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盆景学》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6-01-16 17:10: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绪论

一、盆景概念盆景是在我国古代石玩、盆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大自然山水胜境和古树名木的缩影,是以树、石为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和精心管理,将自然古树或山水胜境浓缩于盆盎之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韵的一种艺术。

盆景是以盆为纸,以树木、山石为材料,将诗、画、园艺、美学、雕塑、制陶等交融在一起而成的造型艺术。

它是运用“缩地千里”、“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等艺术手法.

盆景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 ;中国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

二、盆栽、石玩与盆景的内在联系盆景是在盆栽和石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盆栽:盆栽最早的历史记载是说在河姆渡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两块刻有草本盆栽图案的陶器块,一块石五叶纹陶块,一块石三叶纹陶块。

石玩:我国赏石文化传统历史悠久,到宋代,石玩发展到极其鼎盛的时期 .宋徽宗经营寿山艮岳,这一人工山水园林,里面设置大量假山石头,收集了天下奇石,收此影响民间也盛行石玩风气.

大画家米芾提出论石美学标准达到很高的理论高度:

:石块里有孔道,可以相互通达/:有洞眼,可通过视线/:有棱有角,不臃肿/:表面纹理丰富,不光滑

在盆栽和石玩不断发展完善、艺术化的过程中,就发展成了盆景,也因为这两个基础,盆景发展现在两种基本形式: 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

盆景是一种艺术品,与盆栽有着本质的区别

盆景是一种艺术品,而盆栽不进行艺术造型,只进行简单的修剪或不修剪。

2、桩景不仅要进行艺术造型,在操作上较为复杂,要求形式丰富。

3、植物材料的选择上,盆景植物选择要求标准很高.

4、用盆上的要求不同.

三、盆景的意境美,要达到一种艺术美享受:中国盆景不仅欣赏形象美(源于自然),同时欣赏意境美(高于自然),达到艺术美的享受。中国创作、欣赏盆景,一在欣赏形象美,同时欣赏意境美。

四、盆景的艺术性特点1、盆景艺术的世界性

2、盆景的边缘性:学习盆景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它作为园林艺术的一部分,跟园林艺术一样,是多种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结晶,跟很多艺术都有联系,我们叫它边缘艺术。

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书法艺术、园艺栽培艺术。

3、盆景创作的艺术性

4、盆景的中国性

5、其他艺术特点构图创作的复杂性、表现技巧的高度概括性、创作的连续性、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浓厚的趣味性、盆景艺术的自然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盆景的效益:1、社会效益:为国争光,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科普的活教材

2、经济效益:盆景最大的优势就是搞附加值,用的成本很低,用的原材料是廉价的树桩和石料,但创作完成后的价值是很高的。

3、生态效益:盆景可以绿化和美化环境,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章 中国盆景史

一、盆景的历史发展

1、盆景发展的历史连续性今天的盆景,作为传统艺术的盆景,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来的,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地成熟,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跟它的历史联系更是非常密切.

现在不能离开历史去孤立地搞盆景创新,在历史中,我国的盆景艺术家们总结出来的一个系列的盆景艺术理论体系,对现在以后的盆景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2、盆景的“雏形”时期———汉代盆景:在汉带,缶景的出现和盆、景、几架三位一体成熟展示形式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盆景“雏形”时期。汉代出现了盆、景、几架成熟展示形式。河北望都东汉考古中发现了类似盆栽的插花虽然它不具有盆景特点,但是却展示了一种现在成熟艺术盆景展览应用的展示形似,“盆、景、几架”三位一体展示形式。

3、唐代盆景----诗情画意盆景在唐朝已经基本具备了桩景、山水盆景、附石盆景、水旱盆景石供几大类别,还有娴熟的攀扎和修剪技术。也因为有着级高的诗词成就,盆景就达到了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很高的艺术境界,把文人诗情画意写进了盆景,形成了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盆景形式.

4、跟山水画结合更加密切的宋代盆景:宋代盆景是在唐代盆景的基础有所发展,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加应用进了盆景之中,提高了盆景艺术;出现了对盆景的题名;桩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更加明确了;在桩景方面,植物有了分类,出现了“十八学士”的记载;制作技巧上有了“根艺”(枯艺)。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促进了盆景的发展。

赏石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无论是宫廷和民间,以奇树怪石作为观赏品,已蔚然成风,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

鼎盛时代。

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北宋米带(字元肆)11世纪中叶中国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

唐代的盆景尽管已有多种形式,但是很不成型,到宋代才形成鲜明特色的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两大类别。

我国盆景大约在南宋时期,传到日本的

5、元代些子景的出现元代盆景向小型化发展,创意独特。这对盆景的大力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元代统治时间不长,不到100年,并且统治者重武轻文,所以在元代盆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仅有的记载也就是关于韫上人些子景的,但是这对盆景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称元代盆景为“体量的飞跃”,它是继新石器时代“上盆的飞跃”,汉代的“盆栽飞跃”,唐代“意境的飞跃”的又一次飞跃。

6、明朝盆景——成熟期盆景一明代盆景,以名画为范本,以鉴赏盆景为雅;更趋小型化,与绘画艺术结合更加密切,意境方面十分注重画意;明间制作多以师法自然,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制作技艺方面,很重视盘扎,并将盆景与雕塑结合在一起。在绘画、雕刻艺术家往往也都善于制作盆景,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7、清朝盆景——成熟期盆景二清代盆景是我国盆景发展的成熟期,盆景艺术成为庭院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丰富多彩,艺术形式更为多样,尤其是在乾隆和嘉庆时期最为兴盛,盆景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培育、制作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盆景理论和制作的专著纷纷问世,苏杭一带盆景得到了普及,理论方面,对盆景树种、石品都有了较系统的论述。

清代,在苏州的盆景制作已呈流行之势,由于爱好者越来越多,出现了虎丘、光福等盆景制作基地。 专家认为《浮生六记》中关于盆景的描述,是中国盆景艺术在实践与理论及其相互结合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对树桩的选择必须悬根露爪,否则“便成插树”,在蟠干扎枝上要求飘逸自然,否则“若留枝盘如宝塔,扎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气矣”,“歪斜取势” “盘旋出枝”.扬州八怪郑板桥《盆梅》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梅花盆景艺术.

嘉庆年间,玉溪苏灵著《盆玩偶录》二卷,其中以叙述树木盆景为多,并把盆景分为

  “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

  “七贤士”(黄山松、缨珞柏、冬青、银杏、雀梅、枫、榆)

  “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蜡梅、木竹、山楂、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花草“四雅”(水仙、菖蒲、兰、菊)。

清代树桩盆景已开始从幼苗开始培育和山野采掘野生老桩进行培育加工 。采取自幼培养的方法,以利于按照需要进行造型加工。 另外盆景艺术还影响了工艺品的制作。康乾盛世,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出现大量以各种珠宝玉石制作加工而成的御用工艺盆景. 清代盆景已经流传很广,在南方的大多数地区都很盛行,尤其是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广东等地区,已经成为一些因地域而不同的独特形式和艺术风格。象扬派的云片造型,四川“曲折多变”的树桩造型,苏州的“六台三托一顶”,徽州的“游龙弯”等传统成熟的形式都是在清朝形成和流行的。建国早期的一些盆景艺术家都是在清朝成熟的盆景艺术的熏陶下成长,以至我们这们艺术现在还能兴盛发展。

二、发展中的现代盆景

1、近现代盆景简史1949年到现在,盆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恢复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大发展阶段(建国后发展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发展中的现代盆景:文革后,盆景艺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发展十分迅速,盆景协会成立,各种盆景展览不断进行。盆景报刊和有关书籍大量问世。

1979年开始,全国性盆景展以及到国外办盆景展,几乎每年都有,这对盆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各种层次的盆景展览层出不穷,全国性的主要展览分别于1979198519891993199720012003年在北京、上海、武汉、天津、扬州、苏州、福建泉州举行。

1979年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首次盛大的全国盆景艺术展览.

