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奇谏假道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作文

发布时间:2019-03-10 21:25: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宫之奇谏假道》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

  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

  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

  罪虞公,言易也。

  、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从:跟随)、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浓郁的香气)、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是寡人之过也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以其无礼于晋宫之奇以其族行、桓庄之族何罪虢,虞之表也、师还,馆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翻译下面的句子。

  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传中哪两句名言出自这个典故?虞公为什么会灭国?这则故事对你有何启示?答案、、、、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随它灭亡。

  于是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翻译: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

  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

  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

  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

  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

  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

  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

  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

  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

  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

  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

  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

  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

  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

  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

  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

  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

  然而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

  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

  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题解僖公五年(公元前)晋国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是要趁虞国的不备而一举两得,即先吃掉虢国,再消灭虞国。

  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早就看清了晋国的野心。

  他力谏虞公,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

  可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文章开头只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主题。

  语言简洁有力,多用比喻句和反问句。

  如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比喻虞晋的利害关系,十分贴切、生动,很有说服力。

  简析写的是虞大夫宫之奇就晋侯向虞借道伐虢之事,对虞公的谏诤。

  宫之奇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明确指出借道的必然后果是虞国的灭亡。

  文章分析精辟,说理透彻。

  宫之奇的三段议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晋借道之利害。

  首段,从当前虢、虞德位置关系出发,以唇亡齿寒作比,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晋灭虢对虞德直接威胁;第二段,以历史事实为据,驳斥了虞公同宗不会相残的观点;第三段,以古书理论为据,捅破了虞公靠神保佑的希望。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三段论述紧紧围绕一个主旨,充分说明了虢亡,虞必从之的道理,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对政治斗争残酷性的清醒认识和一个忠臣对国家前途的深谋远虑。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语言简练。

  开篇用一句话交待事件背景,紧接着用大量的篇幅写宫之奇的谏言。

  结尾以十几个字写明虞公不听劝谏的下场,不仅与篇首相照应,且进一步以事实证明了宫之奇的远见卓识和虞公的昏聩愚蠢。

  进步思想:从关系上强调人的作用,重视民的作用,即民本思想。

  宫之奇的谏言中,处处扣住一格德字,反映出虞大夫的德治思想,他认为君主实行德治,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引用〈周书〉中的典故,用以向虞公谏言,间接反映出他希望虞公施行德政,爱民以巩固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8b608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4.html

《宫之奇谏假道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