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困境。而要扩大内需,尤其是要使内需的增长健康、可持续化,首先就要

12弄清什么是内需,一般的理解,增加内需就是要老百姓多花钱,或政府多投资。一国的经济增长,要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内需,是相对于外需而言的。内需包括“三驾马车”中除出口以外的另外“两驾马车”,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其中,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也包括政府消费;投资需求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企业投资。因此,扩大内需是个整体,涉及政府、企业、居民三大行为主体的全部支出、购买、投资,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带动,而并非单纯地多花钱、多消费。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时,当前世界经济普遍出现衰退,我国经济基本面虽然没有改变,但也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居民消费意愿受到约束。2008年出现的股市缩水、楼市低迷使得居民将钱重新存到银行里而不愿消费。另外,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居民在金融危机这个特殊时期加大了对失业的担忧。同时,对未来的经济增长信心不足,也使居民出现平均消费热情不高、持币观望、减少或推迟消费等情况。其次,企业投资行为受到影响。在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盈利下降甚至亏损、银行贷款谨慎甚至惜贷的情况下,企业投资能力的下降不可避免。企业领导者加大对市场风险的预期,投资意愿不高,也使企业放弃一部分市场的拓展和商机,这不仅会带来投资机会的减少,甚至会导致企业部分退出市场。此时,如果没有其他要素的加入和牵引,很难指望企业和居民需求的自发形成和迅速增加。而这个可加入和发挥牵引作用的就是政府的介入。政府在扩大内需以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出其应有的主导的作用。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出台并推行了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

13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十大措施的出台和推行,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而这十项措施当中其中有五项涉及民生问题,完全可以看出中国政府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高瞻远瞩,所推行的政策是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内需的可持续增长,为中国企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发展道路。4.1.3履行责任,加强合作,共度难关这场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度外和独善其身,我们都坐在一艘船里,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在是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不仅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还应主动与其他经济体开展合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才能平稳的渡过难关。第一,承担责任,要求我们不仅要勇敢的面对这场危机,还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不能持观望态度。政府、企业家都要坚定勇敢地负起责任,果断地采取措施。措施的效果取决于措施的力度和实施的时间。我们要争取早一点使那些正确的措施落到实处,把问题解决在经济快速下滑之前。在所有措施当中,有两条极为重要:一是有些银行坏帐相当之多,国家应该尽快剥离不良资产,充实有效资本使其健康运转起来,这样才能使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同有效的金融支撑结合起

14来。二是要尽快采取救助实体经济的措施。目前的状况是,银行不愿贷款,企业得不到贷款,经济就会恶性循环下去。我们必须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不仅要及时的给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贷款,还要大力扶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要给与政策保障。第二,加强合作。首先就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从制度上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中国历来主张要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这些机构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这些机构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代表性和表决权。其次是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东西部、南北方之间及各实体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的重新整合,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进程。4.1.4规范国内的金融、贸易市场(1)尽快建立宏观经济协调管理机制。大量资金频繁在金融、期货、股市、房地产和商业等领域流动,因此应尽快建立跨部门的管理协调机制,实行混业管理,研究和综合解决我国虚拟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2)稳定股市、楼市是解决主要矛盾的突破口。股市、楼市长期低迷的结果必然是银行呆账的增加,如再严厉执行银行资金充足率的国际标准,结果就可能是众多金融机构的破产。此次美国的“次贷”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就在于此,中国目前的金融困难的原因也在于此。不能依靠基金经理们来稳定股市。与虚拟货币相联系的股市,股票持有人的利润来源于不断注入股市的资金。基金数量越多,基金规模越大,其兴风作浪的力量越大,众多基金形成几个垄断集团,操纵股市的可能性越大。中国股市当前最严重的问题当然有新上市公司规模太大,股票过剩的问题,但最严重的问题是基金经理们已经形成了一股对抗力量,加大了政府调节股市的难度。(3)尽量减少国家的预算赤字。当前,财政压力很大,赤字太大,会促进通货膨胀。为了增加人民币体系的稳定性,必须尽量减少财政赤字。一万亿外汇的存款利息和部分本金,可以进入财政预算,用于及时剥离国有金融机构的呆账和减少我国的财政赤字。转贴于中(4)运用金融、财政的经济杠杆稳定物价指数的构成。在当代货币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希望消灭通货膨胀,或按美国标准将通货膨胀控制在