1985年上海虹口公园联合主办,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7家单位参加的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

1989年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湖北省、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群芳馆举办有83个城市参加的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

1994年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在天津盆景园举办.

1997年第四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在杭州瘦西湖公园举办.

2001年在苏州虎丘风景区举办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

第六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于2003年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福建省建设厅、泉州市政府主办.

  现代盆景的特点:

 规模大、内容多,树种多。

 2地方风格,乡土气息更弄。

 3新的流派异军突起,老牌有下滑的趋势。

 4造型更具有时代气息(这是一种创新发展,具有时代要求)

 5盆景理论著作更丰富。

第三章 中国盆景分类

第一节、树桩盆景

一、盆景的分类现存的分类方法基本都是两级分类法,根据取材与制作把盆景分为几大类型,再分成若干式, 简称“类——式”法。

传统上是把盆景分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两大类。

现存的最具体的分类将盆景具体分为:树桩盆景、山石盆景、 树石盆景、花草盆景、竹石盆景、组合(微型组合)盆景、异形盆景。

特大型盆景 151厘米以上高度或盆的直径在151以上;

大型盆景 81150厘米指高度或盆的直径在101150厘米;

中型盆景 4180厘米的高度或盆的直径在41100厘米;

小型盆景 1040厘米指高度或盆的直径在1040厘米;

微型盆景  指十厘米以下的盆景.

二、树桩盆景(树木盆景)

  树桩盆景概念 

  分类:可以分为规则型和自然型

自然型树桩盆景直立型(直干型)、飘斜型、曲干式、卧干型、悬崖型、临水式、提根式、连根式、附石式、丛林型、垂枝式 、风吹式

规则式树桩盆景直身加冕 、台式、巧云式、过桥式、二弯半、六台三托一顶、接弯吊拐、三弯九倒拐、象形式、大弯垂枝、方拐、对拐、游龙弯、扭旋式、滚龙抱柱山

第二节、山水盆景

一、水盆景概念山水盆景是以山石为构体,是祖国大好河山丘壑林泉、山山水水的艺术再现,是大自然锦绣风光的缩影,具有高雅优美的意境。

其容量更大,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跟山水绘画的联系尤其紧密,比树桩盆景更具有诗情画意。山水盆景大多在盆中贮水,结合石才,突出滩脚、临水线,又可称水石盆景。山水盆景中须种上株矮叶细的木本或草本植物,并缀以苔藓类植物,再放置雅致的亭、 台、楼阁、舟楫、人物、鸟兽等盆景配件。

二、山水盆景的类别水盆景根据盆面展现的不同情况及造景特点的分类为水石盆景、水旱盆景、旱石盆景及新兴的壁挂盆景、立屏盆景等几大类。

  1、水石盆景主要表现有山有水的景物,在表现上是以水石为主体,将山石置于浅水盆中,盆中贮水。

  2、水旱盆景水旱盆景以山石、植物、水、土为材料,在盆盎中有水、土,这种类型介于“水石”和“旱型”盆景之间的一种有旱、有水的表现形式。水旱盆景可以表现广泛的题材,从名山大川到小桥流水,从山林野趣到田园风光。

  3、旱石盆景旱石盆景是将山石置于较浅的旱盆中,盆中全部盛土,盆景界称为“浅盆薄土”造景法。它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山石置于土中或沙中,表现无水的山景。旱石盆景表现的是各种陆地风景。

  4、挂壁盆景挂壁盆景的主要特点是山石贴在盆面组成如山水画似的山水景观。它是将山水盆景与壁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形式。挂壁盆景在制作中其布局不同于一般山水盆景,其造型、构图及透视处理上均与山水画相似。

  5、立屏盆景 立屏盆景是以落地立屏的形式,用玻璃或白端石、大理石、瓷板或木板为板盘或浅盆,将经制作加工的山石,胶合在在上面,配置小件,并在山石平面之间,点苔、栽绿,雅趣横生。

6、微型盆景微型盆景所表现的 自然景色,较之一般盆景更加浓缩,同时还须不失盆景的生命特征。微型盆景的造型尤为重要,体量越是小,又要真正达到“小中见大”,其难度就越大。

7、异型盆景异形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中,并做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异形盆景盆景一般体量不太大,植物材料要求一些小叶植物。异形盆景的造型贵在顺其自然,不拘一格。

8、水雾盆景云雾山水盆景又称雾化盆景。它是在原山水盆景的水下安装一套超声波雾化装置,只要盆中注入清水接通电源就会产生淡淡的雾气,使山峰周围被云雾缭绕,犹如神话般的仙境,深化了盆景的意境。同时清水产生的云雾,散布在空气中还能增加环境湿度,起到调湿的作用,而且云雾中还含有负氧离子,适量的负氧离子还有净化空气的功效。

三、山水盆景的形式

根据山峰数量的多寡可以分成:孤峰式、双峰式、群峰式、散置式、联体式等;

根据山体的形貌特点可以分为:悬崖式、峡谷式、偏重式、象形式、倾斜式、洞空式、自然式等等;

根据透视原理又可以分为:高远式、深远式、平远式等

第四章 盆景风格及风格类型——流派

流派的形成

1流派概念:盆景流派是盆景创作和盆景学术理论方面因风格类型的差异而形成的派别;是各种盆景风格相互区别的明显表现;是得到供认的系统的分支。

2、流派的形成原因1)、客观上组成材料的不同和地理环境的不同;

2)、主观上造型理论、制作者审美情趣和技法、造型的不同。

3、流派的划分: 1)、单独地域划分:五大流派(扬、苏、海、川、岭南) 八大流派(加上徽、浙、通派)

2)、广泛地域划分:南北派(宗);北派以“片状”为特点、南派以自然大树为特点

3)、按作者群划分:赵派水旱盆景、李派微型盆景、胡派壁挂盆景、张派果树盆景、贺派动势盆景、戴派异形盆景

4、流派形成的标准(树桩盆景是流派划分的基础):

 1)作为盆景的树种应该具有地方特色

 (2)要具有反映流派个性的特苏艺术造型

 (3)有独特的造型技巧手法

 (4)融合树种造型和技法等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苏派盆景

造型技法:苏州盆景采取“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粗扎细剪”的造型枝法。

常用树种:观根、枝、叶为主的有榆、三角枫、红枫、雀梅、黄杨等。

造型代表形式:六台三托一顶,传统形式还有:屏风式、顺风式、垂枝式、劈干式等

代表大师:周瘦娟 周瘦鹃、朱子安等人提倡盆景以自然为美,反对矫揉造作。周瘦鹃,他的盆景从立意到制作,都是面向生活,尊重现实,取材于民间,源于自然。

一、 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分为两支:扬州、泰州一带称为西派;南通、如皋一带称为东派 .

造型特点:是“严整而富于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造型特别讲究功力深厚。

1 、扬派树桩盆景多采用常绿树种,自幼培养而成 .

2 、造型手法,扬派称作“精扎细剪”

3 、扬派树桩盆景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4 、“云片” 的造型

造型技法: “精扎细剪”。

造型形式:“云片”组成的台式、巧云式,“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构把、梅、山茶等。

通派:两弯半为主要造型,其鲜明特点是成组对称摆设,应用植物是小叶罗汉松等

四、川派盆景:川派分为川东和川西两个艺术流派.

