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4-08 18:13: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地貌:又称地形,指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内营力:指地球内能积累与释放引起地壳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它不仅形成地表基本起伏,还影响外营力的作用性质与强度。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垂直、水平、褶皱和断裂)、岩浆活动和地震。外营力:指在太阳能和重力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受大气、水的运动及生物作用产生的营力,它对于塑造各种中、小地貌形态有重要影响。外营力作用通常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

气候地貌学:主要研究受气候控制的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育的规律。(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征)构造地貌学:是研究地貌与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向斜山、单斜山、背斜谷和向斜谷等,称为静态构造地貌,或称次生构造地貌。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为动态构造地貌,或称活动构造地貌。岩石地貌学:是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外力剥蚀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沉积地貌学:根据沉积物的成因和结构来研究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成为沉积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是应用地貌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与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和规划有关问题的学科(与国民经济建设、生产建设紧密结合)。地貌学的应用可以分为两部分:

1)人作为地貌营力,其无意和有意(规划)对地貌过程和地貌的影响;2)资源评价,工程建设与规划。、出露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崩解和破碎,变为松散的碎屑物,这种在原地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称为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叫风化。

残积物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以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堆积物。它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但是其化学成分与母岩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又称残积相堆积物,是第四纪陆相沉积的一种成因类型。、在垂直剖面上形成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这些残积物所组成的整个复杂剖面的总体,称为风化壳。物理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发生物理的崩解的过程,并没有改变其化学成分和性质。

岩石和矿物在水、大气中的O2CO2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岩石和矿物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这种风化作用叫作化学风化作用。一些不含水的矿物与水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一部分水要进入矿物内部,改变原来矿物分子结构,形成另外的新的矿物,称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而起的分解作用,矿物同水中的H+OH-离子结合而形成新的矿物,称水解作用。含有CO2的水溶液对矿物的分解过程,称碳酸化作用。

氧化作用是矿物与游离氧化合的反应过程。空气、水或地下一定深处都有大量的游离氧它与岩石氧化作用后,可使其中低价元素矿物转变为高价元素矿物。生物风化作用指生物在其生长和分解过程中,使岩石矿物受到物理和化学的风化作用。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1)植物根系对岩石的挤胀崩解(根劈作用)2)动物的挖掘和穿凿活动,加速岩石破碎。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出各种化合物,如碳酸、硝酸和各种有机酸,对岩石有较强的腐蚀作用,称为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微生物的作用明显

红色风化壳是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进行到晚期阶段的产物。它的组成物质除粘土矿物以外,还有大量的游离的Fe2O3, Al2O3 以及与SiO2所组成的凝胶。风化壳中由于富含Fe2O3, 所以在整个剖面上呈红色或砖红色。~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岩体、土体等,在重力作用(往往伴有水活动参与)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向下发生位移,称为块体运动。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地貌形态,称重力地貌。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坡度>2°的地面称为坡地。

块体与坡面间产生最大摩擦阻力时块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与此相应的坡角为临界坡角,它反映了块体与该坡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和性质,该临界坡角被称为块体与该坡面间的内摩擦角 。内摩擦角反映了块体沿坡下滑刚好起动的坡角,代表物质的休止角。

斜坡上的大块土、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以及水的参与 下,沿一个或多个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称滑坡。坡地上的岩屑土粒等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顺坡向下、不易被察觉的缓慢移动,称为坡地岩屑的蠕动。

崩塌: 陡坡上的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坡下垮落,称崩塌或崩落。崩塌运动速度快,一般可达5-200m/s,多发生在45°以上的陡坡上。岩石土屑以跳跃、游动形式运动,或直接坠落于地面。在坡地上方形成一陡坎,称为崩塌崖。在坡的下方则形成碎石舌、倒石堆等。崩塌可分为山崩、崩岸(塌岸)、岩崩、岩屑崩落(散落)等类型。崩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形成的堆积物称崩塌堆积物,简称崩积物。~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等都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三角形、半圆形的锥形体分布,即倒石堆。

凡由地表水作用(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流水地貌。层流:河道中水质点运动是互相平行、互不干扰、有规律地层状运动。特点:流速慢、动能小,没有向上的分力作用,不能卷起泥沙,对地貌的作用意义不大。当其流速稍加大时,层流就消失,变为紊流。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真正的层流。下切侵蚀是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效果是加深河床或沟床。壶穴是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其深度可达数米到几十米。侧方侵蚀也称旁蚀,指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

