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7 11:29: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100 cm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__宽为__(502x)cm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__x275x3500__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__

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1)__个队各赛1所以全部比赛共__场.列方程__28__化简整理__x2x560__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__

归纳: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__整式__ 只含有____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2bxc0(a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ax2__是二次项__a__是二次项系数__bx__是一次项__b__是一次项系数__c__是常数项.

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32x250;    (2)x21

(3)5x22xx22x

(4)2(x1)23(x1)

(5)x22xx21; (6)ax2bxc0.

解:(2)(3)(4)

点拨精讲:有些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尽管分母中含有字母但只要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这样的方程仍然是整式方程.

2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去括号3x23x5x10.移项合并同类项3x28x10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

点拨精讲: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时通常要将首项化负为正化分为整.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求证:关于x的方程(m28m17)x22mx10无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m28m17(m4)21

(m4)20

(m4)21>0(m4)210.

无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点拨精讲:要证明无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m28m170即可.

2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等式所以x=-2x=-3是一元二次方程2x210x120的两根.

点拨精讲: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这个数代入等式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即可.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1x20; (2)2(x21)3y

(3)2x23x10; (4)0

(5)(x3)2(x3)2; (6)9x254x.

解:(1)是;(2)不是;(3)是;

(4)不是;(5)不是;(6)是.

2x2是方程ax24x50的一个根a的值.

解:x2是方程ax24x50的一个根

 4a850

 解得a=-.

3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2)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

解:(1)4x2254x2250(2)x(x2)100x22x1000.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怎样利用概念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特别强调a0.

3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1)

1. 使学生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 渗透转化思想掌握一些转化的技能.

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n0)的方程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一桶某种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500 dm2小李用这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全部外表面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 dm则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6x2__dm2根据一桶油漆可刷的面积列出方程:

__10×6x21500__

由此可得__x225__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x__±5__

x1__5__x2__5__

可以验证__5__5都是方程的根但棱长不能为负值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__5__dm.

探究:对照问题1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应该怎样解方程(2x1)25及方程x26x94?

方程(2x1)25左边是一个整式的平方右边是一个非负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可将方程变形为__2x1±__即将方程变为__2x1__2x1=-__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得到方程(2x1)25的两个解为x1__x2____

在解上述方程的过程中实质上是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方程x26x94的左边是完全平方式这个方程可以化成(x__3__)24进行降次得到 __x3±2__ 方程的根为x1 __1__x2__5__.

归纳: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常通过降次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如果方程能化成x2p(p0)(mxn)2p(p0)的形式那么可得x±mxn±.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解下列方程:

(1)2y28;       (2)2(x8)250

(3)(2x1)240; (4)4x24x10.

解:(1)2y28      (2)2(x8)250

 y24        (x8)225

 y±2        x8±5

 y12y2=-2;  x85x8=-5

          x113x23

(3)(2x1)240   (4)4x24x10

  (2x1)2=-4<0   (2x1)20

  原方程无解;      2x10

           x1x2.

点拨精讲:观察以上各个方程能否化成x2p(p0)(mxn)2p(p0)的形式若能则可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27; (2)y22y124

(3)9n224n1611.

解:(1)(2)1±2(3).

点拨精讲: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mxn)2p(p0)的方程时最容易出错的是漏掉负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21)x30的一个根是1a的值.

解:±1.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1)260 ; (2)x24x45

(3)9x26x14; (4)36x210

(5)4x281; (6)(x5)225

(7)x22x14.

解:(1)x11x21

 (2)x12x22

 (3)x1=-1x2

 (4)x1x2=-

 (5)x1x2=-

 (6)x10x2=-10

 (7)x11x2=-3.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理解降次思想.

3理解x2p(p0)(mxn)2p(p0)为什么p0?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2.1 配方法(2)

1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配方法和推导过能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形如(xa)2b的过程.

(2分钟)

1填空:

(1)x28x__16__(x__4__)2

(2)9x212x__4__(3x__2__)2

(3)x2px__()2__(x____)2.

24x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是__±12__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 m并且面积为16 m2场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设场地的宽为x m则长为__(x6)__m根据矩形面积为16 m2得到方程__x(x6)16__整理得到__x26x160__

探究:怎样解方程x26x160?

对比这个方程与前面讨论过的方程x26x94可以发现方程x26x94的左边是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降次解方程;而方程x26x160不具有上述形式直接降次有困难能设法把这个方程化为具有上述形式的方程吗?

解:移项x26x16

两边都加上__9____()2__使左边配成x2bx()2的形式

__x2__6__x__916__9__

左边写成平方形式

__(x3)225__

开平方

__x3±5__  (降次)

__x35____x3=-5__

解一次方程x1__2__x2__8__

归纳: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为了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2:解下列方程:

(1)3x215;   (2)4(x1)290

(3)4x216x169.

解:(1)x±(2)x1=-x2

(3)x1=-x2=-.

归纳:利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应该遵循的步骤: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

(2)把方程的常数项通过移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1填空:

(1)x26x__9__(x__3__)2

(2)x2x____(x____)2

(3)4x24x__1__(2x__1__)2.

2解下列方程:

(1)x26x50; (2)2x26x20

(3)(1x)22(1x)40.

解:(1)移项x26x=-5

配方得x26x32=-532(x3)24

由此可得x3±2x1=-1x2=-5.

(2)移项2x26x=-2

二次项系数化为1x23x=-1

配方得x23x()2(x)2

由此可得x±x1

x2=-.

(3)去括号整理得x24x10

  移项得x24x1

  配方得(x2)25

x2±x12x2=-2.

点拨精讲:解这些方程可以用配方法来完成即配一个含有x的完全平方式.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

如图RtABCC90°AC8 mCB6 mPQ同时由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向点C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 m/s几秒后PCQ的面积为RtABC面积的一半?

解:设x秒后PCQ的面积为RtABC面积的一半.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8x)(6x)××8×6

x214x240

(x7)225

x7±5

x112x22

x112x22都是原方程的根x112不合题意舍去.

答:2秒后PCQ的面积为RtABC面积的一半.

点拨精讲:设x秒后PCQ的面积为RtABC面积的一半PCQ也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等式.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1)2x24x80;    (2)x24x20

(3)x2x10 ; (4)2x225.

解:(1)x11x21

(2)x12x22

(3)x1x2

(4)x1x2=-.

2如果x24xy26y130(xy)z的值.

解:由已知方程得x24x4y26y90(x2)2(y3)20x2y=-3z=-2.

(xy)z[2×(3)]2.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2.2 公式法

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

2. 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2分钟)

用配方法解方程:

(1)x23x20;    (2)2x23x50.

解:(1)x1=-2x2=-1; (2)无解.

一、自学指导.(8分钟)

问题: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

问题: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1x2.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b24ac0abc代入式子x就得到方程的根b24ac0方程没有实数根.

(2)x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__2个实数根也可能有__1__个实根或者__没有__实根.

(5)一般地式子b24ac叫做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Δb24ac.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根据方程根的情况你有什么结论?

(1)2x23x0;    (2)3x22x10

(3)4x2x10.

解:(1)x10x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1x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无实数根.

点拨精讲:Δ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没有实数根.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B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2m为何值时方程(m1)x2(2m3)xm10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没有实数根?

解:(1)m; (2)m; (3)m .

3. 已知x22xm1没有实数根求证:x2mx12m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证明:x22xm10没有实数根

44(1m)0m0.

对于方程x2mx12mx2mx2m10

Δm28m4m0Δ0

x2mx12m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利用判别式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2x23x0; (2)16x224x90

(3)x24x90 ; (4)3x210x2x28x.

解:(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无实数根;

 (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x120 ;  (2)x2x0

(3)x24x82x11;  (4)x(x4)28x

(5)x22x0 ;  (6)x22x100.

解:(1)x13x2=-4

 (2)x1x2

 (3)x11x2=-3

 (4)x1=-2x2=-2

 (5)x10x2=-2; (6)无实数根.

点拨精讲:(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下abc的值代入x(b24ac0)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3)由求根公式可以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先确abc的值b24ac的值、最后入求根公式求解.

3.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2.3 因式分解法

1. 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 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

(2分钟)

将下列各题因式分解:

(1)ambmcm(__abc__)m

(2)a2b2__(ab)(ab)__

(3)a2±2abb2__(a±b)2__

、自学指导.(8分钟)

问题:根据物理学规律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以1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那么经过x s物体离地的高度(单位:m)10x4.9x2.你能根据上述规律求出物体经过多少秒落回地面吗?(精确到0.01s)

设物体经过x s落回地面这时它离地面的高度为010x4.9x20  

思考:除配方法或公式法以外能否找到更简单的方法解方程

分析:方程的右边为0左边可以因式分解得

x(104.9x)0

于是得x0104.9x0  

x1__0__x22.04

上述解中x22.04表示物体约在2.04 s时落回地面x10表示物体被上抛离开地面的时刻0 s时物体被抛出此刻物体的高度是0 m.

点拨精讲: (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先将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对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2)如果a·b0那么a0b0这是因式分解法的根据.如:如果(x1)(x1)0那么__x10__x10____x=-1____x1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说出下列方程的根:

(1)x(x8)0;   (2)(3x1)(2x5)0.

解:(1)x10x28; (2)x1=-x2.

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4x0; (2)4x2490

(3)5x220x200.

解:(1)x10x24; (2)x1x2=-

(3)x1x22.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5x24x0;   (2)3x(2x1)4x2

(3)(x5)23x15.

解:(1)x10x2

(2)x1x2=-

(3)x1=-5x2=-2.

点拨精讲: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要点是方程的一边是0另一边可以分解因式.

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4x21440

(2)(2x1)2(3x)2

(3)5x22xx22x

(4)3x212x=-12.

解:(1)x16x2=-6

(2)x1x2=-2

(3)x1x2=-

(4)x1x22.

点拨精讲:注意本例中的方程可以试用多种方法.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x0; (2)x22x0

(3)3x26x=-3; (4)4x21210

(5)(x4)2(52x)2.

解:(1)x10x2=-1

(2)x10x22

(3)x1x21

(4)x1x2=-

(5)x13x21.

点拨精讲: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将方程右边化为__0__

(2)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式的__乘积__

(3)令每个因式分别为__0__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2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 m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

解:设小圆形场地的半径为x m.

则可列方程2πx2π(x5)2.

解得x155x255(舍去)

答:小圆形场地的半径为(55) m.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根据由ab0 a0b0二次降为一次”.

2正确的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 理解并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x1x2.

2. 会用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及运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及运用.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1:完成下表:

方程

x1

x2

x1x2

x1x2

x25x60

2

3

5

6

x23x100

2

5

3

10

问题:你发现什么规律?

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

答: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

x2pxq0的两根x1x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答:x1x2=-px1x2q.

自学2:完成下表:

方程

x1

x2

x1x2

x1x2

2x23x20

2

1

3x24x10

1

问题:上面发现的结论在这里成立吗?(不成立)

请完善规律:

用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

答: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之比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之比.

ax2bxc0的两根x1x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答:x1x2=-x1x2.

自学3:利用求根公式推导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ax2bxc0的两根x1____x2____

x1x2=-x1x2.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1)x23x10 ;  (2)2x23x50

(3)x22x0.

解:(1)x1x23x1x2=-1

(2)x1x2=-x1x2=-

(3)x1x26x1x20.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

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1)x26x150; (2)3x27x90

(3)5x14x2.

解:(1)x1x26x1x2=-15

(2)x1x2=-x1x2=-3

(3)x1x2x1x2.

点拨精讲: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找对abc.