造型技法:盘扎和修剪并用,采用棕丝盘扎。

代表形式:对拐、方拐、滚龙抱柱、接弯掉拐等曲折造型为主。

盆景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以悬根露爪,主干弯曲见长,讲究对根部的处理。(川派盆景以规则式见长,古朴苍劲。规则式盆景都以主干造型为主,以主干造型的有十五种形式,即“身法”枝条的去留得当进行蟠扎而成。现往自然式盆景发展.)

代表树种:银杏、罗汉松、金弹子、六月雪、紫薇等

五、岭南盆景:岭南盆景又称广东盆景。岭南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一是以孔泰初为首的一派。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

发展条件:天时、地利的优势。

代表植物:九里香、雀梅,榆、福建茶、六月雪等。不用松杉柏类植物。

代表大师:孔泰初、素仁等。

造型技法:完全是修剪的创作手法——截干蓄枝法。

典型造型:大树型、木棉型、高瓢画意型、悬崖型等。

风格特点:雄健挺拔,苍劲自然

六、海派盆景

造型技法:盘扎与修剪并用,采用金属丝盘扎。

造型形式:上海盆景树木造型多为自然型,枝叶分布不拘格律,自然入画;首创了微型盆景。

常用树种:上海盆景的树种丰富多彩,主要是通过引种,目前已达到140余种。

造型风格:风格流畅,雄健精巧,浑厚苍劲著称。

艺术特色:雄健自然,苍古入画。成型的盆景枝干屈伸自如,线条明快流畅,浑厚苍劲,神采飞扬

七、徽派盆景

发展基础:徽商是徽派盆景发展的重要基础。

造型方法:造型手法独特,称之为“粗扎粗剪”。棕丝、棕绳、棕皮、苎麻等粗糙材料进行蟠扎;待主干大致定型后再加工侧枝,对小枝则只作修剪不作蟠扎;徽派盆景多地栽造型;在繁殖上,采用压条与养桩并举的方法。

造型形式:分规则类与自然类,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三台式、屏风式、枯干式、扭旋式 、疙瘩式等。改革开放以来,徽派树桩盆景、尤以梅桩盆景在造型上更趋自然。

代表植物:它以徽梅、徽柏、黄山松、罗汉松为主,其它如翠柏、紫薇、南天竹、榔榆等也比较常见,尤以梅极最为著名,称为“徽梅”。

第七章 盆景材料与工具

一、山石材料

1、石材的选择标准:质地、色泽、形状、纹理和吸水性,更注意的是天然形状。

2山水盆景用石应具备的主要特征:轮廓线比较单纯,皱纹细腻丰富,并有明确走向,颜色以青色、灰色、白色最好;石质坚硬的要有自然棱角,石面要保持有天然形状;软质石材的可以不具有自然石面,但应具有可雕塑性和吸水性。

3、分类:软石类和硬石类。

二、软质石材

1特点:质地疏松、能吸水、可长苔、植物在其上种植生长良好,本身雕塑加工方便。

  软石石材创作的山水盆景,雕琢容易,吸水长苔,栽种植物容易成活,但是天然纹理差,纹理变化不大,缺乏自然神貌,由于质地软,易风化,搬运中易损坏。

2、种类:芦管石、浮石、砂积石、海母石

三、硬质石材

1、特点:硬石石材繁多,大都质地坚硬,多含有caco3,质地硬,石感性强,不易风化。虽难以雕琢加工,不吸水,选材时就要注重在天然形状和纹理,觅得天然生成、形纹俱佳的硬石,稍作截取、拼配胶合,便可创作成为上品,可保持石材自然神貌现创作的山水盆景均以硬石类为主。

2、分类:英石、斧劈石 、钟乳石、树化石、龟纹石、砂片石、太湖石、千层石、灵壁石。

四、植物选择

1、木本植物主干粗壮、矮本,尤以老干、枯干有自然形态美的为佳,或者是主干、支干易于弯曲和造型的树种;

2耐剪易扎;

3节间短

4枝细叶小;

5、花果艳美,具有一定的观叶、观花、观果、观根等直观价值的植物。

①观叶:要求叶细,色彩富于变化,如雪松,红枫,五针松,枫香,柳杉等。

②观枝干:要求枝干稀疏,以单数为好,要求易于弯曲,造型,下部粗壮,下大上小;这种植物很多,大多数树干造型,结合叶片造型.

③观花:花艳丽,花期长,可单独观赏,如梅花,杜鹃,紫薇等。

④观果实:要求颗粒饱满,比例恰当,如乌柿,大棘,枸杞,山楂,石榴。

⑤观根:根露,盘根错节,这种要求达到主要是老根能显出来的,也有一种树种上的要求,如罗汉松,六月雪,小枝榕,银杏等。

第九章 树桩盆景的制作与养护

采掘

1树桩材料来源:苗圃小苗培养、野外树桩材料的挖掘

2野外挖掘的野生树桩:一般是在背风口、悬崖等土壤贫瘠的地方;是一种半成品,大中型盆景和一些传统造型需要挖来的树桩,特别是在一些传统流派常见。

3挖掘的自然老桩有下面几个好处:

1)形态好、苍古、矮实等优点

2)生命力和适应力强。

3) 形成了意境美的内在气质。

4) 自然老桩具有理想的外在美

4、野外开采有一些缺点:1)、破坏生态环境 2)、毁灭种植资源 3、山采违法

5挖掘 1)、时间应以树木进入休眠期后或还没发育采掘较为妥当,如初冬至初春.

2土球处理采掘能在根部带土则尽量带土,若实在不能带土,则用泥蘸糊根部用谷草或筐、篓包装捆扎,铺之以苔藓,保护树坯在运输途中不致失水过度。

3)、注意事项 A根部处理在挖掘程序上一定要以保其成活为首要目的;先截断主根,再断侧根;可喷生长素。根部短截切不可一步到位,可等成活后发出新根,再逐渐修剪短截,以适于上盆时在盆钵中能容纳为宜,且使根端与盆钵壁部有一定空隙,以利生长。

B干部处理:野外采掘的树桩,其自然生长的枝干,往往杂乱无章,必须进行一次初步重修剪;修剪要以塑造形态为目的,修剪枝干,通常要保留一部分主要的造型枝干;根据树坯材料的特点,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处理

养坯:山野采掘的树桩,都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大多养坯一年后再进行上盆加工,采掘树桩在此期间,先进行就地栽植。称作“养坯”,又称为驯化期.

1、树桩处理根部处理;枝干处理;截口处理

2、栽植地栽、盆栽、套栽

地栽:利于树桩成活和生长。地栽树桩栽深地下,枝干顶部露出地面,这样有利于发根和萌生新枝条,也有利于加工造型。

盆栽:采掘的树桩除地栽外,也可选用泥盆、木箱、箩筐等栽培.底部留有排水孔,为了透气性良好,可在容器底部垫层粗砂。盆栽有利于结合造型加工和精细管理。

为了提高盆栽的成活率,可连盆带树埋在泥土里,可保持盆土湿润,促进生根和萌发枝叶。

套栽:野外采掘的老桩,根心枯空,树龄老化,新陈代谢功能差,成活率较低,冬季易受冻害,可采取套栽法养坯。套栽法可以保湿保暖,有利于老桩的萌发更新,提高成活率。

类似的假如用盆地栽时上面裸露的部分,缠上包缠物进行保护,如棉、布等,保护使其免受外来侵害。其他措施:栽植前可以喷生根素。

加工造型

1、根部造型1)、根的培育:蓄根:山野采掘树桩一般树龄较长,根部较大。由于自然生长,枝干姿态很美,根部往往有不足之处,在养坯时,可采取补根法,诱发新根。

气生根催生法:在梅雨季节,在需要长气生根的地方,用铁丝扎紧,使营养物质不能通过,经常在扎紧部淋水,或 用湿布包住,长出后去掉铁丝。

化学方法:用铁锤刺破树皮,涂抹上三十烷醇荼已醇、吲哚乙酸

2、根的盘曲垫根法:选取健壮的盆景树材,将全部根系掘起,洗掉泥土,剪去所有向下根系,注意保留四周侧根,清理成放射形,用扁形物体如木板、瓦片等垫在根部下端,再用棕丝或易腐绳带将根系均匀地缚扎在垫物上。

在培养过程中应尽量保留树冠,促使根系生长,数年后即可蓄养一理想根型平展根。

盘根法:①人工盘扎,将盘曲处理的树材植于地下,或植于稍大的泥盆中。经过盘根蓄养,并逐渐提根,若干年后,即可培养出奇特而美观的盘曲根型.

