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文

发布时间:2018-07-02 12:09: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资治通鉴 魏文侯书》 翻译:魏文侯是战国时魏国国君,一次,魏文侯与管理山泽的官员约好去打猎。这天,喝着洒十分快乐,天又下雨。魏文侯将出去,左右的人劝说:"今天饮洒兴致正高兴,天又下雨,您将去哪儿?魏文侯说:"我与管理山泽的官员约定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开心,但是怎么可以不遵守约定呢?才冒雨前往,亲自宣布停止这次打猎。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有父子俩,性格刚烈,不肯让人。 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入城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正巧一个人迎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横眉竖眼,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 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由我跟他对站着,看谁站得过谁!"《广笑府》 寓意: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相互谅解,退后一步天地宽;倘若使气斗狠,对谁也没有好处。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古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比喻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 2.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说不定这个你不会的问题也因此弄清楚了呢。 注释 1.:连同。 2.:去除,去掉。 3.:想要。 4.:因为,由于。 5.:有的人。 6.:表转折,此指却 7.:说。 8.: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用来。 11.(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途)……做官。 13.: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食用,此可指吃。 16.:哪里。 17.:知道。 18.:回答。 19.:掩饰。 20.:缺点,短处。 21.:酒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王戎:晋朝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2.尝:曾经   3.诸;众多。   4.游:玩。   5.子:果实。   6.折枝:压弯了树枝。   7.确实如此    8.信:果真,的确   8.然:这样   9.竞走::争相地跑过去。竞::争逐;走:跑。   10.唯:只有   11.然:这样 译文:  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扬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魏王欲攻邯郸》 的翻译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无可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而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女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汝州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很有钱,但是他家世代都不识字。这个财主觉得这样不好,有一年,聘请一个楚国的老师给自己的儿子上课,教文化。这个老师于是就开始教财主的小儿子拿笔描红。在纸上写了一划,教他说:这个字念;在纸上写了两划,教他说:这个字念;在纸上写了三划,教他说:这个字念。地主家的儿子于是就感到很高兴,原来写字这么简单!扔下笔,就去找他爸爸,说:我学会写字了!我学会写字了!可以不用先生教了,我自己已经全都学会了!可以让先生回家了!这个地主很高兴,就听了儿子的话。给了那个楚国先生一些钱,让他回去了。不久以后,地主准备找他的亲家朋友,一个姓万的人吃点喝点,让他的儿子早上起床写个请贴,写了很长时间也没写好。这个财主就去看个究竟,问怎么回事?于是他儿子就抱怨说: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姓什么不好?非要姓万!我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写,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划!! 启示:学点东西不能太浮躁,自做聪明,说一你自己认为悟出了个二!即使你真悟出来了,也要虚心!这个故事是教导小孩子 寓意:一般初步学习的人,往往对所学的知识只有一点了解,就志得意满的以为自己已经懂得很多了,以为全学会了,这般人的幼稚无知,差不多就类似这位写万字的孩子一样。

送给回答者一份礼物送香吻 赠言:好帅的回答,楼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诚挚谢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18aa6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8.html

《文言文翻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