2已知方程2x2kx90的一个根是-3求另一根及k的值.

解:另一根为k3.

点拨精讲:本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根据根的定义x=-3代入方程先求k再求另一个根;一种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

3已知αβ是方程x23x50的两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2)α2β2;  (3)αβ.

解:(1)(2)19(3)或-.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3x15; (2)5x214x2

(3)x23x210; (4)4x21440.

解:(1)x1x23x1x2=-15

(2)x1x20x1x2=-1

(3)x1x23x1x2=-8

(4)x1x20x1x2=-36.

2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C )

A7x212x50 B6x213x50

C4x221x50 Dx215x80

点拨精讲: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满足两根之和为负数两根之积为正数.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不解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已知条件结合可求得一些代数式的值;求得方程的另一根和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

1先化成一般形式再确定abc.

2当且仅当b24ac0才能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3要注意比的符号:x1x2=-(比前面有负号)x1x2(比前面没有负号)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1会根据具体问题(按一定传播速度传播的问题、数字问题等)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3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自学指导.(12分钟)

问题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那么患流感的这一个人在第一轮中传染了__x__第一轮后共有__(x1)__人患了流感;

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__x__第二轮后共有__(x1)(x1)__人患了流感.

则列方程:

__(x1)2121__

解得__x10x=-12()__

即平均一个人传染了__10__个人.

再思考: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三轮后有多少人患流感?

问题2: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6把这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后所得的两位数与原两位数的积是1008求原来的两位数.

分析:设原来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__x__则十位数字为__(6x)__则原两位数为__10(6x)x新两位数为__10x(6x)__.依题意可列方程:[10(6x)x][10x(6x)]1008__

解得 x1__2__x2__4__原来的两位数为2442.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某初中毕业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了2550张相片如果全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Ax(x1)2550

Bx(x1)2550

C2x(x1)2550

Dx(x1)2550×2

分析:由题意每一个同学都将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相片则每人送出(x1)张相片全班共送出x(x1)张相片可列方程为x(x1)2550. 故选B.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求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

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则有1xx291

x2x900

解得x19x2=-10(舍去)

故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

点拨精讲:本例与传染问题的区别.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4且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平方和比这个两位数小4设个位数字为x则列方程为:__x2(x4)210(x4)x4__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7分钟)

1两个正数的差是2它们的平方和是52则这两个数是( C )

A24  B68  C46  D810

2教材P212题、第3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3分钟)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即审题读懂题意弄清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即设__未知数__设未知数的方法有直接设和间接设未知数两种;

(3):即根据题中__等量__关系列方程;

(4):即求出所列方程的____

(5)检验:即验证根是否符合题意;

(6):即回答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

2. 对于数字问题应注意数字的位置.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

1. 会根据具体问题(增长率、降低率问题和利润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3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

重点:如何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

难点:理解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的公式a(1±x)nb其中a是原有量x为增长(或降低)n为增长(或降低)的次数b为增长(或降低)后的量.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精确到0.01)

绝对量: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50003000)÷21000()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60003600)÷21200()显然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

相对量:从上面的绝对量的大小能否说明相对量的大小呢?也就是能否说明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大呢?下面我们通过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

分析:

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__5000(1x)__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__5000(1x)2__元.

依题意__5000(1x)23000__

解得__x10.23x21.77__

根据实际意义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约为__0.23__

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y.

列方程:__6000(1y)23600__

解得__y10.23y21.77()__

答:两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__相同__

点拨精讲:经过计算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不一定较大应比较降前及降后的价格.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某商店10月份的营业额为500012月份上升到7200平均每月增长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如果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

11月份的营业额为__5000(1x)__

12月份的营业额为__5000(1x)(1x)____5000(1x)2__元.

由此就可列方程:__5000(1x)27200__

点拨精讲:此例是增长率问题如题目无特别说明一般都指平均增长率增长率是增长数与基准数的比.

增长率=增长数基准数

设基准数为a增长率为x

则一月(或一年)后产量为a(1x)

二月(或二年)后产量为a(1x)2

n(n)后产量为a(1x)n

如果已知n(n)后产量为M则有下面等式:Ma(1x)n.

解这类问题一般多采用上面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的1000元及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率不变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利息税20%)

分析:设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为x第一次存20001000剩下的本金和利息是10002000x·80%;第二次存本金就变为10002000x·80%其他依此类推.

解:设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为x

10002000x·80%(10002000x·80%)x·80%1320

整理1280x2800x1600x3208x215x20

解得x1=-2(不符舍去)x20.12512.5%.

答:所求的年利率是12.5%.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6分钟)

青山村种的水稻2011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 kg2013年平均每公顷产8460 kg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解: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有7200(1x)28460

解得x10.08x2=-2.08()

即年平均增长率为8%.

答: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

点拨精讲:传播或传染以及增长率问题的方程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3分钟)

1.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找、列、解、答.最后要检验根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2. 若平均增长(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基数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有:a(1±x)nb(常见n2)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

1.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特殊图形问题的应用题.

重点: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面积与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如图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 cm21 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阴影边衬所占面积

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 cm)

分析:封面的长宽之比是2721__97中央的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也应是__97__若设中央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__9a_cm____7a_cm__由此得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是__(279a)(217a)97__

探究:怎样设未知数可以更简单的解决上面的问题?请试一试.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在一幅长8分米6分米的矩形风景画(如图)的四周镶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求金色纸边的宽.

 解: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分米根据题意(2x6)(2x8)80.

 解得x11x2=-8(不合题意舍去)

 答:金色纸边的宽为1分米.

点拨精讲:本题和上题一样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做为相等关系列方程.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为40 m、宽为26 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度的马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使每一块草坪的面积都是144 m2求马路的宽.

解:假设三条马路修在如图所示位置.

设马路宽为x则有

(402x)(26x)144×6

化简x246x880

解得x12x244

由题意:402x026x0, x20.

x244不合题意应舍去x2.

答:马路的宽为2 m.

点拨精讲:这类修路问题通常采用平移方法使剩余部分为一完整矩形.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如图要设计一幅宽20 cm、长30 cm的图案其中有两横两竖的彩条(图中阴影部分)横、竖彩条的宽度比为32如果要使彩条所占面积是图案面积的四分之一应如何设计彩条的宽度.(精确到0.1 cm)

解:设横彩条的宽度为3x cm则竖彩条的宽度为2x cm.

根据题意(304x)(206x)(1)×20×30.

解得x10.6x210.2(不合题意舍去)

3x1.82x1.2.

答:横彩条宽为1.8 cm竖彩条宽为1.2 cm.

2用一根长4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求长方形的面积为75 cm2.

(1)求此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2)能围成一个面积为101 cm2的长方形吗?若能说明围法.

(3)若设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cm2)长方形的宽为x(cm)S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解:(1)设此长方形的宽为x cm则长为(20x) cm.

根据题意x(20x)75

解得x15x215(舍去)

答:此长方形的宽是5 cm.

(2)不能.由x(20x)101x220x1010Δ2024×101=-40方程无解故不能围成一个面积为101 cm2的长方形.

(3)Sx(20x)=-x220x.

S=-x220x=-(x10)2100x10S的值最大最大面积为100 cm2.

点拨精讲: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配方法在第(2)(3)问中的应用.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特殊图形问题时通常要先画出图形利用图形的面积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1.1 二次函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重点: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难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2829自学思考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及意义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abc现在我们已学过的函数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其表达式分别是yaxb(ab为常数a0)yax2bxc(abc为常数a0)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有__ABC__

Ay(x3)21

By1x2

Cy(x2)(x2)

Dy(x1)2x2

2二次函数y=-x22x二次项系数是__1__一次项系数是__2__常数项是__0__

3半径为R的圆半径增加x圆的面积增加y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πx22πRx(x0)

点拨精讲:判断二次函数关系要紧扣定义.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

探究1 若y(b2)x24是二次函数__b2__

探究2 某超市购进一种单价为40元的篮球如果以单价50元出售那么每月可售出500根据销售经验售价每提高1销售量相应减少10如果超市将篮球售价定为x(x>50)每月销售这种篮球获利y元.

(1)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超市计划下月销售这种篮球获利8000又要吸引更多的顾客那么这种篮球的售价为多少元?

解:(1)y=-10x21400x40000(50

(2)由题意得:-10x21400x400008000

化简得x2140x48000x160x280.

要吸引更多的顾客售价应定为60元.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如果函数y(k1)xk21y关于x的二次函数k的值为多少?

2yy1y2y1x2成正比例y2成反比例yx的函数关系是( A )

A二次函数     B.一次函数

C正比例函数 D.反比例函数

3已知函数y(m4)xm2m2x23x1是关于x的函数.

(1)m为何值时它是y关于x的一次函数?

(2)m为何值时它是y关于x的二次函数?

拨精讲:第3题的第(2)要分情况讨论.

4.如图在矩形ABCDAB2 cmBC4 cmPBC上的一动点动点Q仅在PC或其延长线上BPPQPQ为一边作正方形PQRSPB点开始沿射线BC方向运动BPx cm正方形PQRS与矩形ABCD重叠部分面积为y cm2试分别写出0x22x4y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点拨精讲:1.二次函数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a0.

2有时候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写函数关系式.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的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1能够用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其性质.

2初步建立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的结合与转化体会数学内在的美感.

重点: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

难点: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其性质.

一、自学指导.(7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30311”“思考”“探究掌握用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解其性质完成填空.

(1)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取值描点连线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x2y2x2的图象;

点拨精讲:根据y0可得出y有最小值此时x0所以以(00)为对称点对称取点.

(3)观察上述图象的特征:形状是抛物线开口向上图象关于y对称其顶点坐标是(00)其顶点是最低点(最高点或最低点)

(4)找出上述三条抛物线的异同:__________

(5)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x2y=-2x2的图象找出图象的异同.

点拨精讲:可从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去比较寻找规律.

总结归纳:一般地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顶点是(00)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当a<0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教材P41习题22.134题.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3分钟)

探究1 填空:(1)函数y(x)2的图象形状是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对称轴是______开口方向是______

(2)函数yx2yx2y2x2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指出三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1)抛物线(00)y向上;

(2)根据抛物线yax2a的值来判断x轴上方开口小的抛物线为yx2开口大的为yx2x轴下方的为y=-2x2.

点拨精讲:解析式需化为一般式再根据图象特征解答避免发生错误.抛物线yax2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a|越大开口越小.

探究2 已知函数y(m2)xm2m4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

(1)求满足条件的m的值;

(2)m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低点?求这个最低点;当x为何值时yx的增大而增大?

(3)m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当x为何值时yx的增大而减小?

解:(1)由题意得

解得m2m=-3原函数为二次函数.

(2)若抛物线有最低点则抛物线开口向上m2>0m>2只能取m2.

这个最低点为抛物线的顶点其坐标为(00)x>0yx的增大而增大.

(3)若函数有最大值则抛物线开口向下m2<0m<2

只能取m=-3.

函数的最大值为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其顶点坐标为(00)

m=-3函数有最大值为0.

x>0yx的增大而减小.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

1二次函数yax2y=-ax2的图象之间有何关系?

2已知函数yax2经过点(13)

(1)a的值;

(2)x<0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变化的情况.

3二次函数y=-x2x1>x2>0y1y2的关系是__y1y2__

4二次函数yax2与一次函数y=-ax(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B )

点拨精讲: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的画法是列表、描点、连线列表时一般取57个点描点时可描出一侧的几个点再根据对称性找出另一侧的几个点连线将几个点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起来抛物线的两端要无限延伸出头

2抛物线yax2的开口大小与|a|有关|a|越大开口越小|a|相等则其形状相同.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1)

1会作函数yax2yax2k的图象能比较它们的异同;理解ak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能正确说出两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了解抛物线yax2上下平移规律.