②石砾盘根:这种适宜于耐贫瘠的树种,将树种植在混半数砾石的土壤中.

③螺壳盘根:将小树栽在混满田螺壳的盆中培养.

3)、造型根:围套法:用围套的方法,控制根的扩张,迫使根系向下生长,培养不同形式的悬垂根。

连根法:是培育连根式树桩盆景的方法,根部裸露相连的,多干式或丛林式,像过桥式

 ①埋根培育:选用容易萌生根芽的树种苗根。取每段长10—20厘米,用铁丝缠曲成弯度平栽在盆内,

 ②压条培育:选用发根性强的树种,在基部取枝条,用铁丝缠绕弯曲,在树枝表面刮去部分书皮,压入土中.

石附法:也称附石法,也就是盆景类型的附石式,是很常用的根的造型方法之一,是一种树桩根部附生在石头上的造型。

4、根的提露深盆高栽壅土法:是树桩栽植于盆中,在根部堆土,使树桩基部高于盆沿但不外露,待树桩定植成活。后逐年用竹棍由上而下掏去壅土,广露根部最后定型后再翻入浅盆中。

深盆平栽冲小法:把树桩深植于盆中,当其成活后,在每次冲水时,有意识让水流稍强冲击树蔸部,使泥土脱落树根逐渐显露,再行翻盆,粗根即可露出。

5、根的老化,即树桩老化,包括树干部老化:

①雕刻法:用刻刀,凿子,钻子等工具,在树干的表面模仿树木自然形态的沟、槽、孔、洞造型。要求雕刻形状要自然,避免规则运作,雕刻时,要注意木质纹理的特点,还可以把修剪中留下的锯口或剪口,雕刻成自然状疤痕,形态更随和。

②撬皮法:这是促进树桩自然老化的方法。先用小刀插入树干皮层,轻轻撬动,让树皮和木质部局部分离,然后在分离缝中塞入一些木屑。粗砂等杂务,这样一般过2—3年枝干表面出现粗糙,显现老化。

③蚁蚀法:用刀削去树桩部分树皮,切割木质部,然后在割口上涂上糖,引诱蚂蚁啃食,久而久之,能将树桩造出许多洞孔,这种形状很自然,形状像枯干。

④腐蚀法用硫酸等强腐蚀性药剂处理伤口,利用药物的腐蚀作用,做树干造型,等到形态造型基本完成后,再用碱水洗干净药剂,控制腐蚀作用的发展与蔓延。

顿节促老法:将根部10cm以上的枝干去掉,,用锉将留下的部分磨成斜面,凹槽,让他萌发新枝,久而久之,形成自然疤,下粗上细,培养新枝。

撕裂法:对需要疏剪的枝条,不是用剪刀,而是人为用手掉,这样会留下伤口,愈合后形成自然疤痕,给人以古雅和苍老的姿态。

打击起瘤法:使幼枝局部成凹凸不平起瘤状,是用重物捶击,形成了一种机械损失,会凹凸不平呈疙瘩状。

提根露爪法:适用于根部生命较强的树种,用图把它的基部先埋起来,促使其生须根,将泥土去除后,就露出了须根。

放锯口 :适用于金属丝没法蟠扎的大的树干。大型树桩,将其拉曲,用锔子锯伤口,在需要拉弯的内侧,上下包上麻袋片,将两头固定拉弯。

2、干枝造型:主要有修剪、盘扎

1)攀扎弯曲:又称为盘扎、潘扎、捏形,在树木盆景造型过程中,枝干弯曲是造型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材料有棕丝、棕皮、金属丝和木棍几种.传统棕法攀扎不易伤害植物,工整秀丽,但技术要求高,工时长。金属丝攀扎易于操作,可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省工省时,攀扎的作品自然有力度,但易损坏植物表皮,且难拆卸。

①金属丝攀扎常用的金属丝有铜丝、铅丝、铁丝,根据攀扎树材的粗细,韧性、色泽,选择不同粗细长短的金属丝。

因金属丝强度大,易损植物表皮,可用弹性好且质地软的牛皮纸、棉布、塑料制成带状,将金属丝包缠起来,必要时也可将攀扎的树干也包缠起来。

枝条的弯曲,可扎实后进行,也可边扎边弯。弯曲时,应沿金属丝攀扎方向,旋扭弯曲,若直接弯曲会使金属丝松离枝干而失去作用。弯曲力点避开金属丝缠绕的空当处,选金属丝包缠处。

稍粗的枝干,金属丝缠绕达不到弯曲的目的时,可用金属丝吊拉。

棕丝攀扎:视被攀扎枝干粗细,将棕丝捻成不同粗细的棕绳,根据枝干生长的位置、弯曲形式,找出最佳的攀扎点与打结的位置。

A、向下弯曲:棕绳的始端采取扣套方法系在主干的根部不宜滑移处,找出向下弯曲最理想的拉力点,把主干向下试压数次以酥松木质部,用棕绳系拉固定.

棕绳不宜系在主干上时,也可系在相邻粗干上。

弯曲枝条和主干角度较小,向下弯曲时容易在权口裂开。可在杈口近处系一根棕绳向上拉,也可用弧弯铁件绑扎在权口下方,或用棕绳在权口处将两枝条系在一起,然后再攀扎弯曲该枝。

主干光滑粗壮,用呈“卯”型的铁件固定在适当位置,再系棕绳弯曲枝干。

主干太粗,弯曲困难时,在于的弧弯部内侧间隔锯切口(深度是干径的1/31/2),用麻皮或棕皮将锯口处包扎紧,再进行弯曲。

B、水平弯曲:

水平枝的弯曲:干枝按逆时针方向作水平弯曲时,把棕绳中间部系在枝背面,绕过主干,按逆时针方向系拉枝干;干枝按顺时针方向做弯曲时,棕绳系在枝的正面,绕过主干按顺时针方向系拉枝干。

上扬枝的弯曲一:上扬枝向观赏小面作水平弯曲,上扬枝向观赏大面作水平弯曲的情形。

上扬枝的弯曲二:棕绳系在下部,把上扬枝牵拉成水平状,再用棕绳系在该枝的基部,根据需要向观赏大面、小面作水平弯曲。

下垂枝的弯曲一:下垂枝向观赏大面作水平弯曲时的情形,下垂枝向观赏小面作水平弯曲时的情形。

下垂枝的弯曲二:将下垂枝系拉成水平状,再用棕绳作水平弯曲。

C、连续弯曲:凡在一个水平面上作重复弯曲的,可用连棕方法进行连续弯曲。

第一弯形成后,将活结打成死结,用“连棕”法,再扎第二个弯、第三个弯。主干扎好后,由下往上再扎侧枝。凡在一个水平面作连续弯曲的都可用“连棕”方法扎弯。

D、扭旋弯曲:其弯曲方法和以上弯曲方法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其弯曲度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往往需要做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扭旋,调整弯曲形式。树材韧性好,愈合能力强,易于扭曲的,如柏类、松类、梅、榆等均适宜扭旋弯曲。杂木类应自幼攀扎。攀扎时要把握好力点以及系棕打结的位置,注意按统一方向扭旋弯曲。位置达不到理想点时可用棍棒辅助。主干较粗扭旋困难时,可在弯曲部位刻一槽沟深达本质部,再作扭曲。

金、棕并用攀扎金属丝对小枝条的绑扎时间快、效果好、且有力度,但对较粗枝干的弯曲,较为困难。而棕丝攀扎无论粗细皆可。棕丝攀扎,主要通过两点的收缩,使枝条弯曲,其弯曲的形式,柔多刚少。因此,把金属丝和棕丝并用,能取长补短,刚柔相济。主干枝的弯曲用棕丝攀扎、牵拉,小枝条的弯曲用金属丝绑扎.

