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6)

发布时间:2020-05-02 10:08: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汉字书法字体,传统讲可分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五种。篆书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风格古朴,笔画繁复,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横平竖直;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1)下面对4幅书法作品所属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篆书 ②隶书 ③草书 ④楷书 B.①草书 ②隶书 ③篆书 ④楷书

C.①篆书 ②楷书 ③草书 ④隶书 D.①草书 ②楷书 ③篆书 ④隶书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这幅书法作品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什么是国家【甲】假若在战前有人问瑞宣,他大概须迟疑一会儿才回答得出,而所回答的必是(háo)无感情的在公民教科书上印好的那个定义。现在,听着广播中的男女的标准国语,他好像能用声音辨别出哪是国家,就好像辨别另一位好友的脚步声儿似的。国家不再是个死板的定义,而是个有血肉,有色(cǎi),有声音的一个巨大的活东西。听到她的声音,瑞宣的眼中就不由的湿润起来。他没想到过能这样的捉摸到了他的国家,也没想到过他有这么热烈的爱它。平日,他不否认自己是爱国的。可是爱到什么程度,他便回答不出。今天,他知道了【乙】南京的声音足以使他( )奋或( )丧,狂笑或落泪。 (节选自《四世同堂》)

(1)文中画线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豪无感情 色彩 xīng tū B. 毫无感情 色采 xìng tuí

C. 毫无感情 色彩 xīng tuí D. 豪无感情 色彩 xìng tuí

(2)下列汉字的笔顺笔画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再——笔顺:横、竖、横折钩、中竖、横、横

B.假——中间部件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横

C.道——部首辶(走之儿)笔顺:点、横折折撇、捺,三画

D.它——末笔为竖弯钩

(3)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问号   【乙】句号     B.【甲】问号 【乙】冒号

C.【甲】句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冒号

3节令联是指有特定应时性或纪念性的对联,内容多为咏物、抒情、议论或祝愿。如:清明节联“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重阳节联“糕含登高意,菊呈晚节情”等。下列与其它三副所纪念传统节日不同的一副节令联是(2分)

A.千古诤臣罹祸 B.喜得天开清旷域

尔今屈子开颜 宛然人在广寒宫

C.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D.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4.中国古代诗人常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

一项是(2分)

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 根据文意,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纳兰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甚至于像王国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①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

②那种对人生无常、漂泊不定的深切感触,我们也能够知悉

③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

④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掩饰深情的无奈的哀伤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6. 默写(共5分)

(1)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读古典诗文,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令人动容:苏轼通过 “,左牵黄,右擎苍” 展现了中年太守的豪放;范仲淹通过 “浊酒一杯家万里,” 表达了戍边将士思乡的愁苦;辛弃疾通过“ ”抒发了自己想要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9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选自《智囊》)

【注】①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 ②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③竟:到底,完毕。 ④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的敬称。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寄:

(2)韩信始为时 布衣: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翻译:

(2)信既贵,酬以千金 翻译:

9.同是写人叙事,【甲】【乙】两文却风格各异:【甲】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自叙经历,表明了的决心,【乙】文则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叙述了韩信平民时的经历。表明了韩信低微的出身和的性格。(3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0. 在《论语》中,多处提到“君子”。下面对“君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即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恼怒。这显示了君子修养高,有风范。

B.“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君子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保持尊严。

C.“君子不器。”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这是主张君子应该具备多种才能技艺。

D.“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不勾结,小人勾结不团结。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公正待人,不结党营私。

11.根据要求,完成(1)-(2)题。(共4分)

晚上小明写作业, 奶奶心疼孙子,为他端来洗好的水果。此时,他正在为做不

出一道物理难题而烦恼,就脸色难看地冲奶奶喊:“你没见我正忙着吗,哪有时间吃

水果!”这时,妈妈走过来教育小明。

(1)针对小明的问题,妈妈选用 句教育最恰当。(填写序号)(2分)