重点:会作函数的图象.

难点:能正确说出两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32332及两个思考理解yax2kak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其对称轴是y顶点是(00)开口方向由a的符号决定:当a>0开口向;当a<0开口向____a>0在对称轴的左侧y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x的增大而增大.抛物线有最____函数y有最____值.当a<0在对称轴的左侧y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x的增大而减小.抛物线有最____函数y有最____值.

抛物线yax2k可由抛物线yax2沿__y__轴方向平移__|k|__单位得到k>0____平移;当k<0____平移.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在抛物线yx22上的一个点是(  C  )

A(44)    B(14)

C(22) D(04)

2抛物线yx216x轴交于BC两点顶点为AABC的面积为__64__

点拨精讲: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当y等于0x的值即可求出两个交点的坐标.

3画出二次函数yx21yx2yx21的图象观察图象有哪些异同?

点拨精讲:可从开口方向、对称轴、形状大小、顶点、位置去找.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

探究1 抛物线yax2yax2±c有什么关系?

解:(1)抛物线yax2±c的形状与yax2的形状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2)抛物线yax2向上平移c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ax2c

抛物线yax2向下平移c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ax2c.

探究2 已知抛物线yax2c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为y=-2x24试求ac的值.

解:根据题意解得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3分钟)

1函数yax2ayaxa(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D )

2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它的解析式为( B )

Ayx24

By=-x23

Cy(2x)2

Dy(x22)

3二次函数y=-x24图象的对称轴是y顶点坐标是(04)x<0yx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yax2cy=-3x2的形状大小开口方向都相同且其顶点坐标是(05)则其表达式为y=-3x25它是由抛物线y=-3x2____平移__5__个单位得到的.

5将抛物线y=-3x24绕顶点旋转180°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24

6已知函数yax2c的图象与函数y5x21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a__5__c__1__

点拨精讲:1.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抛物线上下平移规律.(可结合图象理解)

2抛物线平移多少个单位主要看两顶点坐标确定两顶点相隔的距离从而确定平移的方向与单位长时也可以比较两抛物线上横坐标相同的两点相隔的距离从而确定平移的方向与单位长.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2)

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函数ya(xh)2的图象.

2能正确说出ya(xh)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掌握抛物线ya(xh)2的平移规律.

重点: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函数ya(xh)2的图象.

难点:能正确说出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掌握抛物线ya(xh)2的平移规律.

一、自学指导.(10)

自学:自学课本P3334探究思考掌握ya(xh)2yax2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ya(xh)2的相关性质完成填空.

画函数y=-x2y=-(x1)2y=-(x1)2的图象观察后两个函数图象与抛物线y=-x2有何关系?它们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拨精讲:观察图象移动过程要特别注意特殊点(如顶点)的移动情况.

总结归纳:二次函数ya(xh)2的顶点坐标为(h0)对称轴为直线xh.当a>0在对称轴的左侧y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x的增大而增大抛物线有最函数y有最值;当a<0在对称轴的左侧y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yx的增大而减小抛物线有最函数y有最值.抛物线yax2平移h个单位即为抛物线ya(xh)2(h>0);抛物线yax2平移h个单位即为抛物线ya(xh)2(h>0)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教材P35练习题;

2抛物线y=-(x1)2的开口向顶点坐标是(10)对称轴是x1通过向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y=-x2.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探究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3)2的图象.

(1)指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根据图象回答x取何值时yx的增大而减小?当x取何值时y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y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3)怎样平移函数yx2的图象得到函数y(x3)2的图象?

解:(1)对称轴是直线x=-3顶点坐标(30)(2)x<3yx的增大而减小;当x>3yx的的增大而增大;当x=-3y最小值;(3)将函数yx2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函数y(x3)2的图象.

点拨精讲: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以对称轴为分界画图象取点时以顶点为分界对称取点.

探究2 已知直线yx1x轴交于点A抛物线y=-2x2平移后的顶点与点A重合.(1)求平移后的抛物线l的解析式;(2)若点B(x1y1)C(x2y2)在抛物线l且-12试比较y1y2的大小.

解:(1)yx1y0x=-1A(10)即抛物线l的顶点坐标为(10)又抛物线l是由抛物线y=-2x2平移得到的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2(x1)2.

(2)(1)可知抛物线l的对称轴为x=-1a=-2<0x>1yx的增大而减小又-12y1>y2.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不画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函数y3(x1)2的图象可以看成是由函数y3x2的图象作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2)说出函数y3(x1)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函数有哪些性质?

(4)若将函数y3(x1)2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哪个函数图象?

点拨精讲:性质从增减性、最值来说.

2与抛物线y=-2(x5)2顶点相同形状也相同而开口方向相反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y2(x5)2

3对于函数y=-3(x1)2x>1函数yx的增大而减小x=-1函数取得最最大值y0

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yx22x1的图b6c9

点拨精讲: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往往可根据函数的性质结合函数图象能使解题过程简洁明了.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3)

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函数ya(xh)2k的图象.

2能正确说出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掌握抛物线ya(xh)2k的平移规律.

重点: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函数ya(xh)2k的图象.

难点:能正确说出ya(xh)2k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掌握抛物线ya(xh)2k的平移规律.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35363、例4掌握ya(xh)2kyax2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ya(xh)2k的相关性质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一般地抛物线ya(xh)2kyax2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把抛物线yax2向上()向左()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ya(xh)2k平移的方向、距离要根据hk的值来决定:当h>0表明将抛物线向平移h个单位;当k<0表明将抛物线向平移|k|个单位.

抛物线ya(xh)2k的特点是:当a>0开口向上;当a<0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h;顶点坐标是(hk)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教材P37练习题

2函数y2(x3)25的图象是由函数y2x2的图象先向平移3个单位再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

3抛物线y=-2(x3)21的开口方向是向下其顶点坐标是(31)对称轴是直线x3x>3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值的增大而减小

一、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3分钟)

探究1 填写下表:

解析式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y=-2x2

向下

y

(00)

yx21

向上

y

(01)

y=-5(x2)2

向下

x=-2

(20)

y3(x1)24

向上

x=-1

(14)

点拨精讲:解这类型题要将不同形式的解析式统一为ya(xh)2k的形式便于解答.

探究2 已知ya(xh)2k是由抛物线y=-x2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1)求出ahk的值;(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a(xh)2ky=-x2的图象;(3)观察ya(xh)2k的图象x取何值时y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yx的增大而减小并求出函数的最值;(4)观察ya(xh)2k的图象你能说出对于一切x的值函数y的取值范围吗?

解:(1)抛物线y=-x2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是y=-(x1)22a=-h1k2

(2)函数y=-(x1)22y=-x2的图象如图;

(3)观察y=-(x1)22的图象可知x<1yx的增大而增大;x>1yx的增大而减小;

(4)y=-(x1)22的图象可知对于一切x的值y2.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

1将抛物线y=-2x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y=-2(x3)22

点拨精讲:抛物线的移动主要看顶点位置的移动.

2若直线y2xm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抛物线y(xm)21的顶点必在第象限.

点拨精讲:此题为二次函数简单的综合题要注意它们的图象与性质的区别.

3y2x21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2(x1)23

4已知A(1y1)B(y2)C(2y3)在函数ya(x1)2k(a>0)的图象上y1y2y3的大小关系是y2<y3<y1

点拨精讲:本节所学的知识是: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画法及其性质的总结;平移的规律.所用的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1)

1会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能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掌握顶点坐标公式对称轴的求法.

2能将一般式化为交点式掌握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的求法.

3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并能利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会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能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掌握顶点坐标公式对称轴的求法.

难点:能将一般式化为交点式掌握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的求法.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3739思考、探究掌握将一般式化成顶点式的方法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二次函数ya(xh)2k的顶点坐标是(hk)对称轴是xha>0开口向上此时二次函数有最小值x>hyx的增大而增大xyx的增大而减小;当a<0开口向下此时二次函数有最xyx的增大而增大x>hyx的增大而减小;

用配方法将yax2bxc化成ya(xh)2k的形式hk;则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对称轴是x=-;当x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大(最小)a<0函数y有最a>0函数y有最值.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求二次函数yx22x1顶点的坐标、对称轴、最值画出其函数图象.

点拨精讲:先将此函数解析式化成顶点式再解其他问题在画函数图象时要在顶点的两边对称取点画出的抛物线才能准确反映这个抛物线的特征.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3分钟)

探究1 将下列二次函数写成顶点式ya(xh)2k的形式并写出其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

(1)yx23x21(2)y=-3x218x22.

解:(1)yx23x21

(x212x)21

(x212x3636)21

(x6)212

此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612)对称轴是x6.

(2)y=-3x218x22

=-3(x26x)22

=-3(x26x99)22

=-3(x3)25

此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35)对称轴是x=-3.

点拨精讲:第(2)小题注意h值的符号配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需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也可以根据公式直接求解.

探究2 用总长为60 m的篱笆围成的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l是多少时场地的面积S最大?

(1)Sl有何函数关系?

(2)举一例说明Sl的变化而变化?

(3)怎样求S的最大值呢?

解:Sl(30l)

=-l230l(0l30)

=-(l230l)=-(l15)2225

画出此函数的图象如图.

l15场地的面积S最大(S的最大值为225)

点拨精讲:二次函数在几何方面的应用特别广泛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同时所画的函数图象只能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

1y=-2x28x7的开口方向是向下对称轴是x2顶点坐标是(21);当x2函数y有最其值为y1

2已知二次函数yax22xc(a0)有最大值ac4则二次函数的顶点在第象限.

3抛物线yax2bxcy轴交点的坐标是(0c)b24ac0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抛物线的顶点)交点坐标是(0);当b24ac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交点坐标是(0);当b24ac<0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x10)(x20)yax2bxca(xx1)(xx2)

点拨精讲:与y轴的交点坐标即当x0时求y的值;与x轴交点即当y0时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而此一元二次方程有无解两个相等的解和两个不相等的解三种情况所以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情况也分三种.

注意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先用交点式:ya(xx1)(xx2)x1x2为两交点的横坐标.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2)

能熟练根据已知点坐标的情况用适当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重难点:能熟练根据已知点坐标的情况用适当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3940自学探究、归纳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若知道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三点则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ax2bxc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若知道函数图象上的顶点则可设函数的关系式为ya(xh)2k把另一点坐标代入式中可求出解析式;若知道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x10)(x20)可设函数的关系式为ya(xx1)(xx2)把另一点坐标代入式中可求出解析式.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二次函数y4x2mx2x<2yx的增大而减小;当x>2y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1y的值为22

点拨精讲:可根据顶点公式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对称轴从而求出m的值.

2抛物线y=-x26x2的顶点坐标是(311)

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

Aa<0  Bb>0  Cc>0  Dac>0

  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是直线x1且经过点P(30)abc的值为( A )

A0 B1 C1 D2

点拨精讲: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得知图象与x轴的另一交点坐标为(10)将此点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abc的值.

5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3xa21的图象a的值是1

点拨精讲:可根据图象经过原点求出a的值再考虑开口方向.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3分钟)

探究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0)B(23)C(03)求函数的关系式和对称轴.

解:设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0)B(23)C(03)则有

解得

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其对称轴为x1.

探究2 已知一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是A(30)B(10)且经过点C(29).试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解:设解析式为ya(x3)(x1)则有

a(23)(21)9

a=-3

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3x26x9其顶点坐标为(112)

点拨精讲:因为已知点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解析式可设为交点式再把第三点代入即可得一元一次方程较之一般式得出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简单.而顶点可根据顶点公式求出.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

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24)且过点(04)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与x

交点的坐标.