其他攀扎方法(剖切助弯、切割助弯、绞弯、吊弯、铁件助弯):枝干弯曲除用金属丝、棕绳攀扎外,还可以利用剖干、锯切、开槽、绞、吊、拉、顶的方法。

剖切助弯:主干不是太粗,且伤口愈合较为困难的树种,可在中间部位,按垂直弯曲方向切割与弧长相等。

切割助弯:干粗时也可用粗锯齿,在弧弯内侧间隔连续锯切,锯口的距离、大小、深浅,视干的粗细而定,干粗锯口宽一些,距离密一点。

开槽助弯:对粗干的弯曲,还可按垂直弯曲方向开槽,槽深为干径的1/31/2,长与弧长相等,用麻皮包扎紧再弯曲,用棕丝或金属丝牵拉。

绞弯:用轮胎皮等弹性物垫在受力部位,用粗铁丝绞,,如枝干弯曲不能一次到位,可逐渐紧。如干太粗,可在弧弯内侧锯切助弯。

吊弯:树木的弯曲,定型慢,除采取其他方法外,也可在弯曲后,用金属丝吊拉一定重量的物体,并根据弯曲程度及枝的负荷量,逐渐加重吊挂物体的重量,使其达到需要的弯曲度,注意将树木根部固定起来.

铁件助弯:根据弯曲弧度的大小,制作不同弧弯的“C”型铁件,“C”型外弧贴干位置有坑槽,用于固定树干,弯曲后的树干用“C”型铁件固定。

2)修剪:修剪是树木盆景造型的一种重要方法, 从造型来讲,修剪和攀扎都是为了改变树枝干的弯曲形式,占有的空间位置,从而达到树木造型的目的。从养护管理来讲,修剪是为了保持和维护已成型的树木景观。按造型顺序的先后,可分为定位剪、缩剪、疏剪等。

修剪时间对修剪简单来说,可以是“一年之季在于冬也”。

    树木因各自习性不同而最佳修剪时间也各有差异。

常绿树多半在春秋两季修剪。落叶树虽然一年四季均可修剪,但以入冬修剪最为关键。

梅雨季节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树木生长旺盛,应少剪。

另外,接近秋末不可重剪,强剪后新芽陆续萌发,寒流一来会冻死嫩芽。修剪的目的是除去多余部分,保留其精华。使树形美观。修剪的多少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而定。从树木造型需要,通常要剪去杂乱的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轮生枝、对生枝、瘦弱枝、病态枝等。留下枝条的养分集中,可长得健壮。

修剪方法:定位剪、缩剪、疏剪、抹芽、摘心、摘叶

剪口的端面应尽量避开大面与枝干相切为45°角,叶芽留在斜口上侧方向。在生长期,可贴近叶芽修剪,利于伤口愈合。非生长期,可在叶芽上端修剪。

定位剪:即指盆景造型第一次修剪,确定保留不同位置的枝条,剪去多余的枝条。山野采挖的树桩,栽培成活后,萌发很多枝条,必须剪去大部分枝条,保留造型所需的骨干枝条,这就称之谓定位剪。

缩剪:是一种缩短枝条的修剪方法,也是树木造型和维护树景的重要措施。从造型来讲,通过缩剪使树木矮化,枝条丰满,自上往下粗细有度,弯曲有变。

疏剪:维持树木景观,并能增加通风、采光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养分集中,促使枝叶茂盛,花繁果硕。一般情况下,树木上端疏剪量可大些,下端疏剪量可小些.

抹芽:树木盆景发芽力强的树种,在生长季节,发芽既多且快,要不厌其烦地及时抹去一切不需要的芽,包括根芽、干芽及腋芽等。同时要注意保留芽的方向、位置和密度。以免萌发叉枝、对生枝和重叠枝,影响树形美观。

摘心:即摘去树木生长期的新梢嫩头,抑制新梢过长,促进侧枝生长,使枝节变短,以保持树形姿态美。

摘叶:适当摘叶能使叶片缩小,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脱衣换锦”。

3)嫁接: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1)掌握好嫁接的技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必须吻合对齐、扎紧。

  2)接穗与砧木的亲缘关系.

 3)掌握好嫁接的时间,一般温度在2025℃最适宜,此时形成层细胞最活跃,分裂快,利于嫁接成活。

  4)接穗应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叶片小,亲和力强的优良母树,最好是组织充实的营养枝。

嫁接工具:如芽接刀、切接刀、手锯、木槌、修枝剪,以及捆绑所需的塑料带、麻皮等。

①枝接选取一年生枝条或当年生新梢做接穗,接于砧木上称之为枝接。常用方法有劈接、切接、腹接、靠接

时间:枝接的时间于早春树木刚刚萌芽的半个月内为好,选择晴天的早晚进行,阴雨天不宜。

劈接:选择砧木上没有木眼疤纹,表皮光滑的适当位置截除上端,用利刀将砧木截面削光,并在砧木端面的中间垂直劈一裂口,深达砧木直径的1/3。把接穗削好,稳固地插入劈开的砧木裂口中。

1)注意事项:A: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一定要对齐吻合,否则难以成活。裂口紧,接穗插入困难,可将竹片削成锥楔状,按入砧木裂口中间,撑开裂口使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利于接穗插入。

B:接穗插入后,其裂口空隙处用棉花塞满以防渗水,接后再用塑料带包严捆实以防进水;靠地面劈接可用土覆盖呈包子形,覆土厚度以不碰接穗,留出其芽眼为宜;当接穗成活后,生长健壮可拆除捆绑物,及时剪除砧木发出的枝条,让足够的营养供给接穗生长。

c:盆景苗的繁殖可将砧木主干截断劈接;一些成型的或山野采挖的老桩。要想改换品种,因其主干粗壮,形成层粗糙,新陈代谢功能差,主干部劈接难以成活,即使成活,成型时间也过长。

    老桩采用方法是在主干部位蓄养枝条达到一定粗度后,在新生枝条上劈接。

2)应用:A:山野采挖容易得到比较理想的、造型优美的中大型盆景树材,但往往因其叶大、品种差而受限制。诸如野外挖掘到的狗牙梅、野梅、桃等树材,可通过劈接叶小的优良树种,使旧貌换新颜。

B:从幼苗开始培养中、大型盆景,蓄养主干要花数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而用山野采挖的粗壮树材劈接优良树种,可大大缩短成型时间,若干年内便可制作出一盆较为理想的树木盆景。

切接:当砧木较细不宜劈接时,可用切接方法,把砧木截断,用利刀将截面削光滑,在截面的1/3处垂直向下切开,视砧木的粗细切入的深度为13厘米,将接穗一侧削成免耳形,削面长度与砧木切口深度相近,再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对好形成层,用塑料带或麻皮将接面捆绑严实。