154%的温和范围内,而又要保持8%以上的速度,这只是一厢情愿。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理想结果是:消费物价指数略低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生产资料的物价指数略高于社会物价指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等衍生产品综合价格指数在振荡中缓慢上升并略高于利率,从而将过剩资金关在“虚拟经济”的领域内。应当增加债券的发行量。以减少纸币流通量为目的债券,应当与定期存款略有区别。第一,它当然应当是长期的,比如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第二,最好是非流通、不贴现的债券;第三,其利率应当与物价挂钩,实际每年年息不应低于4%。另外,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尤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因此,应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在农村还应当推行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发展。目前银行准备金太高,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增加了失业。此外,还要适度降低对生产环节的征税,成倍增加对高消费、豪华消费、奢侈消费的税收。(5)应当严格规定股市分红的最低标准。使绩优股持有人的收入大于同期存款利息。只有这样,股价低位才会由主观的心理支撑改变为客观的经济支撑,只有这样,“价值投资”才会成为股民的首选,股市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否则,股市的积极作用就会化为乌有。(6)增加我国结算手段和储备手段。一般而言,我国需要从哪些国家进口,就储备哪些国家的货币,需要进口多少,就储备多少,当然,还应考虑币值的坚挺程度。用这种方法来确定我国储备手段的结构。同时,希望从我国进口商品的国家也储备我国货币。双方可以用各自储备的货币结算。(7)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超过一万亿以上的外汇储备,中国是不需要的。检查我国是否用好了这笔钱的标准就是科学发展观。具体说来就是:有支付能力的内需应有大幅度提升,生产力结构应得到明显优化,生态环境应明显改善。为此,我国应将外汇储备的利息,甚至部分本金,用于平衡国家预算,弥补赤字,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用于扩大交通运输的基础建设;用于发展科技、教育的投入,比如增加投资,为贫困学子贷款担保;改善生态,如购买炭汇指标以支持东部二氧化碳排放超标而国家又需要的行业;用于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水平,但对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应实行以工代赈。(8)将一年期实际利率逐渐提高到1%3%。我国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已成负数,“凯恩斯陷阱”已经形成。这实质上是用中低收入的居民所得去补贴国家的

16工业化,补贴企业家的投资,补贴投机,其中包括对房地产和股市的投资。它助长了地方和企业的高投资冲动,是某些产业产能过剩的一大原因。它助长了不正之风,降低了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结果是只对富人阶层有利,而对占人口80%的农民和工薪阶层不利。它不仅没有提高我国的内需,而且使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愈来愈高。不提高利率,一切调控措施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9)不鼓励单纯追求外贸顺差和金融账户顺差的增长。应当清理我国出口补贴的政策,逐渐取消不必要的出口补贴。迫使我国的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清理过去招商引资的政策,合法取消三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控制各级地方政府以各种优惠、超优惠待遇,不讲政策条件的招商引资活动。鼓励能提高我国科技水平、解决我国能源、环保、土地、稀缺资源的开发资金的引进。在与世贸组织规定不矛盾的情况下,严禁与技术、资源无关的资金流入。积极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尽快国际化,解决人民币汇率不能由市场调节和不能合法流出的问题。在市场还不能对人民币汇率调节以前,应当放弃人民币汇率不断小幅度升值的政策,打破人民币只升不降的心理预期。(10)调整税率。我国当前应创造条件增加资源占用税、消费累进税、财产转移税。凡能源、水、土地等消费量超过平均水平的消费者都应当缴纳消费累进税。与此同时,相应调减向实体经济征收的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税制的上述改革可以有效地减少实体经济的税负,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11)增加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一国的纸币流通增长率与其拥有的世界市场稀缺资源成正相关,与本国需求性资源产品成反相关。石油、铜、铝、铁矿、木材等资源我国拥有量都不够,因此应增加进口。在操作层面上,要注意不要引起国际市场价格涨幅过大。早进口比晚进口合算。(12)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性服务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促进进出口平衡协调发展。

174.1.5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中改善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部分外向型企业遭遇巨大困难,一些企业甚至因此停产或关闭。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冲击尤其显著。200811月以来,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务院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随后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先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难看出,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都围绕保增长、扩内需和改善民生这一条主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从政府层面讲,保增长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就业。为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在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前提下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向“三农”、节能减排、社会事业、西部大开发倾斜,加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自主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建设和启动这方面的重大工程。这些投资将为保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并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在国家公布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民生分量最重: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在民生领域抓紧办成一批群众热切期盼的大事,补上历史欠账,不仅可以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而且减少后顾之忧,增强了消费的后劲和活力。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大力推行:国家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将在3年内基本解决全国700多万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国家提供财政补贴,鼓励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产品,此举将带动近万亿元的家电消费,并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此外,政府还应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实际收入,完善旅游设施,促进百姓的旅游消费;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增加对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革教育和医药卫生体制,减轻城乡居民的负担;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研究制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从2009年起,中央财政分别按月人均15元、10元的标准,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资金,还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我国将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并将中小学公用经费达到中央出台的基准定额;为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今后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

