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9-09-20 03:03: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学校概况 3

报告说明 4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5

第二篇:就业工作举措 14

第三篇:就业相关分析 16

第四篇:就业分析反馈 17

第五篇:解决问题的措施 18


学院概况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建校以来,学院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黔江分中心定点鉴定基地、黔江区普通话等级测试定点培训基地、重庆外贸职业认证(单证、跟单)培训考试点、重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点。

学院地处渝东南地区和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黔江,坐落在黔江新城职教园区,学院占地面积506亩,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实训大楼、教职工公寓等校舍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30个,仪器设备总值达1000万。学校建有标准化田径运动场、标准化羽毛球馆、篮球场。校园鸟语花香、风景如画,被网友誉为:重庆市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学院设有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应用工程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国维创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开办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投资与理财、电子商务等18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3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形成了以经济贸易类专业为龙头,以工程、机电为两翼的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专业群体系。

继续教育学院现有2个自考助学专业和4个成人教育专业。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的办学思想,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突出校企合一、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强化技能培训,注重社会实践,以培养具备创业、就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精心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了一批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以

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为目的,全力帮助每位“经贸”学子实现成才梦想。

学院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建立联系,不断扩大交流合作,努力提升学院办学品位,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取得出国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长江师范学院与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与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签订专衔本及自考本科合作办学协议。

目前,全院师生正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思想,秉承“创新与自信使人生更有价值”的校训,确立了“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把学院打造成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4]25号》文件要求,编制和正式发布《重庆经贸职业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

1.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8831。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2.自主调研数据。调研面向全校2018毕业生,自2018101520181115,历时30。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总体规模

我院2018届毕业生共910名。其中,男生389名,女生521名,男女比例为1:1.3,男女人数差距不大;市内生源578人,市外生源215人,以市内生源为主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二)院系及专业结构

我校毕业生共分布在3个二级学院16个专业。其中,财经学院、应用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人数较多,人数占比均在71%以上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因此数据占比之和可能会出现不等于100%的情况(误差为±0.01)。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我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03%,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从具体就业形式来看,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因此数据占比之和可能会出现不等于100%的情况(误差为±0.01)。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二)各院系/专业的就业率

1.各二级学院的就业率

各二级学院就业率均在92%以上,其中金融贸易学院的就业率最高达到100%,其次为会计学院(97.15%)和工商管理学院(97.5%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2.各专业就业率

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其中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建筑经济管理、金融与证券、海关管理就业率均达到百分百。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三)各院系/专业的毕业去向

我校各专业的毕业生均以签就业协议就业形式为主,其中报关与国际货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会计、市场营销的协议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海关管理、农村经济管理、金融与证券、建筑经济管理等四个专业就业率达100%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一)就业地区流向

1.总体就业地区分布

我院2018届选择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中,70%的毕业生选择在重庆本市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另外,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重庆市、贵州省、四川省三个区域,市内毕业生重庆市内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市内下设区、下属县。

注:上图为毕业生全国就业地区分布,下图为重庆市就业地区分布。

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因此数据占比之和可能会出现不等于100%的情况(误差为±0.01)。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2.不同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市内生源毕业生留在本市工作的比例为100%;市外生源毕业生主要回到生源所在地工作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因此数据占比之和可能会出现不等于100%的情况(误差为±0.01)。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二)就业单位流向

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他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占比88.4%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因此数据占比之和可能会出现不等于100%的情况(误差为±0.01)。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单位就业。其中58.21%的毕业生集中在100人以下规模单位就业;17.91%的毕业生流向101-300人规模单位就业

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因此数据占比之和可能会出现不等于100%的情况(误差为±0.01)。

数据来源:自主调研数据

(三)就业行业流向

毕业生行业分布较为均匀,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和建筑业占比相对较高。分别达14%13.5%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 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四)就业职业流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职业为其他人员(34%)、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6.7%)、和经济业务人员(10.2%

数据来源: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信息系统。



第二篇:就业工作举措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的做好2018届毕业生的就创业工作,学院设置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创新创业教研室,并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院长为学院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招生就业处处长、各系主任为系部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系部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及初次就业率作为考核领导政绩和分院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

与此同时,为构建学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院系就业工作职能,实现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充分调动各系对就业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保毕业生就业方案得到落实,学院制定和出台了201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政策,并在以为就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办法,该办法重新更正了就创业工作的相关奖惩机制,考评坚持目标考评与过程考评相结合,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实现既严格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为学校的就创业工作发展提供助力。此外学院还相继出台了就业经费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了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管理工作。有效的保证了就创业工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直接有效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我院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采取了如下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1.积极通过招聘网站、政府门户网站、校企合作资源、职能部门、专兼职教师等多种渠道,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并积极联系就业单位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成功的召开了校园双选会,邀请近85余家企业来我院挑选人材,为毕业生提供近2500余就业岗位。

3.将用人单位信息直接与各毕业班辅导员对接,通过建立学院就业工作QQ、微信群,各毕业班班群等方式,直接有效的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发布给各个毕业班学生,确保每个毕业生都能知晓相关信息。

4.建立了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就业部门与毕业班辅导员建立了长效的沟通机制,定期上报班级毕业生就业情况,确保每个能就业的学生就好业。