紊流:河道水流质点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呈不规则的紊乱流动,水质点相互间的位置经常发生变化,互相干扰。特点: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流速处于脉动变化状态;水流具有上举(向上)的分力,使得泥沙产生悬浮运动。产生原因:流速的加大,加大到一定程度(临界速度),水体内部的惯性离心力与粘滞力失去了平衡。

旋涡流:是围绕着一个垂直于流向的环流轴旋转的水流。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流对地表的破坏,并把其破坏物质掀起带走的作用。

横向环流:河道水流的运动除有向下游运动外,还有与主流线方向垂直的运动,即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在一个过水断面表层表现为下降水流,底层表现为上升水流。当纵向主流与横向环流同时进行时,就形成了螺旋流,横向环流和螺旋流多在弯曲河道段。~指河床纵剖面上坡度变陡处,因水流冲刷作用增强 ,下切作用从此点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这种作用称溯源侵蚀。侵蚀基准面:每条河流下蚀作用深度受到一个水平面的限制,当接近该水平面时下蚀作用停止,此水平面叫侵蚀基准面。

河道水流在其运动过程中可以把地表风化物质和侵蚀下来的物质带走,这种挟带可以是某些物质被溶解在水中而带走,而大量的却是以机械的方式被流水挟带走。这种在水流作用下搬运地表物质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推移是流水使泥沙或砾石沿底面滚动或滑动,主要是泥沙或砾石受水流的迎面压力作用所致。跃移是床底泥沙呈跳跃式向前搬运。悬移是较细小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河流流水挟带的泥沙,由于水流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称河流的沉积作用。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是第四纪沉积物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代号al

谷坡:在河谷两侧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岸坡。常有阶地发育。谷底:a.河床:平水期被经常性水流所占据的部分,即河谷的最低部分。b.河漫滩:分布在河床两侧,平时期出露水面,洪水期又被淹没的平坦滩地。

河床纵剖面:从河源到河口之间,各段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常表现为凹型曲线。

均衡剖面:河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平衡状态,这时河床纵剖面将呈现一条凹形圆滑的曲线,称为河流平衡剖面(均衡剖面)。自由河曲主要发育在有松散沉积物的平原地带,河曲在冲积平原上或河漫滩上迂回摆动,河床位置非常不稳定。~山区河流虽然受到河谷基岩河岸的约束,但也常发育刻蚀基岩而下的河曲,称为深切河曲(即嵌入河曲)。河流入海或入湖,注入水体与受水体相互作用、相互混合的地段称为河口地区。

随着曲流的发展在凸岸形成平行于河床的弧状沙堤,称滨河床沙堤,数条滨河床沙堤与其间的洼地组合在一起,就成为迂回扇,迂回扇的辐合方向指向河流的下游。

浅滩是河床底部的一些不同规模的冲积物堆积体,它们有的分布在岸边,称边滩;有的分布于河心,称心滩。心滩不断淤高增宽,高出平水位,就成为江心洲。河床分成许多汊,宽窄相间,形似发辫,又称为辫流。河漫滩是指分布于河床外侧,洪水期被河水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底滩地。极广阔的河漫滩又称泛滥平原或冲积平原。

原先河谷的谷底(河床或河漫滩),因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称河流阶地。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其各级支流共同组成的河流系统。通常有两种方法来表示干、支流的关系:分支法、分级法。分水岭:分水岭是指河流间把相邻流域分隔开来的高地。降水或融雪时,水流对坡面或沟谷的作用时间短暂或具有间歇性,并有重力参与,称暂时性流水作用。

由坡面流水和重力作用所形成的山麓沿坡堆积物,称坡积物。坡积物围绕坡地形成的地形,形似衣裙,叫坡积裙。坡积裙的结构

A. 上缘部B. 前缘部C. 边缘部dl 坡积物

al 冲积物。洪积物是由暂时性洪流挟带的沙、石块堆积在山前一带形成的堆积物,常见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它常在暴雨或融雪时期突然暴发,运动速度很快(每秒数米),历时短暂(数小时),在它的源头常有滑坡或崩塌,下游出山口堆积成泥石流堆积扇。