2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点(10)且关于直线x对称那么它的图象还必定经过原点

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A(20)B(06)两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连接BABCABC的面积.

点拨精讲: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2bxc2.顶点式ya(xh)2k3.交点式ya(xx1)(xx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根据已知点的情况设适当形式的解析式可使解题过程变得更简单.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的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1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会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

3掌握方程与函数间的转化.

重点: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会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

难点:掌握方程与函数间的转化.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4345.自学思考例题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会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抛物线yax2bxcx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x0那么当xx0函数的值是0因此xx0就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当b24ac>0抛物线与x轴有个交点;当b24ac0抛物线x轴有个交点;当b24ac<0抛物线与x轴有0个交点.这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三种情况: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两个相等实数根没有实数根.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观察图中的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你能得出相应方程的根吗?

方程x2x20的根是:x1=-2x21

方程x26x90的根是:x1x23

方程x2x10的根是:无实根

2如图所示你能直观看出哪些方程的根?

点拨精讲:此题充分利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即函数y=-x22x3y为某一确定值m(430)相应x值是方程-x22x3m(m430)的根.

   ,3题图)

3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30的根是x1x21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6分钟)

探究 已知二次函数y2x2(4k1)x2k2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求k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知b24ac>0

[(4k1)]24×2×(2k21)>0

解得k>.

点拨精讲:根据交点的个数来确定判别式的范围是解题关键要熟悉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2分钟)

1抛物线yax2bxcx轴的公共点是(20)(4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

点拨精讲:根据对称性来求.

2画出函数yx22x3的图象利用图象回答:

(1)方程x22x30的解是什么?

(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大于0?

(3)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小于0?

点拨精讲:x22x30的解即求二次函数yx22x3中函数值y0时自变量x的值.

3用函数的图象求下列方程的解.

(1)x23x10;  (2)x26x90

(3)x2x20; (4)2xx20.

点拨精讲:(3分钟):本节课所学知识:1.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y为某一确定值m相应的自变量x的值就是方程ax2bxcm的根.

2若抛物线yax2bxcx轴交点为(x00)x0是方程ax2bxc0的根.

3有下列对应关系: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

b24ac的值

有两个公共点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只有一个公共点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4ac0

无公共点

无实数根

b24ac<0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

1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2熟练掌握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

3能利用函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根据函数图象观察方程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观察抛物线与直线相交后的函数值、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46.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会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抛物线yax2bxcx轴的交点坐标实质上是抛物线与直线y0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抛物线yax2bxcy轴的交点坐标实质上是的解;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的交点坐标实质上是的解.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若二次函数y(k3)x22x1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k的取值范围为( D )

Ak4      Bk4

Ck4k3 Dk4k3

2已知二次函数yx22ax(bc)2其中abcABC的边长则此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A )

A无交点 B.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 D.交点个数无法确定

3若二次函数yx2mxm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AB两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C )

A2 B0

C2 D.无法确定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3分钟)

探究1 将抛物线yx22x4向右平移2个单位又向上平移3个单位最后绕顶点旋转180°.(1)求变换后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若这个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恰为x的整式方程x2(4mn)x3m22n0的两根mn的值.

解:(1)yx22x4(x1)25

由题意可得平移旋转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2=-x22x3

(2)该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2)设方程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x1x24mn=-1x1·x23m22n=-2

解得

点拨精讲:熟练运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解决问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转化以及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也是解决问题的常用之法.

探究2 如图是抛物线yax2bxc的一部分其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其与x轴一交点为(30)则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x3x<-1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若二次函数yax2xc的图象在x轴的下方ac满足关系为( A )

Aa04ac1     Ba04ac1

Ca04ac1 Da04ac1

2若二次函数y=-x22xk的部分图象如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的一个解x13则另一个解x21

点拨精讲:可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求解.

3二次函数yx28x15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C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运动SABC2求点C的坐标.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

1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用抛物线知识解决最值问题的思路.

2初步学会运用抛物线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用抛物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4950自学探究1能根据几何图形及相互关系建立二次函数关系式体会二次函数这一模型的意义.

总结归纳:图象是抛物线的可设其解析式为yax2bxcya(xh)2k再寻找条件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实际问题中没有坐标系应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根据图象和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用长16 m的绳子围成如图所示的矩形框使矩形框的面积最大那么这个矩形框的最大面积是_m2

2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AB1分别以ACCB为一边作正方形S表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CAB的中点时S最小

BCAB的中点时S最大

CCAB的三等分点时S最小

DCAB的三等分点时S最大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某水渠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底角为120°两腰与下底的和为4 cm当水渠深x横断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点拨精讲:先列出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其增减性确定最值.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3分钟)

探究1 某窗户如图所示它的上半部是半圆下半部是矩形制造窗框的材料总长为15 m(图中所有线条长度之和)x等于多少时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m)

解:由题意可知4y×2πx6x15化简得y设窗户的面积为S m2Sπx22x×=-3x2xa=-3<0S有最大值.x1.25 mS最大值4.69(m2)即当x1.25 m户通过的光线最多.此时窗户的面积是4.69 m2.

点拨精讲:中间线段用x的代数式来表示要充分利用几何关系;要注意顶点的横坐标是否在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内.

探究2 如图从一张矩形纸片较短的边上找一点EE点剪下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AEDE要使剪下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最小E应选在何处?为什么?

解:设矩形纸较短边长为aDExAEax那么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yyx2(ax)22x22axa2x=-ay最小值2×(a)22a×aa2a2.

即点E选在矩形纸较短边的中点时剪下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最小.

点拨精讲:此题要充分利用几何关系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再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解.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

1如图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花坛上底长120下底长180上下底相距80在两腰中点连线(虚线)处有一条横向甬道上下底之间有两条纵向甬道各甬道的宽度相等设甬道的宽为x米.

用含x的式子表示横向甬道的面积;

当三条甬道的总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八分之一时求甬道的宽;

根据设计的要求甬道的宽不能超过6如果修建甬道的总费用(万元)与甬道的宽度成正比例关系比例系数是5.7花坛其余部分的绿化费用为每平方米0.02万元那么当甬道的宽度为多少米时所建花坛的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万元?

点拨精讲:想象把所有的阴影部分拼在一起就是一个小梯形.

点拨精讲:解答抛物线形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把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转化为数学问题;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坐标系中点的坐标;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4.利用抛物线解析式结合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2)

能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探求出在何时刻实际问题能取得理想值增强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重点: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如何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1自学:自学课本P50自学探究2理解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与二次函数最值之间的关系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常常会遇到求什么条件下可以使材料最省、时间最少、效率最高等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可以归结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或最值.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先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即先建立二次函数关系然后再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进行解答.在二次函数ya(xh)2ka>0xh函数y有最其值为yk;若a<0xh函数y有最其值为yk

点拨精讲:遇到一般式可先化成顶点式再求最值;自变量有取值范围的还要考虑在范围内的最值.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已知二次函数yx24xm的最小值是2那么m的值是6

2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铁片中间剪去一个边长是x cm的小正方形剩下的四方框铁片的面积y(cm2)x(cm)之间的函数关系y=-x2100(0x10)

3服装店将进价为100元的服装按x元出售每天可销售(200x)若想获得最大利润x应定为150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探究 某经销店代销一种材料当每吨售价为260元时月销售量为45该经销店为提高经营利润准备采取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经市场调查发现:当每吨售价每下降10元时月销售量就会增加7.5每售出1吨建筑材料共需支付厂家及其他费用100设每吨材料售价为x()该经销店的月利润为y()

(1)当每吨售价是240元时计算此时的月销售量;

(2)求出y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该经销店要获得最大月利润售价应定为每吨多少元?

(4)王强说:当月利润最大时月销售额也最大.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解:(1)45×7.560()

(2)y(x100)(45×7.5)

化简y=-x2315x24000

(3)y=-x2315x24000=-(x210)29075

此经销店要获得最大月利润材料的售价应定为每吨210元.

(4)我认为王强说得不对.

理由:当月利润最大时x210而月销售额Wx(45×7.5)=-(x160)219200x160元时月销售额W最大x210元时月销售额W不是最大.王强说得不对.

点拨精讲:要分清每一吨的利润、销售量与售价的关系;分清最大利润与最大销售额之间的区别.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若抛物线y=-x2bxc的最高点为(13)b________c________

2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售价为每件50每个月可卖出210件;如果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则每个月少卖10(每件售价不能高于65).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x为正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y元.

(1)y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3)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好是2200元?根据以上的结论请你直接写出售价在什么范围时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2200元?

3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床位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提高2则减少10张床位的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则再减少10张床位租出;以每次提高2元的这种方法变化下去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床位每晚应提高多少元?

点拨精讲:在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分钟)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的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用抛物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51自学探究3学会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和二次函数关系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根据题意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已知条件转化为点的坐标合理设出函数关系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根据求得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判断并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一个运动员打高尔夫球如果球的飞行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x30)210则高尔夫球在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高度为( A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2某工厂大门是一个抛物线形水泥建筑物大门的地面宽度为8两侧距地面3米高处各有一盏壁灯两壁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如图所示则厂门的高(水泥建筑物厚度不计精确到0.1)( B )

A6.8 B6.9 C7.0 D7.1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

探究 小红家门前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如图当水面在l拱顶离水面2 m水面宽4 m水面下降1 m水面宽度增加多少?

解:由题意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抛物线经过点A(22)24aa=-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当水面下降1 mB的纵坐标为-3.y=-3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y=-x2得-3=-x2x±此时水面宽度为2|x|2 (m).即水面下降1 m水面宽度增加了(24) m.

点拨精讲: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拱桥类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抛物线的解析式假设恰当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二、跟踪练习:

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1分钟)

1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正常水位时桥下水面宽度为20 m拱顶距离水面4 m.

(1)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求出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正常水位的基础上当水位上升h(m)桥下水面的宽度为d(m)求出将d表示为h的函数解析式;

(3)设正常水位时桥下的水深为2 m为保证过往船只顺利航行桥下水面的宽度不得小于18 m求水深超过多少米时就会影响过往船只在桥下顺利航行?

点拨精讲:以桥面所在直线为x以桥拱的对称轴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则点B的坐标为(104)即可求出解析式.

2杂技团进行杂技表演演员从跷跷板右端A处弹跳到人梯顶端椅子B其身体(看成一点)的路线是抛物线y=-x23x1的一部分如图.

(1)求演员弹跳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2)已知人梯高BC3.4在一次表演中人梯到起跳点A的水平距离是4问这次表演是否成功?请说明理由.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1)

1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

2. 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2分钟)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1)小题图)   ,(2)小题图)

(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他的吗?

答:(1)是;(2)是;(3)等腰梯形、长方形、正多边形等.

点拨精讲:(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有哪些性质;(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观察:让学生看转动的钟表和风车等.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指针、风车叶片分别绕中间点旋转)

(2)钟表的指针、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发生变化)

问题:

(1)3时到5时针转动了多少度?(60°)

(2)风车每片叶轮转到与下一片原来的位置重合时风车旋转了多少度?(60°)

(3)以上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物体绕固定点旋转)

思考: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

归纳: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1下列物体的运动不是旋转的是( C )

A坐在摩天轮里的小朋友

B正在走动的时针

C骑自行车的人

D正在转动的风车叶片

2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__4__个.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盘的转动;水龙头的转动;钟摆的运动;荡秋千运动.

