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3.13《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人教版(新疆专用)

发布时间:2019-01-23 13:48: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说我对本课的设想。

1、教材分析

《端午的鸭蛋》选自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了解民俗,关注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而《端午的鸭蛋》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文章在悠然恬淡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民风民俗,更能唤起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品味出日常生活中的趣味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本文语言平淡质朴,饶有趣味。这篇课文我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2、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初三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社会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并且有着表达个人观点的强烈欲望。由于受到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他们关注的是时髦、偶像、网络游戏等话题,而对于传统文化,对周遭的一切人和事却漠然视之。这种情况下老师对学生进行恰当适时的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用“小叙事”,“小话语”道出了生活中美的真谛,正好能启发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3、教学思路

以多样化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探讨鸭蛋包含的情趣,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按“忆端午识作者扫障碍说风俗品情趣评语言深反思诉真情”八个环节展开。先以中国传统节日和端午的风俗引入课文,再通过小组活动初步感知课文,了解高邮端午的习俗。在“品情趣”这一环节中我紧紧抓住“作者为什么不写端午节其他的习俗,而选择了小小的鸭蛋来写?”这一中心问题来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在品评了本文的语言风格后,我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引到日常生活的趣事上来,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维目标:

①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品味作品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

②学习朗读课文,感受本文的情趣。

③提倡珍惜传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关注生活细节的情感。

★教学重点: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鸭蛋带给作者独特的情与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设计: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通过家乡特产――高邮咸蛋的精细介绍,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我针对学生的特点,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调动学习热情,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法指导:一位好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这节课我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以多种方式赏读课文,师生交流以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忆端午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吃蛋……)

再过一个多月就到端午节了,让我们一起用一首古诗来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吧。(齐背《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是啊,曾经经历过沧海的烟波浩淼,就不会被其他任何一处的海水所倾倒;曾经看见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就不会被其他任何一方的风景所迷醉;曾经吃过家乡的鸭蛋,汪曾祺说,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鸭蛋就再也瞧不上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鸭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汪老的《端午的鸭蛋》去看看。

(根据诗句来猜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将古诗与传统节日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学作品的教育,本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标中规定的“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理念。)

(二)饮水思源,识作者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博学多才,情趣广泛,他喜欢:写凡人小事、小物、小品,以追求心灵的宁静、闲适、愉悦。代表作品:《受戒》、《夏天的昆虫》、《苦瓜是瓜吗》。

(三)品味文章,扫障碍

咂摸 zā 门楣méi

苋菜 xiàn 籍贯jí

腌腊 yān 城隍庙huáng

系百索子jì 鸭蛋络子lào

肃然起敬 sù 囊萤映雪náng

(四)初步感知,说风俗

1.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端午风俗、家乡鸭蛋、端午鸭蛋)

2.默读课文第一段,说说文中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风俗?

(本环节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提炼信息,了解高邮特有的端午习俗,感悟文中的趣味。)

(5)赏读文本,品情趣

1.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精读课文23段,小组讨论: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有着怎样的感情?(小组合作)

①名声远播的……,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其中“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词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有点调侃,有点自豪,也有淡淡的幽默。

②与众不同的……,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喜不已。”

③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诗论家袁枚就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提到“高邮腌蛋”。注意有关袁枚的注解:1716-1797。袁枚写随园食单中的腌蛋一节距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老品牌”、“老字号”了。

④质细而油多的……,因为“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造型式的语言生动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⑤吃法多样的……,因为“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可以和豆腐炒着吃——‘朱砂豆腐’”……

⑥色彩鲜艳的……,因为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热爱、自豪、赞美、思念……)

2.同桌互读4--6段,思考:写端午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这几件事怎么样?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①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多么富有童真和童趣。②趣事。③透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6、探究特色,评语言

汪曾祺曾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他的语言一方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另一方面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请朗读课文23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一品,读一读。

A平淡而有味, B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C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态,突出贡献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一反问句突出了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好像北京的咸鸭蛋仅仅因为蛋黄是黄色的,就连咸鸭蛋也算不上了。幽默。

小结: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七、拓展迁移,深反思

1)话佳节。

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传统节日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积淀,我们应好好保护传统节日。

2)资料链接。

资料链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时间2005112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

现实生活中,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端午节和许多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似乎已经演绎成为一种节日的符号了,节日的民俗意义、文化内涵,已然完全淡化,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过渡:我们知道,作者把这平淡无奇的生活写得感人至深,除了他本身的才气能力外,还和他对祖国对家乡对传统习俗的热爱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不得不痛心地看到,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经逐日淡化,甚至濒临消亡,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如果有一天端午节变成了洋节日,我们还能留住什么?同学们这不是老师的危言耸听。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韩国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于2005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

过渡:端午节在我中华大地上已经根植了2年之久。在端午节吃粽子,吃鸭蛋,赛龙舟……这些曾经深入人心的节日表现形式。

韩国却要将它据为己有,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办?拿什么来拯救你,我们的端午节?

过渡:刚才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拯救传统节日的重要性。那么人们在为拯救端午节作些什么呢?

提案要案:全国人大呼吁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

申请世界遗产:中韩专家讨论两国联合申报端午成为世界遗产。

民间行动:湖南恢复举行龙舟赛,六月龙舟竞渡再现龙之魂。

政府行动:岳阳注册端午节网址,政府将其当作系统工程。

3)寄希望。(课件显示)

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8、布置作业,诉真情

用你的笔,为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

附:板书设计

家乡鸭蛋 端午鸭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3bee52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1.html

《八年级语文上册 3.13《端午的鸭蛋》说课稿 人教版(新疆专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