188500亿元。到2010年,国家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①以上这些措施的推行必将从根本上改善民生,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但是,在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必须加强有效的监管,保障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提高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劳保水平和福利水平,降低医疗、教育、进城安居乐业的成本,以拉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中国经济走出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减速的关键。相应地,资本使用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之后,就应当相应地对生产环节减税。这两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2中国企业应积极配合并利用好国家的各项措施,抢抓机遇促发展4.2.1出口企业应结合出口环境的改变做出及时地调整,重在变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企业面临着销售困难,盈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下降,停产或倒闭,工人失业。同时,出口企业也面临着货款回收风险。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武长海指出,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出口困境,出口企业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开拓新市场。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应该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努力寻求新的出口市场,开发多元市场,走市场多元化战略,如企业应当努力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注重开发高技术、环保产品,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和大型机械、成套设备以及优势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第三,大力发展外向型服务贸易。争取政府推行完善服务贸易的促进政策,尤其是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出口行业更要主动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航空、运输、金融、旅游等优势行业,要努力打造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中小型服务企业也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培育服务贸易品牌。第四,为了防范出口货款回收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对进口商资信的采集和评①“2009年财政部门将加大对教育等民生领域投入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gov.cn/jrzg/2009-01/07/content_1198079.htm2009-1-7

19估,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第五,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防范汇率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中,各国所受影响不尽相同,汇率变动不可避免。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所收外汇贬值,会造成出口商的实际损失。通过金融人才的引进,企业才能避免因汇率变动造成的不必要损失。4.2.2非出口企业应适时进行资源的整合,重在创新此次的金融危机对国内的非出口企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受出口企业产品大量回销的影响,非出口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市场份额出现下滑,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在非出口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而非出口企业虽然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却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就业问题,同时,非出口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不仅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他们也会成为未来“出口大军”的后备力量,因此,国内的广大非出口企业应抓住时机,在危急中寻求机遇。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战略,做出适当的调整。一些企业把产品销路不畅、效益下跌等归结于“市场疲软”,坐等“复苏”,这将犯历史性错误。面对经济回落的严峻形势,企业家必须能从短期的问题发现深层次矛盾。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市场检验了每个企业的竞争力。因此,管理层应冷静地审视公司战略,必要时做出调整。比如:在生产的众多产品中哪些是能赚钱的,哪些是不赚钱的;企业是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还是专业化战略;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等等。在目前的形势下,企业应下决心淘汰那些不赚钱的项目,整合资源,适当降低负债比率,减少财务风险,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比较优势,不可盲目的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第二,构建软硬实力相匹配的企业结构。扩大企业规模是很多企业所最求的,“规模”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规模”的结构必须要均衡。一些企业由于过度扩张,导致资本实力与企业规模失衡,管理跟不上,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经营环境一旦变化,企业往往就会陷入困境。我们应该知道,与规模同等重要的,是与规模匹配的软实力,要防止软实力与生产规模失衡。随着金融危机向中国传导,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没有营销体系、没有研发能力、完全靠订单“吃饭”的企业;下一步,是有庞大生产能力但

20没有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是输在生产能力上,而是缺乏软实力。现在,很多中国企业的生产规模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但普遍的问题是软实力跟不上,导致“大而不强”。摆脱困境根本的出路,是要以进取的心态,实现产品或技术上的突破,建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软实力,形成软硬实力相匹配的企业结构。第三,推进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中国很多产业是重复、分散、落后,呈现出结构性低效率。一些企业的主业不突出,而辅业占用了大量资源;有些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还没有改变;一些企业盲目多元化,背上了包袱。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席卷全球的形势下,进行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施“瘦身战略”,卖掉那些不赚钱、且不具前景的业务板块,把企业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业务,不仅是渡过困难时期的必要选择,而且是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第四,进行产品、技术的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目前,很多企业是从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起步的。这种发展模式的门槛比较低,往往是经济起飞阶段必然的选择,但不是中国工业化的目标。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制约越来越严重,低端制造业的不可持续性将越来越明显,企业必须及时转变增长方式。机会只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企业。能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就是创新,企业只有能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经营模式,才能创造企业新的增长点,形成竞争优势。国内众多的企业如果抓住国家这次扩大内需的时机,大力开发新产品,采用新的、适当的经营模式,树立自己的品牌,就有可能成为本行业的主导,进而为产品闯出国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向“精益管理”要效益。中国很多企业的优势在于“低成本”。目前,生产要素低价低税的政策正在改变,要素价格上升已是大势所趋;规模扩张的市场条件已经消失。因此,构成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基本条件已经动摇,企业必须寻求新的竞争优势,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是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研发能力、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战略、营销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还有很大差距。差距就是潜力。企业要找出差距存在的原因,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缩小差距,创新管理模式,变差距为领先,才能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

