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1-21 20:13: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丹柯》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 ——巴金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巴金语录)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看注释一,这篇文章节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篇小说中,总共讲了三个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

二、小说主题的探究。

(一)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小说,理解小说主题的经验,探讨“小说主题的实现方式”问题。(10分钟)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

明确:这是一个关于牺牲(或奉献、或献身)的故事。

2思考:小说是用什么方式来呈现这个主题的?

明确:(1塑造人物形象丹柯:勇士、英雄、奉献的人、无私的人)——特定人物的表现,多种描写(如动作、神态、语言等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映衬。(2设置独特情节——“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我们走吧!’丹柯嚷着,高高地举起他那颗燃烧的心。”“可是丹柯一直在前面走,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3有意渲染氛围交代好行为结果——“树林忽然在他们面前分开了,分开了……跟那股从丹柯的撕开的胸膛淌出来的热血是一样的颜色。”(此部分注意诵读感知,以诵读代讲解。)

(二)引领学生对小说主题进行进一步探究。呈现小说主旨的多样性、复杂性、统一性,以此探知主题的深刻性。

1、有没有同学对小说的主题有别样的认知。(换一个角度,从族人切入,你看到什么?)

族人:自私、软弱、忘恩负义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丹柯,我们也早已读出了丹柯的献身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接下来重点研究族人,看看通过族人我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2、关于族人(20分钟)

刚才同学已经说了族人是自私、软弱、忘恩负义的一群人,那么这些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1)在真正困难来临面前束手无策:只是想,没有行动,甚至已经打算献出他们的自由。

追问:究竟是什么困难让他们不惜失去自由?(停留即死亡;奴役还是自由)

2)在走了很久,走不出去的时候抱怨丹柯、包围他,想把它弄死。

追问1:他们是怎么抱怨他的?

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会把他们领到哪儿去的。

他们开始抱怨他不能够好好地领导他们——瞧,就是这样!

这两处抱怨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不满,后者是确认。确认的语气来自于瞧,就是这样!

追问2:在有困难的时候发生矛盾其实也很正常,但是族人有没有必要置丹柯于死地呢?

集体读13小节

许多人把他围住……可是他们看见这个,以为他发了脾气所以眼睛燃烧得这么亮,他们便警戒起来,就像一群狼似的,等着他来攻击他们;他们把他包围得更紧了,为着更容易捉住丹柯,弄死他。

泄愤,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软弱,所以他们就把怨恨出在丹柯上。

他们究竟怨恨什么?

怨恨路难走;怨恨走了那么久还走不出;怨恨没有去做奴隶,现在骑虎难下;怨恨自己为什么失去勇气,整天生活在恐惧与疲惫之中。

①丹柯成为族人表达愤怒和恐惧的一个出口。在这之前,这些族人已经长时间地面临了死亡的威胁,他们的精神变得极其脆弱,他们需要一件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来恢复自己的勇气,很不幸,他们找不到这样的事情。真正需要勇气的事情他们早已失去了勇气,所以这时候的丹柯无疑成为一个大众泄愤的对象。

②丹柯的存在反衬了他们内心的虚弱,他们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

愤怒和恐惧积累起来的疯狂,使他们由人向兽转变,小说中提到的“野兽”和“狼”的意象正是他们此刻疯狂而残忍的内心的真实体现。这种疯狂正像是《阿Q正传》中阿Q被砍头时围观者如狼一样的眼神。

3)在丹柯救了族人,但族人却遗忘甚至践踏了他。

众人勇敢地跑着,而且跑得很快。

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

勇士丹柯的死亡使得这些失去理智的族人,这些将人心中的丑陋肆无忌惮地迸发出来的人们获得了新生,当阳光来临时,当草原来到时,他们忘记了他。死亡的威胁已经远离,重新获得生命的人们又变成了“快乐、强壮、勇敢”的人,道德和理性力量将又一次回到他们的身上,可是丹柯已经死了。

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看成是关于人性的自私、软弱、忘恩负义的故事。

我们甚至可以将它看成是在困境中人性优缺点的一次集中呈现。它们相互冲突,又统一于那样的困境之中。

[板书] 丹柯的牺牲、奉献、献身精神——族人的自私、软弱、忘恩负义

困境中的人性呈现

(民族 时代 困惑)

[幻灯呈现]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巴金语录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论鲁迅

四、面对这样的族人,你觉得丹柯的牺牲值得吗?(10分钟)

正面: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鲁迅

反面:然而,个体的(群体的)解放如何能够靠个别人(英雄人物)肩住黑暗的闸门来实现?如果肩住黑暗的闸门并不能导致个体的解放,那么,肩住黑暗的闸门的鲁迅本人是否也会转而成为黑暗的闸门?有学者发现,这“铁屋子”、“黑暗的闸门”实际正是鲁迅担心被庸众所吞噬时产生的意象。

假设1:再来一场大冒雨或者外族的侵略……

假设2:丹柯虽然掏出了心,但是没有带族人走出森林……(鲁迅《药》夏瑜“疯子”;屠格涅夫《门槛》“傻瓜”)

(附)网友评论

1、丹柯心要是是被他们践踏成泥土,那也是他希望的结局。

2、因为他死的时候看见的是一片光明的大道,人们的一条希望之道,他所做的就是为了这个。

3 我想,他是笑着被大家遗忘的被大家踩踏成为这个土地的一部分,这才是英雄。

小结:在人类的历史上,总要有这样的人,担当道义,唤醒民众,人们称他们为先驱者、启蒙者,他们在当时往往遭遇着误解、指责和磨难,由于他们走在了路的前头,他们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强烈地追求自由和幸福,也必然他们将获得后世的尊重。也许平静的草原上,不会有人想起那场大雷雨,想起大雷雨中他们曾经变成过野兽,发出狼一般的吼叫。但是相信丹柯是笑着被人遗忘的,因为他的心已经融入了广袤的俄罗斯土地,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我想,这应该是丹柯的幸福吧。

4“要有光,太阳的光明是不够的,必须有心的光明。”(罗曼·罗兰)

总结:

1、小说主题的实现方式。

塑造人物形象

设置独特情节

有意渲染(或营造)氛围环境。

2、小说主题的丰富性、复杂性与统一性。

三、(作业)请你为丹柯拟写一则墓志铭。

1、司汤达:米兰人亨利·贝尔活过、爱过、写过。

2、富兰克林:从苍天处取得闪电 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3、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c389a150e2524de4187e5d.html

《《丹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