河床比降是指在任意河段上,河床落差与其长度之比,即I=(H2-H1)/L=(dH/L)*100%

式中:I----河床比降以百分率表示;H1H2-河段起点和终点的河床标高(m)dH----河床落差(m)L----河段长度(m) ~ 以地下水为主、以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溶解与沉淀) 、机械过程为辅(流水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由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奇特地貌形态称喀斯特地貌。

石芽:溶沟间突起的石脊称石芽。石芽有裸露的,是由地表水活动的结果,也有埋藏的,是地下水活动参与的结果。溶沟:指石灰岩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它是由地表水流,主要是片流和暂时性沟状水流顺着坡地,沿节理溶蚀和冲蚀的结果。沟槽深度不大,一般数厘米至数米。石林:一种高大的石芽类型是热带环境下强烈的地面上下双重剥蚀的产物,在低海拔的古热带气候条件下以土下溶蚀作用为主形成土下石林,后经地壳抬升石林被剥露,表面经溶蚀和侵蚀发育成剑状喀斯特。

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落水洞大小不等,形状也各不相同。按其垂直断面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按其分布方向有垂直的、倾斜的和弯曲的。竖井:流水沿裂隙进行溶蚀、机械侵蚀以及塌陷形成的落水洞进一步向下发育形成井壁很陡近于垂直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又称天然井。峰丛:碳酸盐岩层经溶蚀后形成基座相连高低不一的溶蚀山峰,丛间发育封闭洼地。

漏斗是岩溶地区的一种中、小型封闭洼地,呈碟形或负锥型,口大底小,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至数十米。漏斗下部常有管道通往地下,地表水沿此管道下流,如果通道被粘土和碎石堵塞,则可积水成潭。按成因可分为溶蚀漏斗、沉陷漏斗和塌陷漏斗三种。漏斗是喀斯特发育初期阶段的产物,它是喀斯特水垂直循环作用的地面标志,因而漏斗多分布在岩溶化的高原面上。峰林: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平地上,远望如林而名之。

溶蚀洼地是比漏斗规模较大的、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丛所包围的封闭性小型盆地。

它的形状和溶蚀漏斗相似,但:(1)规模比溶蚀漏斗大得多,直径超过100m(2) 溶蚀洼地底部较平坦;(3)其边坡形态在坡度上通常与邻近山地直接连接,没有明确边界。它的底部常发育落水洞和漏斗,还有一些小溪。从洼地四壁流出的泉水,经小溪最后流进落水洞中。溶蚀洼地是由漏斗进一步溶蚀扩大、合并而形成,故它的形态、排列方式与漏斗均有关。

溶蚀盆地是指岩溶地区具有内部水系的、底部宽广平坦的大型封闭盆地或谷地。又称坡立谷。主要特征:(1)宽度自数百米至数公里,长度可达几十公里;(2)盆地四周多由峰林石山围绕,边坡陡峭;(3)底部平坦,常覆盖着溶蚀残留的黄棕色粘土或红色粘土,有些地方还有河流冲积物;(4)有溶岩水系,水源充足。故多为岩溶地区重要的农业地带。

这种大型盆地在我国云贵高原及广西等地十分发达。

孤峰(残峰)是岩溶区的孤立石灰岩山峰,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相对高度由数十米至百余米。孤峰是在地壳相对长期稳定条件下,峰林不断溶蚀降低的产物。盲谷是喀斯特地区死胡同似的、没有出口的地表河,通常水流消失在河谷末端陡壁下的落水洞中而转为地下河,它多见于封闭洼地或坡立谷中。

干谷是指喀斯特区的干涸河谷,过去它是地表河,因气候变干或地壳上升、侵蚀基准面下降,使地表河干涸而转入地下。

富含Ca2+HCO3-的地下水在地表出露,由于CO2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发生的CO2逸出和CaCO3沉淀,统称石灰华(简称灰化或钙华)。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

地下河:又称暗河或伏流。地面以下的河流在岩溶地区常发育于地下水面附近,是近于水平的洞穴系统,常年有水向邻近的地表河排泄。地下湖:又称暗湖。在岩溶岩体内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具有较大空间并能集聚地下水的湖泊。