3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成四边形AOBC

它绕着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点__O__旋转角是__AOD(BOE)经过旋转A转到__D__C转到__F__B转到__E__线段OAOBBCAC分别转到ODOEEFDFABC分别与DEF__是对应角.

点拨精讲:旋转角指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的夹角.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经过旋转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解:(1)可以看做是由基本图案正方形ABCD

过旋转而得到的;(2)画图略;(3)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

点拨精讲:旋转中心是固定的即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但旋转角和对应点都是不唯一的.

2如图ABC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ED都是直角

EAB如果ABC经旋转后能与ADE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__A__;旋转的度数是__45°__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5分钟)

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让一个正方形的顶点与另一个正方形中心重合

不难知道重合部分的面积为现把其中一个正方形固定不动另一个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问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点拨精讲:设任转一角度如图中的虚线部分要说明旋转后正方形重叠部分面积不变只要说明SOEESODD即说明OEE′≌△ODD′.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旋转及其旋转中心、旋转角的概念.

2旋转的对应点及其它们的应用.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31 图形的旋转(2)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出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动手操作: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O转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

(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

1线段OAOA′OBOB′OCOC′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点拨精讲:

(1)OAOA′OBOB′OCOC′也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

(2)AOA′BOB′COC′我们把这三个相等的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称为旋转角.

(3)ABCA′B′C′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即全等.

归纳:(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DEABFADE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接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分析:由ABFADE的旋转图形可直接得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要求AF的长度根据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只要求AE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很容易得到.ABFADE是完全重合的所以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1)旋转中心是A点;

(2)∵△ABF是由ADE旋转而成的

BD的对应点

∴∠DAB90°就是旋转角;

(3)AD1DE

AE.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FE的对应点

AF

(4)∵∠EAF90°(与旋转角相等)AFAE

∴△E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如图E是正方形ABCD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ADE顺时针旋转90°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点拨精讲: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的对应点的位置.

2已知线段AB和点O画出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后的图形.

作法:1.连接OA

2在逆时针方向作AOC100°OC上截取OA′OA

3连接OB

4在逆时针方向作BOD100°OD上截取OB′OB

5连接A′B′.

线段A′B′就是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对应线段.

点拨精讲: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1如图ADDCBCADCDCB90°BPBQPBQ90°.

(1)此图能否旋转某一部分得到一个正方形?

(2)若能指出由哪一部分旋转而得到的?并说明理由.

(3)它的旋转角多大?并指出它们的对应点.

解:(1)能;

(2)BCQB点旋转得到.理由:连接AB易证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再证ABP≌△CBQ.可知QCB可绕B点旋转与ABP重合从而得到正方形ABCD.

(3)90°.C对应点AQ对应点P.

2如图ABC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解:(1)连接CD

(2)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接DB′DB′C就是ABCC点旋转后的图形.

点拨精讲: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

3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AK的同旁连接BK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DM的关系.

解:四边形ABCD、四边形AKLM是正方形

ABADAKAMBADKAM为旋转角且为90°

∴△ADMA为旋转中心BAD为旋转角ABK旋转而成的.

BKDM.

点拨精讲:要用旋转的思想说明就是要用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的知识来说明.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问题:对比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旋转变换与另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

2本节课要掌握:

(1)旋转的基本性质.

(2)旋转变换与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31 图形的旋转(3)

1理解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2. 掌握根据需要用旋转的知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重点:用旋转的有关知识画图.

难点:根据需要设计美丽图案.

一、自学指导.(1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作图题.如图ABCB点旋转后O点是A点的对应点作出ABC旋转后的三角形.

点拨精讲:要作出ABC旋转后的三角形应找出三方面的关系:旋转中心B旋转角ABOC点旋转后的对应点C′.

探究:从上面的作图题中知道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而旋转中心、旋转角固定下来对应点就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因此下面就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来进行研究.

把一个图案以O点为中心进行旋转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图形.

1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

2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

我们可以设计成如下图美丽的图案.

归纳:旋转中心不变、改变旋转角与旋转角不变、改变旋转中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2分钟)

如图所示是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的标志它可以看作是由一个菱形经过__3__次旋转每次旋转__120°__得到的.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6分钟)

1如图所示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可得到图____.图按顺时针方向至少旋转__180__度可得图.

2如图所示ABCBAC90°ABACPABC内的一点AP3ABP绕点A旋转后与ACP′重合PP′的长.

解:依题意AP绕点A旋转90°时得AP′AP3AP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PP′3.

解题的关键是确定APAP′垂直且相等.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如图所示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试找出图中能通过旋转完全重合的一对三角形并指明旋转中心、旋转角及旋转方向.

解:ACE旋转后能与DCB完全重合.

旋转中心是点C旋转角是60°旋转方向是顺时针

方向.(也可看作DCB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E)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3分钟)

1选择不同的旋转中心、不同的旋转角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作出几个复合图形组成的图案旋转后的图案要先求出图中的关键点——线的端点、角的顶点、圆的圆心等.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32 中心对称

23. 2. 1 中心对称

1. 了解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等概念.

2. 掌握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

重点:中心对称的性质及初步应用.

难点:中心对称与旋转之间的关系.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1: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等概念: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central symmetry);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

自学2: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1如图四边形ABCDD点旋转180°请作出旋转后的图案写出作法并回答.

(1)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如果是中心对称那么ABCD关于中心对称的对称点是哪些点.

解:(1)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便知这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D点.

(2)ABCD关于中心D的对称点是A′BCD这里D′D重合.

2如图已知ADABC的中线作出以点D为对称中心

ABD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

分析:因为D是对称中心且ADABC的中线所以CB为一对对应点因此只要再作出A关于D的对应点即可.

解:(1)延长AD且使ADDA′因为C点关于D的中心对称点是B(C′)A点关于中心D的对称点为A′.

(2)连接A′B′AC.AB′D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点拨精讲:(1)画法总结;(2)性质归纳.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如图等边ABC内有一点O试说明:OAOBOC.

解:如图AOC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60°AOB的位置

AOC≌△AOB.

AOAO′OCO′B.

∵∠OAO′60°

∴△AOO为等边三角形AOOO′.

BOO′OOOBBO′

OAOBOC.

点拨精讲:要证明OAOBOC必然把OAOBOC转化在一个三角形内应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因此要应用旋转.以A为旋转中心旋转60°便可把OAOBOC转化在一个三角形内.

2教材第66页练习.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中心对称及对称中心的概念;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1. 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2. 准确判断某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

难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

一、自学指导.(7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6667的内容.

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3)

将下面左图的四张扑克牌中的一张旋转180°得到右图你知道旋转了哪一张扑克吗?议一议.

解:J.

点拨精讲:这里相当于问哪一张扑克牌是中心对称图形.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我们已学过许多几何图形下列几何图形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什么?(出示课件图片)

(1)行四边形 (2)矩形 (3)菱形 (4)正方形

(5)正三角形 (6)线段 (7)角 (8)等腰梯形

解: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线段(线段中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圆心)等.

2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解:区别:中心对称指两个全等图形的相互位置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

联系:如果将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则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将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则它们成中心对称.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5分钟)

1英文大写字母中有哪些中心对称图形?

答:(HINOSXZ)

2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中心对称图形?

学生思考、举例、回答问题教师展示图片、归纳总结.

3想一想:你学过的几何图形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点拨精讲:边数为奇数的正多边形只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课本第67页小练习2.

点拨精讲:怎样判断非常见几何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的妙法:将书本转180°即倒过来后看图形是否与原来一样.

5如果公园里的草坪是下面的形状你能否只修一

条笔直的小路就将这块草坪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点拨精讲:由两个中心对称图形构成的图形过两个对称中心的直线把这个图形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2怎样准确判断某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的坐标特征能够运用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关系及初步应用.

难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性质及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课本P68的内容.

思考:关于原点作中心对称时(1)它们的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2)坐标与坐标之间符号又有什么特点?

点拨精讲:(1)横坐标与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纵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2)坐标符号相反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P′(xy)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1)B(40)C(03)D(22)E(32)F(22)作出ABCDEF点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点写出它们的坐标并回答:这些坐标与已知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解:ABCDEF点关于原点O对称点分别为A′(31)B(40)C(03)D(22)E(32)F(22)

这些点的横纵坐标与已知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如图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解:ABC的三个顶点A(22)B(41)C(1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22)B(41)C(11)依次连接A′B′BCAC就可得到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B′C′如右图所示.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如图直线AB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A1B1.

(1)在图中画出直线A1B1.

(2)求出过线段A1B1中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是否存在另一条与直线A1B1平行的直线ykxb(我们发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斜率k值相等)它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此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点拨精讲:(1)只需画出AB两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A1B1连接A1B1.

(2)先求出A1B1中点的坐标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代入求k.

(3)要回答是否存在如果你判断存在只需找出即可;如果不存在才加以说明.这一条直线是存在的因为A1B1与双曲线是相切的只要我们通过A1B1的坐标作A1B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B2连接

A2B2的直线就是我们所求的直线.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7分钟)

1已知ABCA(12)B(13)C(24)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点拨精讲: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三点并连接组成ABC要作出ABC关于原点O的对称三角形只需作出ABC中的ABC三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依次连接便可得到所求作的ABC.

2教材P69的第123题.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本节课应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xy)及利用这些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1认识和欣赏平移、轴对称、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

重点:设计图案.

难点: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教材P7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变换?它们分别有何特征

(2)下列图形之间的变换分别属于什么变换?

探究:

(1)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

(2)观察三种图形变换的过程回答问题: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

归纳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要注意些什么?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注意运用__平移__轴对称____旋转__进行描述只要合理就行.

2图案设计的关键是什么?

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然后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美丽的图案.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分析下图中各个图案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

点拨精讲:将基本图形从组合图案中分离出来并再现此基本图形的变换过程.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某单位搞绿化要在一块圆形空地上种植四种颜色的花为了便于管理和美观相同颜色的花集中种植且每种颜色的花所占的面积相同现征集设计方案你能帮忙设计吗?

点拨精讲: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

2下面花边中的图案由圆弧、圆构成.仿照例图请你为班级的板报设计一条花边要求:

(1)只要画出组成花边的一个图案;

(2)以所给的图形为基础用圆弧、圆或线段画出;

(3)图案应有美感.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第二十四章 圆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 1. 1 圆

1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并能准确地表示出来.

2. 理解并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圆弧、等圆、同心圆等.

重点:与圆有关的概念.

难点:圆的有关概念的理解.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研读课本P7980内容理解记忆与圆有关的概念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____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__半径__

用集合的观点叙述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可以说成是到定点O的距离为__r__的所有的点的集合.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__线段__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__直径__;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圆上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__优弧__小于半圆的弧叫做__劣弧__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3)

1以点A为圆心可以画__无数__个圆;以已知线段AB的长为半径可以画__无数__个圆;以点A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可以画__1__个圆.

点拨精讲: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圆心(定点)和半径(定长).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2到定点O的距离为5的点的集合是以__O__为圆心__5__为半径的圆.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

1O的半径为3 cm则它的弦长d的取值范围是__0d6__

点拨精讲: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2O中若弦AB等于O的半径AOB的形状是__等边三角形__

点拨精讲:与半径相等的弦和两半径构造等边三角形是常用数学模型.

3如图ABCD都在O上.在图中画出以这4点为端点的各条弦.这样的弦共有多少条?

解:图略.6条.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5分钟)

1(1)在图中画出O的两条直径;

(2)依次连接这两条直径的端点得一个四边形.判断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矩形.理由:由于该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所以该四边形为矩形.作图略.

点拨精讲:由刚才的问题思考:矩形的四个顶点一定共圆吗?