215章结论及建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超人们的预期和判断,它是经济结构失衡和各种深层矛盾的总爆发。经过这场全球经济动荡,市场结构、竞争结构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各个企业的市场地位也会重新“洗牌”。中国政府要对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所能带来的影响做出准确地分析和判断,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那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失,转而促进中国经济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只要万众一心、勇敢面对,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中国经济必将再一次腾飞,最终战胜这次全球金融危机。

22参考文献[1](美)查理斯·P·金德尔伯格著.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2]池元吉主编.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月出版,[3]易培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1[4]马雪彬,林升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27)[5]伍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的成因、影响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调研,2007(6)[6]张春嘉,王千.中国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和方法[J].开放导报,2008(5)[7]黄润中.美国次贷危机的市场影响、启示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9)[8]陈文君.通往金融稳定的监管新范式——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进[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5)[9]马洪范.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财政政策选择[J].中国金融,2008,(24[10]梁建国,安毅.国际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J].中国流通经济,2009,(2[11]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J].财经科学,2008,(7[12]李天德.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应对思路[J].决策咨询通讯,2008,(6

1摘要从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至今,国际上已出现多次典型的金融危机,其中比较著名的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由于各国经济体制和金融结构存在差异,这些危机呈现出不同的形成机制与演化特点。伴随全球化程度提高,各国经济波动的同步性和金融波动的全球化成为金融危机生成和国际传导的助推器,一国政策和经济指标的变化,立刻对他国产生影响,“金融病毒”的传播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迅速传导为全球性金融危机。20074月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89月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正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整个全球经济增长减缓,不仅仅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持续衰退,而且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面临着资本抽逃和外需减缓的艰难处境,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正确判断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弄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和应对策略对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一方面起源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次贷危机”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1)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主导诱因;(2)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的不断扩大;(3)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4)监管的缺失和滞后。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已成事实,进而促成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体系长期存在的内在矛盾使各国金融体系无力抵抗来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冲击,次贷危机不过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而造成这次危机蔓延全球的真正原因是各金融体系本身存在重大的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泛滥及各类金融创新使得全球金融市场体系过度利用金融杠杆进行风险管理和投机交易,而监管不到位或缺失本身也决定了这场危机蔓延的必然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宏观经济方面,首先,金融危机使得外需大幅降低,必然导致出口的大幅下滑,从而促使中国的经济出现增速放缓;其次,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演化势必导致美

2元的大幅贬值、美国债市的走低、消费信贷市场的低迷,这些因素必然使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最后,由于投机炒作成风,我国房价不断上扬,通胀压力迫使央行持续升息,住房按揭贷款正步入违约高风险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在微观经济方面,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面六个方面:(1)就业、收入受到较大影响;(2)收入预期较为保守;(3)消费多谨慎,储蓄意愿强;(4)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5)缩减开支,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首当其冲;(6)住房政策性调整力度加大,购房需求仍有待释放。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果断的应对措施:第一,出台了一揽子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与此同时,派出采购团赴欧洲来采购中国需要的设备、商品和技术,恢复企业和公众的信心;第二,推行科学合理的各项措施扩大内需,使内需可持续、健康的增长;第三,履行责任,加强合作,共度难关;第四,规范国内的金融、贸易市场,促进本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第五,在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中改善民生。以上这些措施的推行必将从根本上改善民生,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但是,在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必须加强有效的监管,保障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提高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劳保水平和福利水平,降低医疗、教育、进城安居乐业的成本,以拉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中国经济走出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减速的关键。相应地,资本使用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之后,就应当相应地对生产环节减税。这两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除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外,中国企业应积极配合并利用好国家的各项措施,抢抓机遇共谋发展。具体来说,一方面,出口企业应结合出口环境的改变做出及时地调整,重在变化;另一方面,非出口企业应适时进行资源的整合,提高竞争力,重在创新。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已不容我们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只有勇敢地面对,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把渡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转化为提升综合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机会,采取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使制约产业竞争力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得到解决,那么,中国经济将再一次腾飞,最终战胜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关键词:次贷危机,影响,财政政策,金融政策