石笋是从洞顶滴落下来的水溅到洞底,其中CaCO3逐渐沉积形成的,它形似竹笋。石笋是自下而上逐层增长,它的横剖面为叠层状。~石钟乳和石笋各自向相对方向伸展,最后连结起来,成为石柱。从洞壁沿裂隙渗出的水,CaCO3呈片状沉积,如同帷幕一样展开,故称为石幔。石珍珠,由碳酸钙围绕一个核心沉积而成。~在高山和高纬地区,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缓慢运动的由多年积雪形成的地面冰体,称为冰川。在气候年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大致在同一海拔高度,这一高度的界线称雪线

拔蚀作用是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松动的岩块再与冰川冻结在一起时,冰川向前运动就把岩块拔起带走。冰川拔蚀作用可拔起很大的岩块。

磨蚀作用是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底部的碎石突出冰外,象锉刀一样,不断地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冰斗,它位于冰川的源头。典型的冰斗是一个围椅状洼地,三面是陡峭的岩壁,底部是磨光的岩石斗底,向下坡有一开口,开口处常有一高起的岩槛。根据冰斗形态统计,冰斗的高度(冰斗斗底到斗顶面的垂直距离)和冰斗长度(冰斗后壁到岩槛距离)之比大致是1:3

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几个冰斗后壁所交汇的山峰,峰高顶尖,称为角峰。冰川谷的横剖面形似U形,故称U形谷,也称槽谷。U形谷的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平直而陡立,冰川谷两侧山嘴被侵蚀削平形成冰蚀三角面。峡湾是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因冰川槽谷被水淹没所形成的与海相通的狭窄海湾。大陆冰流或岛屿冰盖入海常形成许多峡湾,它代表过去溢出冰川的通道。

由于冰川冰的厚度决定冰川下蚀深度,因而主冰川和支冰川的下蚀量不同,主冰川中的冰层厚,下蚀强,槽谷深;支冰川中的冰层薄,下蚀弱,槽谷浅。在支冰川与主冰川交汇的地方,冰退后就出现明显的陡坎,使支冰川谷高悬成悬谷。羊背石是冰床上冰蚀残余的椭圆形岩突,常成群分布,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 。特征:①具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②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流运动方向一致;③分布在冰川侵蚀区范围内,由当地基岩组成;④可单独出现,也可成群排列。

在羊背石上或冰川槽谷谷壁上以及在大漂砾上常因冰川作用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比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育。~如果冰川搬运物多是碎石,则在谷壁基岩上常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为冰川擦痕。冰川擦痕一般成钉形,一端粗,另一端细,细的一端指向冰川下游。

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冰川消融以后,这些被搬运的岩屑堆积下来,叫冰碛物。被搬运到很远或很高地方的巨大冰碛砾石,又称漂砾

冰川融水具有一定的侵蚀搬运能力,能将冰碛物再搬运堆积,形成冰水堆积物。在冰川边缘由冰水堆积物组成的各种地貌,称冰水堆积地貌。冰缘原指冰川边缘地区,现已泛指所有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因气候寒冷,地层处于冻结状态,大致与多年冻土分布范围相当。~土体或岩石因周期性融冻作用发生的破坏、扰动和运移产生的地貌现象称冻土地貌。

由于冻融作用多发生在冰川边缘地区,所以冻土地貌也称冰缘地貌。

凡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称为冻土。按岩土冻结时间的长短,冻土一般可分为夏季融化的季节冻土和终年不化的多年冻土两类。~由于季节性冻结自地表向下发展,导致它与多年冻土层之间的融层承受冻胀挤压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多种奇特的冻融扰动构造或称冰卷泥。

石海常在同一走向、同一岩性和一定高度的山坡上部发育,有一条平整的界限,称石海线。石海线比同期雪线高度要低200300 m400500 m。黄土是由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大气粉尘沉积物。

风力搬运堆积之外的其它成因的黄色粉砂状沉积物称之为黄土状沉积,又称次生黄土。

它的成因一般与黄土有一定联系,多为黄土经水流等营力再搬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内再沉积而成的,因而在岩性及其他特征上与黄土有某些相似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e4476bad02de80d4d840ec.html

《地貌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