2一点和O上的最近点距离为4 cm最远点距离为10 cm则这个圆的半径是__3_cm7_cm__

点拨精讲:这里分点在圆外和点在圆内两种情况.

3如图图中有__1__条直径__2__条非直径的弦圆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__4__劣弧有__4__条.

点拨精讲:这类数弧问题为防多数或少数通常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来数.

,3题图)    ,4题图)

4如图OAOD以及点BOC分别在一直线上图中弦的条数为__2__

点拨精讲:注意紧扣弦的定义.

5如图CDO的直径EOD72°AEOBABOCA的度数.

解:24°.

点拨精讲:连接OB构造三角形从而得出角的关系.

,5题图)  ,6题图)

6如图已知ABO的直径CODBC的中点AC10 cmOD的长.

解:5 cm.

点拨精讲:这里别忘了圆心O是直径AB的中点.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圆的定义、圆的表示方法及确定一个圆的两个基本条件.

2圆的相关概念:(1)弦、直径;(2)弧及其表示方法;(3)等圆、等弧.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1圆的对称性.

2通过圆的轴对称性质的学习理解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3能运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进行计算和证明.

重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难点: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研读课本P8183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它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2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即一条直线如果满足:AB经过圆心O且与圆交于AB两点;ABCDCDE那么可以推出:CEDE.

3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点拨精讲:(1)画图说明这里被平分的弦为什么不能是直径.

(2)实际上当一条直线满足过圆心、垂直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这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就可推出另外三个.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O直径为10 cm圆心OAB的距离为3 cm则弦AB的长为 __8_cm__

2O直径为10 cmAB的长为8 cm则圆心OAB的距离为__3_cm__

点拨精讲:圆中已知半径、弦长、弦心距三者中的任何两个即可求出另一个.

3O的半径OA5 cmAB8 cmCAB的中点OC的长为__3_cm__

点拨精讲:已知弦的中点连接圆心和中点构造垂线是常用的辅助线.

4某公园的一石拱桥是圆弧形(劣弧)其跨度为24拱的半径为13则拱高为多少米?

(8)

点拨精讲:圆中已知半径、弦长、弦心距或弓形高四者中的任何两个即可求出另一个.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6分钟)

1ABO的直径CDABE为垂足AE9BE1CD的长.

解:6.

点拨精讲:常用辅助线:连接半径由半径、半弦、弦心距构造直角三角形.

2O的半径为5AB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M的长的最小值为__3__最大值为__5__

点拨精讲:当OMAB垂直时OM最小(为什么)MA(B)处时OM最大.

3如图线段ABO交于CD两点OAOB.求证:ACBD.

证明:作OEABE.CEDE.

OAOBOEAB

AEBE

AECEBEDE.

ACBD.

点拨精讲:过圆心作垂线是圆中常用辅助线.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在直径是20 cmOAOB的度数是60°那么弦AB的弦心距是__5__cm.

点拨精讲:这里利用60°角构造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弦长.

2弓形的弦长为6 cm弓形的高为2 cm则这个弓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____cm.

3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求证:ACBD.

证明:过点OOEAB于点E.AEBECEDE.

AECEBEDE.

ACBD.

点拨精讲:过圆心作垂径.

4已知O的直径是50 cmO的两条平行弦AB40 cmCD48 cm求弦ABCD之间的距离.

解:过点O作直线OEAB于点E直线OECD交于点F.ABCDOFCD.

(1)ABCD在点O两侧时如图.连接AOCOAOCO25 cmAE20 cmCF24 cm.

由勾股定理知OE15 cmOF7 cm.

EFOEOF22 (cm)

ABCD之间距离为22 cm.

(2)ABCD在点O同侧时如图连接AOCO.AOCO25 cmAE20 cmCF24 cm.

由勾股定理知OE15 cmOF7 cm.

EFOEOF8 (cm)

ABCD之间距离为8 cm.

(1)(2)ABCD之间的距离为22 cm8 cm.

点拨精讲:分类讨论ABCD在点O两侧ABCD在点O同侧.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3分钟)

1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以及它们的应用.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1.3 弧、弦、圆心角

1. 通过学习圆的旋转性理解圆的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2. 运用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或证明有关问题.

重点:圆的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难点:探索推导定理及其应用.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自学教材P8384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

1顶点在__圆心__的角叫做圆心角能够重合的圆叫做__等圆__;能够__重合__的弧叫做等弧;圆绕其圆心旋转任意角度都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就是圆的__旋转性__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__相等__所对的弦也__相等__

3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__圆心角__两条____两条____中有一组量相等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相等.

4OABCD是两条弦

(1)如果ABCD那么____AOBCOD__

(2)如果那么__ABCD____AOBCOD

(3)如果AOBCOD那么__ABCD____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如图ADO的直径ABACCAB120°根据以上条件写出三个正确结论.(半径相等除外)

(1)__ACO__ABO__

(2)__AD垂直平分BC__

(3).

2如图OACB60°求证:AOBBOCAOC.

证明:ABAC.

∵∠ACB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BC

∴∠AOBBOCAOC.

,2)    ,3题图)

3如图(1)已知.求证:ABCD.

(2)如果ADBC求证:.

证明:(1)

ABCD.

(2)ADBC

.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1O一条弦AB所对的劣弧为圆周的则弦AB所对的圆心角为__90°__

点拨精讲:整个圆周所对的圆心角即以圆心为顶点的周角.

2在半径为2O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1则弦AB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120°__

3如图OACB75°BAC的度数.

解:30°.

,3题图)    ,4题图)

4如图ABCDO的弦ABCD不平行MN分别是ABCD的中点ABCD那么AMNCNM的大小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点拨精讲:(1)OMON具备垂径定理推论的条件.

(2)同圆或等圆中等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解:AMNCNM.

ABCDMNABCD中点

OMONOMABONCD

∴∠OMAONCOMNONM

∴∠OMAOMNONCONM.

AMNCNM.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如图ABO的直径COD35°AOE的度数.

解:75°.

,1题图)  ,2题图)

2如图所示CDO的弦CD上截取CEDF连接OEOF它们的延长线交O于点AB.

(1)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证:.

解:(1)OEF为等腰三角形.

理由:过点OOGCD于点G

CGDG.CEDF

CGCEDGDF.

EGFG.OGCD

OG为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

OEOF

∴△OEF为等腰三角形.

(2)证明:连接ACBD.

(1)OEOF

OAOB

AEBFOEFOFE.

∵∠CEAOEFDFBOFE

∴∠CEADFB.

CEADFB

AEBFCEABFDCEDF

∴△CEA≌△DFBACBD.

点拨精讲:(1)过圆心作垂径;(2)连接ACBD通过证弦等来证弧等.

3已知:如图ABO的直径MNAOBO

的中点.CMABDNAB分别与圆交于CD点.求证:.

证明:连接ACOCODBD.

MNAOBO中点

OMONAMBN.

CMABDNAB

∴∠CMODNO90°.

RtCMORtDNO

OMONOCOD

RtCMORtDNO.

CMDN.RtAMCRtBND

AMBNAMCBNDCMDN

∴△AMC≌△BND.

ACBD..

点拨精讲:连接ACOCODBD构造三角形.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圆心角定理是圆中证弧等、弦等、弦心距等、圆心角等的常用方法.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1.4 圆周角

1理解圆周角的定义会区分圆周角和圆心角.

2能在证明或计算中熟练运用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论.

重点:圆周角的定理、圆周角的定理的推导及运用它们解题.

难点:运用数学分类思想证明圆周角的定理.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8587完成下列问题.

归纳:

1顶点在__圆周__并且两边都与圆__相交__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在同圆或等圆中__等弧____等弦__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__圆心角__的一半.

3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__相等__

4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__直角__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__直径__

5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__互补__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1如图所示ABCD在圆周上A65°D的度数.

解:65°.

,1题图)    ,2题图)

2如图所示已知圆心角BOC100°A为优弧上一点求圆周角BAC的度数.

解:50°.

3如图所示OAOB100°C为优弧AB的中点CAB的度数.

解:65°.

,3题图)    ,4题图)

4如图所示已知ABO的直径BAC32°DAC的中点那么DAC的度数是多少?解:29°.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1如图所示ABCO连接OAOBABO25°C__65°__

,1题图)  ,2题图)

2如图所示ABO的直径AC是弦ACO32°COB __64°__

3如图O的直径AB10 cmAC6 cmACB的平分线交ODBCADBD的长.

解:AB为直径∴∠ACB90°.

BC8 (cm)

CD平分ACB∴∠ACDBCD

ADBD.AB为直径ADBD

∴△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2BD22AD22BD2AB2

AD5 cmBD5 cm.

点拨精讲:由直径产生直角三角形由相等的圆周角产生等腰三角形.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如图所示OAO的半径OA为直径的CO的弦AB相交于点DOD5 cmBE__10_cm__

点拨精讲:利用两个直径构造两个垂直从而构造平行产生三角形的中位线.

,1题图)  ,2题图)

2如图所示ABCO已知B60°CAO__30°__

3OAOBOC都是O的半径AOB2BOC.求证:ACB2BAC.

证明:∵∠AOB是劣弧所对的圆心角

ACB是劣弧所对的圆周角

∴∠AOB2ACB.

同理BOC2BAC∵∠AOB2BOC∴∠ACB2BAC.

点拨精讲:看圆周角一定先看它是哪条弧所对圆周角再看所对的圆心角.

4如图OCBD30°BDC20°A.

解:A50°

点拨精讲: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圆周角的定义、定理及推论.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 结合实例理解平面内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并掌握它的运用.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

4了解反证法的证明思想.

重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及它们的运用.

难点:反证法的证明思路.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9294.

归纳:

1O的半径为r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点P在圆外__dr__;点P圆上__dr__ ;点P在圆内__dr__ .

2.经过已知点A可以作__无数__个圆经过两个已知点AB可以作__无数__个圆;它们的圆心__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__上;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可以作__一个__圆.

3经过三角形的__三个顶点__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边__垂直平分线__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任意三角形的外接圆有__一个__而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有__无数个__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反设:__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__

归缪:__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__

下结论:__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命题成立__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在平面内O的半径为5 cmP到圆心的距离为3 cm则点PO的位置关系是点__P在圆内__

2在同一平面内一点到圆上的最近距离为2最远距离为10则该圆的半径是__46__

3ABC内接于OOAB28°C的度数是__62°118°__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1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能作出一个圆吗?

(用反证法证明)

2RtABCACB90°AC6AB1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C为直径作O设线段CD的中点为P则点PO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点拨精讲:利用数量关系证明位置关系.

3如图O的半径r10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D6在直线l上有ABC三点AD6BD8CD9ABC三点与O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点拨精讲: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

4用反证法证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已知O的半径为4OP3.4PO__内部__

2已知点PO的外部OP5那么O的半径r满足__0__

3已知O的半径为5MON的中点OM3N点与O的位置关系是NO__外部__

4如图ABCABAC10BC12ABC的外接圆半径.

解: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D再连接OBOC.

ABAC

∴∠AOBAOC.

AOBOCO∴∠OABOAC.

∵△ABC为等腰三角形ADBC

BDBC6.RtABD

AB10AD8.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在RtBODr262(8r)2解得r.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

点拨精讲:这里连接AO要先证明AO垂直BC或作ADBC要证AD过圆心.

5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 cmAD4 cm.

(1)以点A为圆心4 cm为半径作A则点BCDA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若以A点为圆心作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1)BACADA上;

(2)3r5.