【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乙】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丙】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请你以小明的身份,写一段话,向奶奶道歉。请用上“虽然……但是……”或“如

果……就……”的句式,60字以内。(2分)

答:

12.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共4分)

(1)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小说《》,画面中和许云峰在刑讯室相见的【】是(人名)。(2分)

(2)根据连环画的内容,将图6横线上的文字补写完整。(1分)

(3)这组连环画表现出了革命志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而 的精神品质。(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6题。(共13分)

【材料一】

每年阳历十二月下旬初始,中国北方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从 (霜降 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每九天记为一“九”,经过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为了记录“数九”的过程,古人创造了“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数九期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总结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在中国北方流传最广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材料二】

“九九消寒图”是古人为了消磨漫长冬日而创造的一种既实用又雅致的数九习俗。

传说“九九消寒图”始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被关押大都(今北京)期间,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便在狱墙上绘八十一格,每日以墨涂一格,以此传达 (熬冬盼春 眷恋故国)的心境。《帝京景物略》则记载了与之类似的雅图:“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从中可以想见一幅素梅图完成之后的美好韵致。

杨允浮《滦京杂咏一百首》记载:“贴素梅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以胭脂日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俊俏佳人,清晨起来对镜梳妆,以纤纤素手蘸胭脂画梅花,何尝不是画出了深闺里的柔情蜜意?待胭脂梅花铺满整幅,深闺之外,春光喜人,恍然间素梅变作正当时当令的杏花……这恐怕是只有中国才有的闺阁情趣吧?

普通人家也会悬挂消寒图,其中最简单的要数画铜钱。在纸上画出九格,每格内绘九个铜钱状的圆,共八十一个,并根据“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圈中加圈半阴晴”的歌诀,每天用墨笔填涂,直至春天到来。

清代还诞生了“九九消寒迎春联”。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 (秋闻秋语 秋送秋香 秋添秋思),上下联各为九个字,每字同为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冬尽则联成。

我们的先人在没有暖气、没有手机的古代,通过“画九”“写九”,将寂寞的寒冬过得有滋有味。

【注】①垂:“垂”的繁体字写作“”,九画。

1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4分)

14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下面这种涂法所表示的含义。(2分)

答:

15.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九九消寒图”为什么“既实用又雅致”。(3分)

答:

16.材料中介绍了“九九歌”“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联”等数九习俗,请,说说它是如何体现古人的智慧情趣的。(4分)

答:

(二)阅读《三人行》,完成17-19题。(共10分)

三人行

王愿坚

“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

几天来,他一直用这个办法来给自己打气,这办法却渐渐失去了效用。他确定的目标越来越近,而且还常常怀疑起自己的眼睛:该不是眼睛有什么毛病吧,为什么看来很近,走起来却这么远?

这次又是这样,他没有走到既定距离的一半就有些支持不住了。头开始有些发晕,腿也软绵绵的,脖子因为用力往前探着,扯得脖筋暴跳作痛,真担心再一用力就会“咯蹦”挣断的。特别是胸前的伤口,随着他急促的呼吸,里面那条纱布捻子像一把小锉在来回拉动,痛得他艰难地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一星期以前,他带着他的连队踏进这茫茫的草地,这草地是多么平坦啊!可是眼前这路却变得坑坑洼洼;水草那么滑,简直站不稳脚;草根太多了,稍不留神就会摔倒……

通讯员小周伏在指导员的身上,觉得身体晃动得厉害。凭经验,他看出指导员又撑不住了。他说:“指导员,快休息一下吧!”

“不!”王吉文故意把声音提得很高。他知道第一次休息了,就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为了不让小周那双溃烂了的脚落到泥水里,他把小周的屁股用力往上托了托。他说:“不要紧,只要你再给我增加点‘营养’就行。”

小周腾出一只手,把怀里的车前菜叶子翻了翻,拣了两片嫩叶,摸索着放进指导员的嘴里。他们已经断粮两天了,就靠这东西塞肚子。两个人把吃这种野菜叶子叫做“增加营养”。

好容易走到那棵树底下,两人竟发现树底下还躺着一个同志。王吉文先拣块干点儿的地方把小周放下来,然后凑到那位同志前,亲切地问:“怎么,也掉队了?”