腹接:常绿树,尤其是常绿的松树,如采用全部除叶的嫁接方法,则无法成活,需采用腹接的方法嫁接。

早春,选择向阳、生长健壮12年生五针松或金叶五针松作接穗,长度510厘米,摘去大部分针叶,保留枝端若干针束,将接穗两侧分别削成13厘米斜面,另一侧削成0.5l厘米斜面,用黑松或马尾松作砧木。

腹接部位的砧木最好为34年生、表皮光滑、生长健壮的枝干。枝条老化,有明显裂纹的不宜作砧木。接前把砧木修剪两次,以便于嫁接且使接穗能照到足够的阳光。根据砧木的粗细,用利刀从上往下斜切木质部1/21/3,长度和接穗切面相近,斜切角度30°为宜。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接穗切口大面对准砧木切口的大面,对好形成层,用塑料带捆扎紧实。成活后的第二年剪去砧木1/21/3针叶,第三年再全部剪除针叶,以利接穗的生长发育。

靠接:一些珍奇树种或粗壮、年龄较长的树桩,采用靠接的方法较易成活。

   靠接不仅可以繁殖珍奇盆景树种,也可对不良盆景树种进行换冠,对缺枝、少根的盆景也可进行补枝、补根。枝、干、根不同部位的靠接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靠接的时间应在树木生长旺盛朗进行,梅雨季节及阴雨天不宜进行,靠接同样需要将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对准吻合,绑扎紧,使砧木与接穗合二为一。

补枝:当一株盆景其干部缺枝,可利用本体树枝和本体外同属树种,采取靠接方法补枝。在缺枝部位,横向切割坑槽呈口唇状,深达木质部,其切口的长、深度以和靠接枝切割面能充分吻合为宜。再将选用的“丁”字形靠接枝的“丁”字形接面,削成和砧木切口相合的形状,然后将“丁”字枝靠在上补枝的坑槽内,对准形成层,用带状物扎实。

补根在山野挖掘到造型优美的树桩,往往因缺根,显得美中不足。缺根部诱发不了新根,可采取靠接方法补根。在树木生长季节里,选择同种树苗,其根的粗细、大小、方向要基本符合砧木缺根的需求,将其掘起,除保留主根外,其余侧根全部剪除,并剪除部分枝叶。在靠接面尽量保留芽点,待接口愈合后,剪除靠接苗上端时,留养该芽点为枝条,促其伤口愈合。

芽接:芽接是取接穗的芽进行嫁接的方法。在树木盆景造型过程中,芽接可改良树冠,也可作为枝接的补救措施。它的优点是,在砧木的小枝条上嫁接数个接穗芽。待成活后,根据造型的疏密要求,再剪裁取舍。一些皮层较厚的树种改良,都可采取芽接方法。

要求砧木芽接部位的表皮,光滑平整,接穗芽除品种理想外,还要腋芽饱满,因芽接时气候较干燥、切割处水分极易蒸发,所以取芽、接芽尽可能一气呵成,取一芽接一芽.

丁字形芽接在砧木需要芽接的位置上切割呈“丁”字形豁口。接穗芽,要保留叶柄,将接穗芽塞入“丁”字形豁口内,芽的上方与砧木切口上方形成层对准。

多头芽接:野外采掘到造型好的老桩,或时养多年的成型桩,其品种不够理想。除采用劈接、切接换冠外,也可在有很多枝条的一株树上进行多头芽接换冠,每根枝条可接若干芽点。

根接山野挖掘树桩或在翻盆剪栽时,往往能得到比较理想的根型,可采取根接法换冠。在3月翻盆移植时,将形体好的根,放入水里清洗干净,剪除茸根和多余的侧根,根据根的粗细采取劈接或切接方法换冠。采同一树种12年生枝条作接穗,保留23芽,嫁接成活后,松除绑扎物并逐渐将根露出,便得到一盆新的桩景。

3老化方法桩景以树桩的苍老为贵,树龄越高,越有价值,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形态的古朴,比它实际的树龄更加重要,树根的表面雕饰,就是通过人工的雕饰,使树桩根部呈现古老奇特的外表。

主要是使以后露土的根皮表面,粗糙皲裂,姿态古朴,增加幽趣。

这些方法更多地应用在枝干上,和枝干雕饰方法也相同,雕饰方法,近年来,对这非常重视,对真柏系种的树干进行细致的雕饰。

雕刻法、雕刻法、蚁蚀、腐蚀、贴本法、顿节促老法、撕裂法、打击起瘤法、、放锯口

(1)雕刻法:用刻刀,凿子,钻子等工具,在树干的表面模仿树木自然形态的沟、槽、孔、洞造型,或把枝干作成枯干的方法.造型理论上要求雕刻形状要自然,避免规则运作,雕刻时,要注意木质纹理的特点,还可以把修剪中留下的锯口或剪口,雕刻成自然状疤痕,形态更随和。

(2)撬皮法:这是促进树桩自然老化的方法。先用小刀插入树干皮层,轻轻撬动,让树皮和木质部局部分离,然后在分离缝中塞入一些木屑。粗砂等杂务,这样一般过2—3年枝干表面出现粗糙,显现老化。

(3)朽蚀法:这种方法有两种

 1)蚁蚀:用刀削去树桩部分树皮,切割木质部,然后在割口上涂上糖,引诱蚂蚁啃食,久而久之,能将树桩造出许多洞孔,这种形状很自然,形状像枯干。

  2)腐蚀:用硫酸等强腐蚀性药剂处理伤口,利用药物的腐蚀作用,做树干造型,等到形态造型基本完成后,再用碱水洗干净药剂,控制腐蚀作用的发展与蔓延。

(4)贴本法:是将树干不好或幼年树苗的树干嵌进一棵枯死的树桩里。先选用一棵枯死的树桩或树篼,在背部适当部分竖刻一条深沟,沟度要与能进去的树干相吻合,然后将一棵树干或幼苗树干嵌进沟中,用铁丝绑扎固定,外面涂上湿泥、苔藓,2—3年后,经过细小树干的生长,嵌紧枯桩的深沟,两者成为了一体,伪装很巧妙,难以分辨。

6)撕裂法:对需要疏剪的枝条,不是用剪刀,而是人为用手去除掉,这样会留下伤口,愈合后形成自然疤痕,给人以古雅和苍老的姿态。用撕的方法除枝造型,可避免留下人工痕迹,使截面呈自然型。枝条嫩弱,用撕的方法,伤口更宜愈合。梅花等花枝不便剪除也可用撕的方法,调整枝条增加花量,等开花后再剪除。也可在撕折的枝干上稍加雕刻,追求折面的自然效果。如枝干较粗,可在需要的部位先用刀砍入木质部,再撕拉。

7)打击起瘤法:打击起瘤法为使幼树主干基部的局部形成凸凹不平的瘤状突起,成龙钟老态,可用锤击起瘸措施。在树木生长过程中,锤击主干基部,树皮因受机械损伤,皮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愈合组织会因细胞增生形成许多瘤状突起。

8)提根露爪法:适用于根部生命较强的树种,用图把它的基部先埋起来,促使其生须根,将泥土去除后,就露出了须根。

9)放锯口 :适用于金属丝没法蟠扎的大的树干。大型树桩,将其拉曲,用锔子锯伤口,在需要拉弯的内侧,上下包上麻袋片,将两头固定拉弯。

第十二章 山水盆景的造型技艺

创作立意

“因石立意”和“因意选石”

1、“因石立意”: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点,生发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

使用情况:在仅有一块或几块石料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石料进行创作,表现主题。

注意事项:“因石立意”要充分发挥石料的长处,避其短处,把具有自然纹理和丘壑、外形美观一面作正面,较差的一面作背面。

“因石立意”所表现的意境常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业余盆景爱好者因石料较少,多为“因石立意”,然后再进行创作。例如,有几块松质小石料,难以制作出挺拔险峻的山水盆景,则可用来制作平远式山水盆景,表现千里江山的风光;找到一块挺拔的石头,可以此做高远式.