5.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设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6.充分发挥各系在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主动性,将提供就业岗位和建立并维护校企合作基地纳入系部就业工作考核,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巩固、扩大一批就业基地,加深与就业基地合作。坚持信息公开,深化服务,维护就业公平。实行“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积极帮扶特殊困难毕业生

1.对家庭困难、残疾毕业生,学院采取就业援助政策,采取责任落实到人并积极推荐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减轻社会压力。针对经反复推荐确有困难的这部分学生,积极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寻求政策支持。

2.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毕业生做好求职补贴申领工作,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都能及时的知晓相关政策,并享受到政策提供的相应补贴。并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

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和指导毕业生到基层、边远山区、艰苦行业和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就业。并及时发布相关招聘信息,为学生做好宣传工作,确保每位毕业生都能知晓相关政策。 如统筹安排毕业生未就业的毕业生积极参与“一村一名大学生”、 “西部志愿者计划”、 “三支一扶” 等相关工作。

2.认真积极的搞好专升本和应征入伍工作,并做好相关同学的服务工作,尽量简化相关同学的手续办理,如免费为其邮寄档案等。

3.积极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多元化就业,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意愿创业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和场地资金服务,为其成功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三篇:就业相关分析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初入职岗位适应度分析

我院通过问卷调查、 实地走访调研、 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总体评价较高,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思想素质、社会责任感、 继续学习的能力、 知识结构扎实等方面给予我院学生较高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院坚持“培养优秀大学,成就优秀创业青年”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对我院学生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两手抓”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培养了我院学生乐业、 敬业、 爱业的良好品格和基本的职业操守。

二、但在另外一方面,通过分析调查,我们也发现了我院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性、 应变能力、 创新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外语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还有待加强。 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 更要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要积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 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带来的挑战,不焦虑不害怕,沉着冷静的应对,展现出经贸学子独有的精神风貌。

第四篇:就业分析反馈

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

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一、校企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进一步深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 企业参与的办学模式上, 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建立长效性规范性的校企合作机制, 从而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这仍需做进一步探索。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为历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我院2018届毕业生在其他企业就业占比达88.67%。这一单位流向与与新时代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改变有一点联系,也的得益于民营企业准入制度的放宽及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新形势新环境的不断要求下,学院本身也需要调整方向,适应新的环境,要求学院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主动与重点企事业单位联络,构建合作新模式;同时通过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多维联动、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在实现了产学深度合作的同时,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二、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有待进一步结合。

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下, 企业的用人需要已经由过去单一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转变为需要更多实用性复合型人才, 通过我院的问卷调查和教师实地走访发现, 不少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简单,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因此要求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多的与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 真正做到“订单式”服务。培养更为优质的复合型人材。

三、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对学校现在建立的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调研,发现现有校企 合作模式存在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合作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在现有模式下学生实际积累的实践经验相对有限有限, 学到的专业技能还不不足以胜任实际工作中的差距,对现行社会经济形态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学院调整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在于侧重技能型人材的培养,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如果缺乏那些既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 “双师”型骨干老师。 那么教师队伍的数量、 素质与结构是不能能完全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由于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老师普遍缺乏, 学生的“学” 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 “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与实际的“用”脱节。 也容易导致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担忧。

第五篇:解决问题的措施

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和实践。

在政府统筹规划下,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使行业、 企业承担起更多的职业教育责任,使其能主动参与高职教育的办学,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规范化、 法律化。同时,学院要坚持开放式办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共同办学的路子, 根据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 与企业开展定向合作和订单培养, 进一步拓展合作办学空间, 提升学院硬实力和软实力。,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兼容并包的校企合作模式,已与以上海中原地产、阿里巴巴、百度、成都三泰电子等为代表的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今后我们将继续在以前的基础上再接再励,拓宽校企合作渠道,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人材,是培养优质专业技能人材的基石,学院要努力争取政府支持,与行业企业联合不断引进高水平教师,与此同时,加强现有教师的能力培养, 打造一流教学团队,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锻炼, 走出校门, 上到高校、下到行业企业和各类乡镇进修,不断提高鼓励师资队伍积极提高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整体素质,全院共同努力打造德教双馨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以适应人材培养的需要。

三、贴近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制定招生计划。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能够相对直观的反映专业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认可度,且直接影响着专业填报的热度。我院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分析当前当前社会需求,得出相关的调研结论,学院每年的制定专业招生计划与调整培养方案时用做参考依据,科学的制定招生计划、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学校2018届毕业生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其中海关管理、农村经济管理、金融与证券、建筑经济管理4个专业的就业率均达100%。就业率作为招生规模设置的重要参考指标,学院将结合实际学院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适当增加优势专业的招生比例。另结合我院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目标,结合重庆市的发展战略, 深入企业、 深入一线, 了解企业所需人才方向, 做好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四、深化综合实践教学的改革。

通过对各类调研的结果反馈,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课程定位、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资源等方面为重点,不断深化综合实操教学改革。 突出技术技能培养, 将技能教学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积极举办相关技能大赛, 把技术技能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重要指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ec9d1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ea.html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