点拨精讲:第(2)问中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必然是离点A最近的点B在圆内;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必然是离点A最远的点C在圆外.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的半径为rP到圆心的距离为d

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三角形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

4反证法的证明思想.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

1理解掌握同一平面内的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相关概念.

2能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准确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重点: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理解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9596.

归纳:

1直线和圆有__两个__公共点时直线和圆相交直线叫做圆的__割线__

2直线和圆有__一个__公共点时直线和圆相切直线叫做圆的__切线__这个点叫做__切点__

3直线和圆有__零个__公共点时直线和圆相离.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O的半径为r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为d则有:直线lO相交__dr__;直线lO相切__dr__;直线lO相离dr__

2RtABCC90°AC3 cmAB6 cm以点C为圆心AB边相切的圆的半径为____cm.

3已知O的半径r3 cm直线lO有公共点则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的取值范围是0d3__

4已知O的半径是6O到直线a的距离是5则直线aO的位置关系是__相交__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1已知O的半径是3 cm直线l上有一点PO的距离为3 cm试确定直线lO的位置关系.

解:相交或相切.

点拨精讲:这里PO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而不是直线lO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2如图RtABCC90°AC3BC4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r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解:r3r4.

点拨精讲:分相切和相交两类讨论.

3在坐标平面上有两点A(52)B(25)以点A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作圆试确定Ax轴、y轴的位置关系.

解:Ax轴相交y轴相离.

点拨精讲:利用数量关系证明位置关系.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RtABCC90°AC3BC4C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

r满足__0r__C与直线AB相离.

r满足__r__C与直线AB相切.

r满足__r__C与直线AB相交.

2已知O的半径为5 cm圆心O到直线a的距离为3 cm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_相交.直线aO的公共点个数是__2__

3已知O的直径是6 cm圆心O到直线a的距离是4 cmO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_相离

4已知O的半径为rO到直线l的距离为d|d3|(62r)20.试判断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

解:相切.

5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dr是一元二次方程(m9)x2(m6)x10的两根且直线lO相切m的值.

解:m0m=-8.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

1. 理解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会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来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题目.

难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及其运用.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9798.

归纳:

1经过__半径的外端__并且__垂直于这条半径__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有:切线和圆只有__1__公共点;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__半径__圆的切线__垂直于__过切点的半径.

3当已知一条直线是某圆的切线时切点的位置是确定的辅助线常常是连接__圆心__切点__得到半径那么半径__垂直于__切线.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如图已知ABO的直径PBO的切线PAOCAB3 cmPB4 cmBC____cm.

2如图BC是半圆O的直径D是半圆上一点过点DO的切线ADBADA于点ABA交半圆于点E已知BC10AD4那么直线CE与以点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是__相离__

3如图ABO的直径OBC的中点于点DDEACE连接AD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有__①②③④__

ADBC;   ②∠EDAB

OAAC; DEO的切线.

4如图ABO的直径PQOTACPQCODAD2TC3O的半径是____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1如图ABO的直径BCOBACOPEBC边上的中点连接PEPEO相切吗?若相切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切请说明理由.

解:相切;

证明:连接OPBPOPOB.

∴∠OBPOPB.

AB为直径BPPC.

RtBCPE为斜边中点

PEBCBE.

∴∠EBPEPB.

∴∠OBPPBEOPBEPB.

OBEOPE.BE为切线

ABBC.OPPE

PEO的切线.

2如图ABO的直径BCAB于点B连接OCO于点EADOC连接CD.求证:(1)

E的中点;

(2)CDO的切线.

证明:略.

点拨精讲:(1)连接OD要证弧等可先证弧所对的圆心角等;

(2)(1)的基础上证ODCOBC全等.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1教材P98的练习.

2如图ACB60°半径为1 cmOBC于点C若将OCB上向右滚动则当滚动到OCA也相切时圆心O移动的水平距离是____cm.

,2题图)    ,3题图)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30°半径为1 cmP的圆心在射线OA且与点O的距离为6 cm如果P1 cm/s的速度沿AB的方向移动则经过__48__秒后P与直线CD相切.

4如图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C若大圆半径为10 cm小圆半径为6 cm则弦AB的长为__16__cm.

,4题图)    ,5题图)

5如图ABO的直径DAB的延长线上DCO于点CA25°D __40°__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

1理解并掌握切线长定理能熟练运用所学定理来解答问题.

2了解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特点会画三角形的内切圆.

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运用.

难点:切线长定理的导出及其证明和运用切线长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99100.

归纳:

1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__切点__之间的__线段长__叫做切线长.

2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__相等__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__两条切线的夹角这就是切线长定理.

3与三角形各边都__相切__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4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__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__内心__它到三边的距离__相等__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1如图PAPB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O于点DEAB于点C图中互相垂直的直线共有__3__对.

,1题图)   ,2题图)

2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EO上一点AEB60°P__60__度.

3如图PAPB分别切O于点ABO的切线EF分别交PAPB于点EF切点CPA长为2PEF的周长是__4__

,3题图)  ,4题图)

4OABC的内切圆DEF为切点DOB73°DOF120°DOE__146°C__60°__A__86°__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1如图直角梯形ABCDA90°AB为直径的半圆切另一腰CDPAB12 cm

梯形面积为120 cm2CD的长.

解:20 cm.

点拨精讲:这里CDADBC.

2如图已知ORtABC(C90°)的内切圆

切点分别为DEF.(1)求证:四边形ODCE是正方形.(2)BCaACbABcO的半径r.

解:(1)证明略;(2).

点拨精讲:这里(2)的结论可记住作为公式来用.

3如图所示IABC的内心A70°BIC的度数.

解:125°.

点拨精讲:若I为内心BIC90°A;若I为外心BIC2A.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1如图RtABCC90°AC6BC8ABC的内切圆半径r__2__

,1题图)    ,2题图)

2如图ADDCBC都与O相切ADBCDOC__90°__

3如图ABACO相切于BC两点A50°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BPC__65°__

,3题图)  ,4题图)

4如图OABC的外心IABC的内心BOC140°BIC__125°__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圆的切线长概念;

2切线长定理;

3三角形的内切圆及内心的概念.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3 正多边形和圆

1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会通过等分圆心角的方法等分圆周画出所需的正多边形.

2会判定一个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对称图形能够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作出一些特殊的正多边形.

3. 会进行有关圆与正多边形的计算.

重点:正多边形和圆中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弦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弦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105107.

归纳:

1__各边__相等__各角__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把一个圆分成几等份连接各点所得到的多边形是__正多边形__它的中心角等于____

3一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__圆心__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__半径__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__圆心角__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__距离__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4n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当边数为偶数时它的对称轴有__n__并且还是中心对称图形;当边数为奇数时它只是__轴对称图形__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60°那么它的边数为__6__

2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为1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__4__

3已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为3 cm那么它的周长为__18_cm__

4正多边形的一边所对的中心角与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关系是__互补__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9分钟)

1如图所示O.

求证: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

证明:略.

点拨精讲:由本题的结论可得:只要将圆分成n等分顺次连接各等分点就可得到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2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O的内接正三角形ACE的面积为48试求正六边形的周长.

解:48.

点拨精讲: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半径故要求正六边形的边长需先求圆的半径.

3利用你手中的工具画一个边长为3 cm的正五边形.

点拨精讲:要画正五边形首先要画一个圆然后对圆五等分因此应该先求边长为3 cm的正五边形的半径.

4你能用尺规作出正四边形、正八边形吗?

点拨精讲:只要作出已知O的互相垂直的直径即得圆内接正方形再过圆心作各边的垂线与O相交或作各中心角的角平分线与O相交即得圆内接正八边形照此方法依次可作正十六边形、正三十二边形、正六十四边形……

5你能用尺规作出正六边形、正三角形、正十二边形吗?

点拨精讲:以半径长在圆周上截取六段相等的弧顺次连接各等分点则作出正六边形.先作出正六边形则可作正三角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1n边形的一个内角与一个外角之比是51那么n等于__12__

2若一正四边形与一正八边形的周长相等则它们的边长之比为__21__

3正八边形有__8__条对称轴它不仅是____对称图形还是__中心__对称图形.

点拨精讲:正n边形的中心对称性和轴对称性.

4有两个正多边形边数比为21内角度数比为43求它们的边数.

解:105.

点拨精讲:本题应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5教材P106练习.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2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的中心角、边长、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之间的等量关系.

3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1)

1. 了解扇形的概念复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公式.

2. 探索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和扇形面积S扇形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扇形面积S扇形及它们的应用.

难点:两个公式的应用.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111112.

归纳:

1在半径为R的圆中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

2在半径为R的圆中1°的圆心角所对应的扇形面积是____n°的圆心角所对应的扇形面积是_____.

3半径为R弧长为l的扇形面积SlR.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已知O的半径OA6AOB90°AOB所对的弧长的长是__3π__

2一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为3 cm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则扇形的面积为__3π_cm2__

3在一个圆中如果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6π cm那么这个圆的半径r__18_cm__

4已知扇形的半径为3圆心角为60°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等于____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

1在一个周长为180 cm的圆中长度为60 cm的弧所对圆心角为__120__度.

2已知扇形的弧长是4π cm面积为12π cm2那么它的圆心角为__120__度.

3如图O的半径是M的直径CO上一点OCMBO的半径等于5 cm的长等于O的周长的的长.

解:π cm.

点拨精讲:利用的长等于O的周长的求出所对的圆心角从而得出所对的圆心角.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已知弓形的弧所对的圆心角AOB120°弓形的弦AB长为12求这个弓形的面积.

解:16π12.

点拨精讲:弓形的面积等于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2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半径是0.6 cm其中水面高0.9 cm求截面上有水部分的面积.(精确到0.01 cm2)

解:0.91(cm2)

点拨精讲:有水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面积加三角形面积.

3如图在同心圆中两圆半径分别为21AOB12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S(π×22π×12)2π.

4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求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

解:由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a)2R2r2SπR2πr2πa2.

点拨精讲:本题的结论可作为公式记忆运用.

5已知PQ分别是半径为1的半圆圆周上的两个三等分点AB是直径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

点拨精讲:连接OPOQ利用同底等高将BPQ的面积转化成OPQ的面积.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

2扇形的概念;

3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是S扇形.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2)

1. 了解圆锥母线的概念;理解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圆锥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2. 探索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探索两个公式的由来.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113114.

归纳:

1圆锥是由一个__底面__和一个__侧面__围成的连接圆锥__顶点__和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连接顶点和__底面圆心__的线段叫做圆锥的高.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__扇形__其半径为圆锥的__母线__弧长是圆锥底面圆的__周长__

3圆锥的母线l圆锥的高h底面圆的半径r存在关系式:__l2h2r2__圆锥的侧面积Sπlr;圆锥的全面积SSS__πlrπr2__

点拨精讲:圆锥的底面圆周长等于其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弧长由此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其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半径为R圆心角度数为n°则可推得rRn360之间存在的关系是:r.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4母线长为6则它的侧面积为__12π__

2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 cm母线长为6 cm则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__180°__

点拨精讲:始终牢记圆锥侧面的弧长即为底面圆的周长.

3如果圆锥的高3 cm母线长为5 cm则圆锥的全面积是__36π__cm2.

4已知圆锥底面的面积为16π cm高为3 cm那么它的全面积为__36π__cm2.

点拨精讲:涉及到圆锥的高时通常利用高、半径、母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5已知ABCACB90°AC3 cmBC4 cmABC绕直角边旋转一周求所得圆锥的侧面积.

解:20π cm215π cm2.

点拨精讲:这里直角边分ACBC两种情况.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__180°__

2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 cm母线长30 cm底面圆周上的蚂蚁绕侧面一周的最短长度是多少?

