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日一练)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相关读物-《直书》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发布时间:2020-05-19 07:38: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相关读物-《直书》

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

一、基础巩固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君子之迹 践:践行

B.励其躬之节 匪:同“非”,不

C.马迁之汉非 述:记载

D.私《嘿记》之文 存:心里怀着

【解析】选D。存:保存、收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世多趋邪而弃正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行由小人者 伏尸

C.曲钩,反封侯 须臾之所学也

D.申以死葛走达之说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选A。A项,均为转折连词。B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C项,动词,像/动词,及;D项,副词,才/副词,竟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幸获两

A.正直者,人之所 B.贯三光而九泉

C.然后能成其 D.无后代

【解析】选A。A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重视,崇尚”。B项,名词作动词,“埋”。C项,形容词作名词,“良直的品格”。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闻”。

二、拓展阅读

(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之。自鲁word/media/image1_1.png (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 ,飞之三日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论衡·儒增》

鲁般者,肃州word/media/image3_1.png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凉州造浮图,作木鸢 ,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酉阳杂俎·贬误》)

【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般”。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闻而 悼:哀悼

B.于是乃 偃:停止

C.如有机关 审:确实

D.物具千数谢之 赍:赠送

【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悼”的意思是“悲伤”。原文是说,墨子听说宋国将要被攻打,感到悲伤,而不是去哀悼。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word/media/image4_1.png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B项,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C项,替、给。D项,介词,在。

6.下列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选B。本题考查筛选文本相关信息的能力。②介绍的是两人演练的过程与结果,不是谈其技艺;③《论衡·儒增》中引用雕刻的鸢飞了三天不掉下来,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传说之误;⑤是《论衡·儒增》一书中对传说的否定。

7.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般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般的记述有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般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般,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解析】选A。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侧重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鲁般模拟完败与“人心向背”没有任何关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中“必”(一定、果真)、“为”(做)、“义”(符合道义的事情)、“曷”(为什么)等是重点。(2)中“机关”(机件、枢纽)、“备”(完全、全部)、“等”(相同)、“集”(本义是群鸟栖止于树上,这里可以翻译为“落下来”)等是重点。(3)中“断”(砍断)、“大雨”(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雨)等是重点。

答案:(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的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附【译文】

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悲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走了十天十夜,脚上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老茧,但是却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了脚(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呢,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还进攻的呢?”楚王说:“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是既得不到宋国又必定是名誉受损的。”楚王(又)说:“公输(现在)是天下有名的工匠,由他来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宋城,为什么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假设来攻城,我来防守(演习一下)。”于是公输般摆开器械(来攻城),墨子也摆出守城的装备。(公输般)连续九次攻城,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只得命令士兵停止,中止了对宋的进攻。

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鸢(老鹰),飞了三天不会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了。用木头雕刻成老鹰,就因为仅仅像老鹰的样子,怎么能飞上天就不下来了呢?既然会飞翔,怎么能达到三天之久呢?如果果真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于是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天不落下来。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丢失了他的母亲。”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那上面坐着他母亲,车一跑就不回来了,鲁般终于失去了他母亲。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实际上,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以致丢失他的母亲。看来这两件事一定都不符合真实情况。

鲁般,是肃州(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人,具体的生卒年代不清楚,他的手艺巧夺天工。曾经在凉州(甘肃省武威市)修造佛寺,制作了木鹰,只要敲击三下(木鹰上面的)木楔子,(木鹰就飞起来了)鲁般就坐上它飞回家。不久之后,他的妻子就怀孕了,(鲁般的)父母就盘问媳妇(是怎么回事),妻子就原原本本地诉说了原因。这之后,(鲁般的)父亲乘机拿到了木鹰,敲击了楔子十几下,就坐着木鹰来到了吴国的都城,当地的人以为是妖怪,就(把鲁般的父亲)杀掉了。鲁般又制作了一只木鹰乘坐(飞到了吴国都城),于是找到父亲的尸体。(他)怨恨吴国人杀了自己的父亲,就在肃州城南制作了一个木头仙人,(这个木头仙人)手指着东南方向,(于是)吴国大旱三年。算卦的人说:“(这大旱)是鲁般造成的。”(吴国人)就拿了几千礼物去向鲁般谢罪。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的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唐朝初年,当地人还在向那个木仙人祈祷。

三、文化经典阅读

9.(2015·淮安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刘知几《史通》)

(1)请简要分析史家“实录精神”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实录精神”是“春秋笔法”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请简要概括两者的内在关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实录精神”要求史家记史要秉笔直书,彰善显恶。它要求善恶必书,不虚美、不隐恶,而在具体叙述当中,特别要注意避免个人的好恶,遵循客观真实。