1AbstractSince the 19291933 Great Depression sweeping through the world economy,some typical financial crisis have taken place many times,among which the mostfamous ones include the 20th century 80's international debt crisis,the 1992 Europeancurrency crisis,the 1994 Mexican financial crisis,the 1997 Southeast-Asian financialcrisisAnd the 2001 Argentinian financial crisis.Because of different economicsystem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s,these crises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globalization,thesynchronization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financial fluctuations generated afinancial crisis of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nduction boostersas a state policyan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change having an immediate impact on other countriesAnd thusthe financial virusof the dissemination of a national or regional financialcrisis becomes the rapid transmission of global financial crisis.The subprime-loan crisis occurred In April 2007 to the United States inSeptember 2008 evolved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gradually spreading to the realeconomy and slowing down the entire global economic growth.Not just the UnitedStates,the European Union,Japa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sustained economicentities recession,but also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ncluding theBRICcountries also faced a difficult situation with capital flight and external demandslowdown.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turmoil was intensified and the internationaleconomic environment increased uncertainties.Under such circumstances,it is of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orrectly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crisis and development trends,identifying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and deeply study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response measures formaintaining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riginated in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UnitedStates on the one hand.The outbreak ofsub-loan crisishas four main aspects:(1)economic stimulus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dominant incentive(2)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scale of the expansion(3)market interest rates continue

2to improve(4)lack of supervision and lag.On the other hand,financial globalizationand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have become a linkage of truth,which leads to thesub-loan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evolving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Internationalfinancial market system'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existing for a long time madedifferent financial systems incapable of resisting the impact of the world's largesteconomies.But the sub-loan crisis is the fu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true causeof the crisis spreading around the world i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flaws in thefinancial system itself.Since the 90's in the 20th century,the proliferation of financialliberalization and various kind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makes excessive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to carry out risk management andspeculative trading,and lack of monitoring or missing in itself also determines thespread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crisis.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s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In regard of the macroeconomic aspect,first of all,thefinancial crisis makes significantly lower external demandinevitably leading to asubstantial decline in exports and thereby encouraging the emergence of China'seconomic slowdownSecondly,the Americansub-loan crisiswill inevitably leadto the further evolution of the substantial depreciation of the dollar,the lower UnitedStates bond market and consumer credit market downturn,whose factors willinevitably make China's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shrunkFinally,because ofrife speculation,the continuous rise in housing prices,China's inflationary pressuresforced the central bank continuing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so that housing mortgageloans go into the default high-risk period and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will face agreater risk.In regard of the microeconomic aspect,the impact is mainly manifestedin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1)employment and income subjected to a greaterimpact(2)income expected to be more conservative(3)cautious consumption andstrong savings wishes(4)consumer expecting large uncertainties(5)the reduction infamily spendingespecially in equipment supplies and services(6)housing policyadjustment to be increased and buyersdemand yet to be released.

3Faced with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taken decis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first,the introduction of a package to address thefinancial crisis and at the same time,to send buying missions to Europe to procure thenecessary equipment,goods and technology for China so as to resume business andthe confidence of the publicSecond,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measure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for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growthThird,theperformance of duty,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to tide over the difficultiesFourth,the norms of domestic financial and trade markets,the promotion of the nationaleconomy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Fifth,the promotion consumer in improvingpeople's livelihood while maintaining economic growth.These initiatives willfundamentally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so as to provide power for sustainedeconomic growth.However,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measures,the countrymust strengthen effective monitoring,the protection of these policies and measures.Inaddition,it is worth emphasizing that enhance the level of real wages of migrantworkers,labor standards and the level of benefits,lower the cost of medical care,education and the city to live and work in order to have driven the demand forcapacity to pay the Chinese economy out of inflation and economic slowdown.Correspondingly,the increase in the use of the labor cost of capital should be acorresponding tax on the production aspect.These two complement are indispensable.In addition to the leading role played by the Government,the Chinese enterprisesshould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make good use of themeasures,an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seek common development.Specifically,onthe one hand,exporting enterprise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hanges of exportingenvironment in a timely manner to adjust,focusing on changeon the other hand,non-exporting enterprises should timely make resources integration,improvecompetitiveness,focusing on innovation.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 has not bear we do notcarry out effective reform and innovation.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should only bravely face the crisis,bear strong confidence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There are opportunities in turn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to upgrading

4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We should adopt and implement a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olicy measures to solve certain structural problems onrestrict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then China's economy will once again take-offand finally defeate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Keywords:subprime mortgage crisisimpactfiscal policyfinancial policy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4b501d90066f5335b812166.html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