解:如图不失一般性假设蚂蚁在图中点P将圆锥侧面从母线OA展开如图所示扇形P点在的中点上.过点PPBOA于点B连接OP易知蚂蚁绕侧面一周的最短的长度l最短2BP.

设扇形的圆心角为n°

π×30×10解得n120AOA′120°.POBAOA′60°

OP30 cmBP15 cm.

l最短2BP30 cm.

即最短长度为30 cm.

点拨精讲:蚂蚁绕侧面一周的长度指蚂蚁的起点和终点间的距离.

3一个扇形半径为30 cm圆心角为120用它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__10_cm__

4一个圆锥的高为3侧面展开图是半圆求:

圆锥的母线与底面半径之比;锥角的大小;圆锥的表面积.

解:2160°18π.

点拨精讲:由侧面展开图是半圆求出圆锥的母线与底面半径之比再利用高构造直角三角形.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1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则这个扇形的面积S__π__;已知扇形面积为π圆心角为120°则这个扇形的半径R____

2已知扇形的半径为5 cm面积为20 cm2则扇形弧长为__8__cm.

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210°弧长是28π则扇形的面积为__336π__.

4教材第114页练习.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圆锥的母线.

2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公式.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1.1 随机事件

1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3有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重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127129.

归纳: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__必然事件__;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__不可能事件__;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__随机事件__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落下;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自然条件下水往低处流;

(5)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6)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解:(1)(4)(6)是必然发生的;(2)(3)(5)不可能发生的.

2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4个小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1个.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请你写出这个摸球活动中的一个随机事件:__摸出红球__

3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52)洗匀后摸到红桃的可能性__>__摸到JQK的可能性.(”“)

4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则下列事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D )

A抽出一张红桃   B.抽出一张红桃K

C抽出一张梅花J D.抽出一张不是Q的牌

5某学校的七年级(1)有男生23女生23人.其中男生有18人住宿女生有20人住宿.现随机抽一名学生则:a.抽到一名住宿女生;b.抽到一名住宿男生;c.抽到一名男生.其中可能性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

Acab   Bacb   Cbca   Dcba

点拨精讲:一般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点拨精讲: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事先不能确定发生与否的事件为随机事件.

2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

(1)事件A和事件B是随机事件吗?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2)20个小组进行10次摸球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约有几组?20次摸球的试验中呢?你认为哪种试验更能获得较正确结论呢?

(3)如果把刚才各小组的20摸球合并在一起是否等同于400摸球?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试验的正确性?

(4)通过上述试验你认为要判断同一试验中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必须怎么做?

点拨精讲:(4)进行大量的、重复的试验.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 )

A早晨的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B中秋节晚上一定能看到月亮

C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少儿节目

D小红今年14岁了她一定是初中生

2一个鸡蛋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从六层楼的阳台上掉下来砸在水泥地面上没摔破( B )

A可能性很小 B.绝对不可能

C有可能 D.不太可能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

B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发生

C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发生

D不可能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也可能发生

420张卡片分别写着12320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号码是2的倍数与号码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哪个大?

解:号码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大.

5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跨栏的世界纪录;

(3)打靶命中靶心;

(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

(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

(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

(8)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

(9)抛掷一千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解:必然事件:(1)(5);随机事件:(2)(3)(4)(6)(8)(9);不可能事件:(7)

6已知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落在海洋里落在陆地上哪个可能性更大?

解:落在海洋里可能性更大.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特点.

2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定性分析.

3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51.2 概率(1)

1了解从数量上刻画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理解P(A)(在一次试验中有 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 A 包含 m )的意义.

重点: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

难点:对P(A)(在一次试验中有 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 A 包含 m )的正确理解.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第130132页.

归纳:

1A是必然事件时P(A)__1__;当A是不可能事件时P(A)__0__;任一事件A的概率P(A)的范围是__0P(A)1__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则它的概率越接近__1__;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则它的概率越接近__0__

3一般地在一次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为____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__P(A)__

4在上面的定义中mn各代表什么含义?的范围如何?为什么?

点拨精讲:(1)刻画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

(2)__必然__事件的概率为1__不可能__件的概率为0如果A__随机__事件那么0P(A)1.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在抛掷一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的过程中出现点数为2的概率是____

2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绿灯亮25黄灯亮5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恰是黄灯亮的概率为____

3袋中有5个黑球3个白球和2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摸出后再放回在连续摸9次且9次摸出的都是黑球的情况下10次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__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6分钟)

1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为2(2)点数为奇数;

(3)点数大于2小于5.

解:(1)(2)(3).

2一个桶里有60个弹珠其中一些是红色的一些是蓝色的一些是白色的.拿出红色弹珠的概率是35%拿出蓝色弹珠的概率是25%.桶里每种颜色的弹珠各有多少?

解:红:21;蓝:15;白:24.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2分钟)

1袋子中装有24个和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黑球的概率大还是摸到白球的概率大一些呢?说明理由并说明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摸到黑球的概率大.摸到黑球的可能性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故摸到黑球的概率大.(结论略)

点拨精讲:要判断哪一个概率大只要看哪一个可能性大.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____ __0__P(A)__1__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51.2 概率(2)

1. 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阐明理由.

2运用P(A)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运用P(A)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133.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从分别标有123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抽到1的概率为多少?

解:5种;.

2掷一个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向上一面的点数是1的概率是多少?

解:6种;.

3如图所示有一个转盘转盘分成4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指针恰好指向其中的某个扇形(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指针指向绿色;(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3)指针不指向红色.

解:(1)(2)(3).

点拨精讲:转一次转盘它的可能结果有4——有限个并且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它可以运用P(A)列举法求概率.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

1如图是计算机中扫雷游戏的画面在一个有9×9个小方格的正方形雷区中随机埋藏着3颗地雷每个小方格内最多只能埋藏1颗地雷.小王在游戏开始时随机地踩中一个方格踩中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我们把与标号3的方格相邻的方格记为A区域(划线部分)A区域外的部分记为B区域数字3表示在A区域中有3颗地雷每个小方格中最多只能藏一颗.那么第二步应该踩在A区域还是B区域?

思考:如果小王在游戏开始时踩中的第一个方格上出现了标号1则下一步踩在哪个区域比较安全?

2(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由此怎样确定正面朝上的概率?

(2)掷两枚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A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B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C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

思考:同时掷两枚硬币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

点拨精讲:同时掷两枚硬币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中国象棋红方棋子按兵种不同分布如下:1个帅5个兵士、象、马、车、炮2将所有棋子

反面朝上放在棋盘中任取一个不是兵和帅的概率是( D )

A.   B.   C.   D.

2冰柜中装有4瓶饮料、5瓶特种可乐、12瓶普通可乐、9瓶桔子水、6瓶啤酒其中可乐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那么从冰柜中随机取一瓶饮料该饮料含有咖啡因的概率是( D )

A. B. C. D.

3中随机抽取一个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概率为____

4小李手里有红桃123456从中任抽取一张牌观察其牌上的数字.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牌上的数字为3(2)牌上的数字为奇数;(3)牌上的数字大于3且小于6.

解:(1)(2)(3).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举法.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1. 会用列表法求出简单事件的概率.

2. 会用树状图法求出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时不重不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正确地计算问题的概率.

重点: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难点:用树状图法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136139.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1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1个球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解:两种结果:白球、黄球.

2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2个球这样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解:三种结果:两白球、一白一黄两球、两黄球.

3一个盒子里有4个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玻璃球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两个白色现随机从盒子里一次取出两个球则这两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

4同时抛掷两枚正方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____

点拨精讲:这里234题均为两次试验(或一次两项)可直接采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10分钟)

1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2)两个骰子点数的和是9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讨论:(1)上述问题中一次试验涉及到几个因素?你是用什么方法不重不漏地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2)能找到一种将所有可能的结果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来的方法吗?(介绍列表法求概率让学生重新利用此法做上题)

(3)如果把上例中的同时掷两个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到的结果有变化吗?

拨精讲: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列表法是将两个步骤分别列在表头中所有可能性写在表格中再把组合情况填在表内各空格中.

2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他们分别写有AB;乙口袋中装有3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CDE;丙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他们分别写有HI.3个口袋中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

(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1个、2个、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取出3个小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

点拨:AEI是元音字母;BCDH是辅音字母.

分析:弄清题意后先让学生思考从3个口袋中每次各随机地取出一个球3个球这就是说每一次试验涉及到3个因素这样的取法共有多少种呢?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得?

点拨精讲:第一步可能产生的结果会是什么?——(AB)两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分不分先后?写在第一行.

第二步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什么?——(CDE)三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分不分先后?从AB分别画出三个分支在分支下的第二行分别写上CDE.

第三步可能产生的结果有几个?——是什么?——(HI)两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吗?分不分先后?从CDE分别画出两个分支在分支下的第三行分别写上HI.

(如果有更多的步骤可依上继续)第四步按竖向把各种可能的结果竖着写在下面就得到了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总数.再找出符合要求的种数就可计算概率了.

合作完成树状图.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将一个转盘分成6等份分别是红、黄、蓝、绿、白、黑转动转盘两次两次能配成紫色(提示:只有红色和蓝色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____

2抛掷两枚普通的骰子出现数字之积为奇数的概率是____出现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____

3第一盒乒乓球中有4个白球2个黄球第二盒乒乓球中有3个白球3个黄球分别从每个盒中随机的取出一个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取出的两个球都是黄球;

(2)取出的两个球中有一个白球一个黄球.

解:.

4在六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的抽取一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

解:.

点拨精讲:这里第4题中如果抽取一张后不放回则第二次的结果不再是6而是5.

5小明和小刚用如图的两个转盘做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分别旋转两个转盘当两个转盘所转到的数字之积为奇数时小明得2分;当所转到的数字之积为偶数时小刚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若公平说明理由;若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解:P(积为奇数)P(积为偶数).

1

2

3

1

1

2

3

2

2

4

6

×21×.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 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多个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通常可用列表法和树状图法求得各种可能的结果.

2注意第二次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

3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时不重不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

1. 理解当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一般用统计频率的方法来估计概率.

2. 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与列举法求概率的区别并能够通过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分析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重点: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难点:大量重复试验得到频率稳定值的分析对频率与概率之间关系的理解.

一、自学指导.(20分钟)

自学:阅读教材P142146.

归纳:对于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当重复试验的次数大量增加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就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2分钟)

1小强连续投篮75共投进45个球则小强进球的频率是__0.6__

2抛掷两枚硬币当抛掷次数很多以后出现一正一反这个不确定事件的频率值将稳定在__0.5左右.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

红星养猪场400头猪的质量(质量均为整数:千克)频率分布如下其中数据不在分点上.

组别

频数

频率

46 50

40

0.1

51 55

80

0.2

56 60

160

0.4

61 65

80

0.2

66 70

30

0.075

71 75

10

0.025

从中任选一头猪质量在65 kg以上的概率是__0.1 .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6分钟)

某商场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并规定:顾客购物10元以上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

(1) 计算并完成表格:

转动转盘的次数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

落在铅笔的次数m

68

111

136

345

546

701

落在铅笔的频率

0.68

0.74

0.68

0.69

0.6825

0.701

(2)请估计当次数很大时频率将会接近多少?

(3)转动该转盘一次获得铅笔的概率约是多少?

(4)在该转盘中标有铅笔区域的扇形的圆心角大约是多少?(精确到1°)

【答案】:(2)0.69(3)0.69(4)0.69×360°248°.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尽管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保持试验条件不变那么这一事件出现的频率就会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而趋于稳定这个稳定值就可以作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ee367ff5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8.html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