由于盆景景观构成受到具体素材的限制,因此这种立意构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组合类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构思结合制作的方式。

制作的是否成功看制作者的素质。看制作者能否最大限度的应用现有的石头来表现。

2、“因意选石”: 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在石料较多的情况下,多采用此种方法,这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方法。

游览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之后,深为祖国壮丽河山所激发,或读一首好的诗词而受到启迪,有了创作的欲望,然后根据立意去挑选石料,来制作。

锯截雕琢

1、锯截一块或数块石料不经锯截就能制作山水盆景,那是非常罕见的,所以锯截是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功之一。

确定锯截线:锯截线常用水浸法确定,即把要锯掉的那部分山石浸入水中,然后迅速把石料拿出,沿着水浸的痕迹,用粉笔围绕石料划一条线。

锯截 :锯截时把石料放倒,沿线垂直向下锯,大块石料要从几个方面锯截方能把石料锯开。

    锯要拿稳拿直,如锯条稍斜一点,锯截后的误差就大了。锯截较硬的石料时,应边锯边加水,不使锯条温度过高而减慢锯截速度。同时要注意尽量不损坏石料边角,因为边的美在山水盆景中是至关重要的。

   锯截后如底部不太平,可用砂轮磨平或在水泥地面磨平,一般不要再锯,因为再锯峰峦将变矮,也不一定能锯平。

加热:有些质地坚硬的石料,特别是大块硬质石料,锯截比较困难,可用加热法分开。

   加热法是将石料放在火上烧烤到一定热度,迅速离火,放在地上,立即向石料上浇冷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石料在纹理处产生裂痕,再轻轻敲击或轻摔,大块石料便会分裂成若干块小石料。这些小石料一般是从自然纹理处裂开的,所以形态自然,有时还可能出现具有天然姿色的优美石块。

   烧烤时间要灵活掌握,一般不要使石料温度太高,敲击、摔打时用力不要过大,否则石料过碎,不好使用。

主配峰的处理:如果准备将一块大的石料锯开做几个峰峦,应首先考虑主峰。因为主峰是一件盆景的主体,主峰的好坏是盆景成败的关键,所以要把最精华的那部分用做主峰。次峰、配峰也要处理好,可以更好地衬托主峰。处理的时候,一般是把一块石头锯截成两块,大的主峰小的做次峰,这样一块石头下来的,可保证纹理走向一样。

2、雕 

(1)整体形态的雕琢雕琢石料时,应先用小山子的刀状一端,雕琢出峰峦丘壑的大体轮廓 ,再进行细部纹理的处理.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它将影响到整个山景的外形。 “山分八面,石有三方。”雕琢在整体形态上要注意石头各个面,才能有立体感,特别是软石的雕凿,要有“棱”有“角” 。如果是正面观赏如果欲将盆景置于厅堂中间,四面都可观赏,那么背面的美也不可忽视。整体形态的考虑要自然流畅,注重美观,构图切忌设计成笔架山或等腰三角形的峰峦。雕琢时要先浅后深,先雕琢出一个雏形,满意后再细致加工。先雕琢主峰,再雕琢次峰、配峰,纹理亦应客随主行。

(2)山形纹理的雕琢雕琢山石时,既要考虑到造型的需要,又要尽量保留石料上原有的丘壑、纹理,力求在自然纹理和气势的基础上加工。

A:在动手雕琢前,要反复推敲,周密思考,构思成熟后方可动手。雕琢时,对近处峰要精雕细刻,纹理要刻得深一些;远山则不宜过细雕琢,只大刀阔斧,雕琢出外形,纹理以较为模湖、粗犷圆润为妙。这就是 “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这一画理对盆景制作的适用。

B:雕琢山石纹理时,要把小山子拿稳,琢点要准,用力适当,不要一次琢得太深。正如画理说的那样:“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为上。雕琢山石纹理也要这样,由浅入深,这样可以避免落点不准峰峦被琢坏。

C:雕琢山石坡脚时,除注意用力要轻外,还要注意方法。雕琢坡脚处的纹理,应把峰峦倒过来,顶部向下,底面向上,由底部向顶部雕琢,否则坡脚处的石料容易被成块琢下,会破坏坡脚的美观。

(3)山石洞穴的雕琢山石上的人工洞穴也是采用雕琢完成的。在山石上琢洞,如位置适宜,形态多变(不要呈圆形或方形),除可增添山石的美感外,还可调整重心,并使虚实相宜。但山石上的洞穴不可琢得太多,太多就会使山峰显得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感。洞穴最好呈不规则形,并有一定曲折,使人看了产生深远莫测之感,加深山水盆景的意境。至于在何处凿洞适宜,要求制作者有很好的美学素质,根据整个盆景峰峦的形态布局,灵活掌握。

(4)因势利导,据形授意对于一块松质石料,准备将其雕琢成什么形态,不能完全按人的主观意愿行事,还要取决于石料的具体情况。在雕琢时,万一把石料凿断,处理方法有二:

   一是根据石料断裂后的特点重新立意;二是把断裂的石料再巧妙地胶合在一起。

   但也有时由于不慎凿掉一块石料,却偶然出现奇峰,可谓“歪打正着”。

(5)消除加工痕迹的方法

A:松质石料加工完毕之后,可用铁刷子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地刷几遍,使纹理保持一致,显得比较自然。

B:吸水石盆景制作好以后,应使石面生出一层青苔,既能掩盖雕琢痕迹,又能增加美感。

C:烟薰法:就是把山石在点着的柴草烟雾中熏

D:在景物制成后,可向山石表面均匀地涂一遍淡墨来消除加工痕迹。

E:对墨色或深灰色硬质石料,可用自行车上光蜡,略加一点黑色鞋油,将二者混合均匀后,用小毛刷或布块把它涂在山石加工痕迹处。

拼接胶合

1、拼接胶合的必要性制作山水盆景,不经拼接胶合,只用锯截、雕琢即告完成的情况是极少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山水盆景都是由数块山石巧妙地拼接胶合而制成的.

拼接胶合应用情况

  (1)石料短缺,而且较零碎,或者仅有一些片状石料,要制作大一些的盆景,就都要把这些石料拼接胶合后使用。

  (2)加工过程中,不慎损坏石料,又无其它材料可代替,这就要把损坏的部分再胶合上去。

(3)山石经过加工,仍感某些部位不够满意,这时就要拼接胶合上一块至几块小山石,弥补缺欠。

(4)山石布局造型完成后,凡需连接在一起的峰峦及坡脚小石,都要用水泥砂浆或化学粘合剂进行胶合。

2、同类石料的拼接胶合在对同类石料进行拼接胶合时,一定要注意两块石料在纹理、结构及气势上相仿,如果它们各不相同,应先加工,使之相同后再进行拼接胶合。否则,制成的盆景不能浑然一体,给人以东拼西凑的感觉。

3、长形石料的胶胶合长条状石料时(如斧劈石、砂积石),因底部面积较小,不易立稳,有时还可能把石料摔断。为此,可采用先卧后立的胶合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要胶结的两块石头卧倒拼接,步骤是:

   铺一层牛皮纸,在纸上撒一层加工石料时锯下来的石末或砂子,按设计构图,把位置选定的石料放平垫稳,然后把要胶合上的一两块石料,对齐胶合大石块,垫稳,凡不平稳之处都应放小石垫稳。试好后,在需要胶合的地方抹上水泥浆,并把底部对齐,必要时用线缠绕,使拼接的山石保持既定的姿势,再在胶合处撒一层原石粉。等水泥基本粘牢后,用水冲去未粘牢的石粉末或砂粒,把已粘合在一起的峰峦竖立好。