(2)“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实录精神”继承了“春秋笔法”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精神内核,但却以客观真实作为记史的标准,是对“春秋笔法”的发扬。

附【译文】

“然而从刘向到扬雄,这些人博览群书,他们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朴实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叙的史实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录。”

“况且史书的要义,就是要申明勉励惩戒,树立好的风气。如果有做坏事的臣子,不孝顺父母的逆子,淫乱的君主,如果不加隐讳地记下他们的事迹,不掩饰他们的过失,那么他们的恶行就会昭著于一个朝代,他们的臭名就要被流传千年。”多有财利,行事不义,不如少有财利,行事公义。

【强化提升】(2013·湖南卷)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5题。

word/media/image5_1.png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当受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

(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亮知荆州当受敌 次:驻军

B.乃毦而答曰 投:扔掉

C.将军自何如也 度:估计

D.则非亮先 诣:谒见

【解析】选A。根据上文“曹公方定河北”推断,这里的“次”应该是“次一等、下一个、第二个”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word/media/image6_1.png

【解析】选A。A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B项“我聊以忘忧耳”中的“以”,连词,以便,用来。表目的。 “如惠语以让单于”中的“以”,介词,用。表方式。C项“乃以上客礼之”中的“乃”,连词,于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乃”,副词,竟,却。D项“《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中的“之”,指示代词,这样。“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之”,人称代词,他。

3.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

B.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

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解析】选B。根据第一段文字和第二段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段话,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而第一段说的是诸葛亮先去找刘备,所以这是属于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说法,所以选B。

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

【解析】选C。做这样的题诀窍就是“语感+理解+标志”。一是要理解句子含意,这是断句的基础;二是要借助文言句式的特点;三是要借助某些虚词或标志。“详”的意思为详细的史料,“务”为虚词,此处应断开,“周悉”,详细地知道,上一句结束,所以断开。“傍摭遗逸”,编选一些世人不大知道的传说趣闻轶事。 摭(zhí):拾取,摘取的意思。是搜集旧闻的标准,应该断开。“而”表转折,是虚词,应该断开。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实词“旧”,旧交。“以其年少”中的虚词“以”,因为。

(2)本题考查省略句式,所以要补出“曹操”,虚词“而”要翻译出递进关系,“以”,凭借。“得无……乎”固定句式,恐怕……吧。

(3)本题考查实词“乖背”,背离。“是”,这。“良”,确实。

答案:(1)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2)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3)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附【译文】

《魏略》说: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河北(袁绍),诸葛亮(暗中)知道荆州是第二个受到攻击(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北上去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要说的。刘备喜好结毦(用鸟羽兽毛做的装饰品),当时正好有人把髦牛尾给刘备,刘备用手自己在结。(于是)诸葛亮进言说:“开明的将军应当有远大的志向,只是结毦这样吗!”刘备(于是)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我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比不上(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呢?”刘备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我也心烦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总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悦;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这样的话国内人口就多了(就可以征军抵御曹兵了)。”刘备听从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多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有英明的策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待诸葛亮。《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

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是一个乡下人,委屈自己,亲自三次到我的草屋来看我,拿现在天下的大事来和我商量”。那么就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是很明白的了。虽然听说和看到的不一样,各有各的说法,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很奇怪的了。

之前陛下下诏书,命我搜集三国时期多方面的史料,来注释陈寿的《三国志》。陈寿的书权衡轻重得当,史实大多精审而正确,实在是像一座适宜游览观赏的园林,是近代的一部难得的史书。然而此书的缺点在于太过简略,常常有遗漏的地方。我奉旨寻求历史的详情,致力于完备周全。上溯历史搜寻过去的见闻,旁征博引遗事逸闻。我考察三国时代虽然经历的年代并不久远,但它的历史却关涉到汉晋。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相差有一百年。这期间记载注释的史料纷乱错杂,经常有许多相互抵触的地方。对于那些陈寿没有记载,但却应该记录的史料,我就全部选取,来弥补他的缺漏。有的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言辞却背离交错的,有的对于发生的事情本来就说法不一,存疑不能下论断的,我就一并记录在书中来保存不同的说法。如果是错误非常明显的,言辞不符合常理的,就在错误之处予以纠正,来警戒他的荒诞。对他记录的时事不知恰当与否应该存疑之处和陈寿有小的失误的地方,就多按我自己的意思来做分析。自从我编辑完成此书,至今已经将近一月。写作校勘刚刚完成,恭敬地封合好呈给陛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94f12a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1.html

《(暑假一日一练)2020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相关读物-《直书》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