4、小巧接吸水石:要把两块吸水石上下拼接胶合在一起,既不影响吸水,也无明显的拼接痕迹,这确有一定难度。   

   在拼接前,先把两块石料吻合部进行雕琢。为扩大接触面,使之胶合牢固,最好把两块石料吻合部雕琢成犬牙交错状。雕琢好以后,用水冲去石料上的粉末,在吻合部大部分接触面上,涂一层有一定粘性的泥土拌成的泥浆(切忌用沙性很大的泥土拌浆,因沙性土吸水性能差),在少部分接触面上抹一层水泥浆(一般抹在石料左右两端),然后适当加压,使两块石料接触紧密。

5、胶合材料: 胶合山石的材料有水泥沙浆、化学粘合剂及染料等,其中最常用并且用量最大的是水泥。

 (1)水泥 A:胶合山石时,最好选择和山石颜色相同的水泥。但没有黑色水泥,如果要胶合墨石等黑色石料,可在水泥浆中加入适量煤末或墨汁,使之变成黑色。

B:用水泥胶合山石后,应立即在山石上均匀地撒上原石料粉末,干燥后胶合的山石就浑然一体了。

C:胶合小型、微型山水盆景时,把水泥加水调成糊状即可使用,不必加入砂子。胶合大、中型山水盆景时,应在水泥浆中加入适量砂子(再加适量的水调成糊状),以增加强度。所用水泥的标号应在400号以上,低标号的强度差,胶合后不牢固。

D:水泥强度的高低,除和标号有关外,还和水泥与砂子搅和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制作胶合山石的水泥砂浆时,应充分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搅拌时间短,水泥和砂子没有充分混合,水泥强度将受到很大影响。

  E:胶合后的山水盆景,应待其定型牢固后再移动。微型、小型盆景一般在34;大、中型盆景要10天左右;巨型山水盆景需要20天左右。

 (2)化学粘合剂:水泥浆干燥之后,质地既硬又脆,但如用乳胶水调和水泥,就能增加水泥的粘性和强度,干燥后既硬又有一定韧性。化学粘合剂,除乳胶外,还有“万能胶”、“107胶”和"4115"等粘合剂。

  但是成本比用普通水泥贵得多,故化学粘合剂主要用来胶合微型或小型山水盆景,其它大盆景多用水泥浆粘合。

山水盆景的绿化

1 、种植绿化的作用: 1)弥补外形缺陷一件山水盆景的外形,一般应具有几个较大而简练的曲折。可是在制作盆景时,一些石料,如斧劈石、砂积石等,常呈现一些较长的直线。常采用种植树木的办法,借伸出山石外的树木枝叶,来造成新的曲线,使外形轮廓更加丰富完美。 

2)延伸盆景意境山石上种植绿化得当,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盆景作品更加生动自然,成为神形兼备的艺术品。所以,种植绿化是山水盆景扬长避短、遮丑扬美、增添诗情画意的重要手段。

    另外,山水盆景种植绿化,还有调整重心、分隔层次、增强真实感完美感的作用。

2、草木和山石的比例 : 画论中有“丈山尺树”之说,栽植小植物掌握好比例可以起到很好的对比作用。在山石上种植树木,要选择体态矮、有一定弯曲、叶片小、须根多而且适应性强的树种。

     在植物比例的处理方面,中小型山水盆景,一般山石都不太高,若要在这不大的山石上栽种树木,而且要和山石形成适当的比例,比较困难。在中小型和微型山水盆景上,可以栽植木本植物小苗;也可采用以草代木的办法进行种植。   

优点:一般来说,草本植物容易成活,不论植于山石小洞或嵌入山石缝隙中都能成活,而且价格低,成形快,又可自然繁殖。管理方便。

    常用的草木有:香港半枝莲了,又叫芝麻草;也可以把文竹小苗植于中小型盆景的山石上。还有铁线草(茎褐色,细如线)

    在不利处理方面还应注意:近处的树木应该大一些,远处的树木应该小一些。山景高处植物宜小,下部宜大。这是近大远小透视原理在盆景植物种植上的应用。

、山石植树法

1)软质石料植树法松质石料吸水性能好,可在适当部位凿洞植树。植树后,洞口铺青苔,土不外露,好像树木自然生长在山石上一样。刚种植的树木,根部吸水能力差,应放置蔽荫地方,每日向树木上喷清水l2次,半个月左右根部恢复正常吸水能力,就可以停止喷水,并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2)硬石盆景植树法在硬石上植树比较困难,一般采用附着法洞栽法

 (1)附着法:就是用纱布或塑料窗纱放上适量营养土把树根部包裹起来,用铅丝将其绑缚在山石背面,使枝叶和部分树干显露出来。

(2)洞栽法:就是在硬石造型胶合时,设法造洞植树。如两块相邻的石块中间有一定空隙,可以在底部放一 块瓦片,两侧放小的条状石,用水泥把它们胶合成洞,洞内放置培养土,栽种在里面的草木可以成活。

    如果洞穴不能通到山石底部,可在洞穴下部留一小口,用脱脂棉拧成较松弛的棉绳,上面通到洞内,下接底部,这样盆钵内的水就能通过棉绳吸到洞内,供给植物生长需要。

    如果山石上的洞穴较高,棉绳吸水上不去,那就只有加强管理,经常浇水,洞内栽种的植物才能成活。

、吸水石生苔法让盆景中的山石长满青苔,可增强山水盆景的苍茫感和真实感,在制作山水盆景时,应尽量使吸水石上生苔。

1)嵌苔法:就是手工铺嵌青苔在石头上。青苔的选择上,应选择墙的背阴处幼小的薄苔,这种青苔细小薄嫩,不适合选用生长旺盛较厚的大的青苔,其质地不好。

   嵌的过程是:先用小铲子在长有青苔的地方轻轻铲下薄薄一层。石头贴青苔的地方,先刷薄薄一层泥浆,然后再贴。

嵌苔后的处理措施:嵌苔后要先放在背阴的地方,并且每天要用小喷壶向上喷水12次,几天后青苔就可以成活。然后再将它放在早晚可见一小时左右阳光的地方,只要环境潮湿,又不在风口处,青苔便可正常生长,并逐渐向四面延伸。

嵌苔时,山石底部及背阴面应适当多栽植一些,而山石的向阳地方、山顶应植疏一些,这样才和自然现象符合。

2)涂苔法: 把青苔取来后,用清水冲洗掉里面的杂质,加入适量稀泥浆,轻轻捣碎成浆汁状,然后用毛笔涂抹在山石上。把它放在蔽荫的地方,保持潮湿,不要见阳光,并防止雨淋,不久涂抹的地方就可长青苔。

3)液肥生苔法:每周向吸水石上浇或喷两次稀薄液肥水,用玻璃罩或透明塑料袋罩好,盆内放雨水(若用自来水,要放置几天后再用)。夏天放在可见散射光的潮湿处,不久可自生青苔。

4)淀粉生苔法:将吸水石放在雨水中浸泡45天,中间换一次水,然后在山石表面撒上薄薄一层淀粉,用草包上捆好,夏季置于潮湿处,保持草的湿润,一周左右可生青苔<严格地说,生出的不是普通青苔,而是一种很小的绿色蕨类植物)

  5)自然生苔法:用吸水石制成的盆景,只要保持环境潮湿,既有一定湿度,又能见到一定的阳光,日久天长,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它自然会长出青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17698bbe1e650e52ea99e5.html

《西南大学《盆景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