“不……不行啦!”那同志伸手揭开盖在身上的那块油布,指着小腿肚上一处被水浸坏了的伤口,有气无力地说。

“别泄气,同志,我们想办法走!”王吉文安慰他说。

【甲】“不,自己的伤自己明白……”那同志指指身旁那支步枪,接着说:“同志,请你把这支枪带着,替我上缴吧。我是十三团二连的,我叫黄元庆……”说到这里,他喘了口气,从挎包里掏出了一副绑腿扔给小周,深情地说:“给你,小同志,你好好地活着出去,继续革命!

小周哽咽着接过了绑腿。

王吉文心中也很酸楚。他知道,有的战士在战斗中视死如归,但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面前,特别是看来陷入绝境的时候,容易莽撞地选择一种最简单的对待自己的办法。他说:“同志,你为什么这样想?……”他本来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没说出口。他只顾发愁:这两个不能行动的同志,可怎么带他们走?

他想着,想着,忽然想出了办法。他抓起黄元庆的一只手,背向着他蹲下来,果断地说:“黄元庆同志,我以指导员的身份命令你,走!”

他背起黄元庆,对小周说:“你在这里等着,我一会儿回来接你!”说完便大步向前走去。

当他到了一个新的目标,觉得体力有些不支的时候,就把黄元庆放下来,然后走一段回头路,再背上小周继续赶上去。

一趟,两趟,三趟……

目标一个个留在身后了。王吉文实在觉得惊奇:哪里来的力量又走了这么远?可是他也发现,自己是渐渐不能支持了,特别是这一次,似乎黄元庆的体重忽然增加了许多,脚下的泥水也好像更软了。眼前的景物渐渐变成了两个,身子晃荡得厉害。“已经走了几个来回了?十七次,还是十八次?”他正想着,突然脚下一滑,身子一扭,他连忙挣扎了一下,总算没有摔倒,可是胸前的伤口却剧痛起来,痛得他忍不住叫了一声:“哎——哟。”

“指导员,你怎么啦?”黄元庆问。

“没有什么。”王吉文回答,慌忙放下捂着伤口的手,扭头望了黄元庆一眼。

黄元庆却看见了,立刻惊叫起来:“指导员,放下我!你……”

“别说话!” 王吉文大声说。就在这时,他觉得眼前一阵昏黑.一口带点腥味的东西涌到了嘴边。他慢慢地歪倒了。

王吉文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仰面躺着,身子却在缓缓地移动。“这是怎么啦?……刚才伤口……”他往伤处摸了一把,一条绑腿已经把它包扎得好好的了。他惊奇地扭头看去,只见自己正躺在油布上,油布旁边的水草里,两条糊满泥巴的腿在往前移动,一条小腿上正流着血水。再往前看,黄元庆和小周并排匍匐在草地上,每人肩上挂着半截绑腿,拉住了油布的两个角,正在吃力地拖着往前爬。油布沿着光滑的水草往前移去。他们俩一边爬,一边说着话:

【乙】“……一个人该有多大的劲啊!他负了伤,还背我们走了那么远。”这是黄元庆的声音。

【丙】“人就是有那么股子劲,有时自己也摸不透。你刚才还说,自己的伤自己明白,可是……

王吉文看着,听着,他心里顿时激动起来。他仰起脸,望着天空轻轻地吁了口气。天无边无垠的,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在那白云下面,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有删改)

17.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提取文中信息,完成填空。(3分)

小说一开始,指导员王吉文(不超过9字)在(不超过4字)的草地上艰难前行。到达了目标后,发现了腿部受伤的黄元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吉文又先背起一个到一个新目标,再倒回去背另一个。后来则是两个不能行走的伤员,把王吉文放在油布片上(5个字)。

18. 请先结合上下文,补写出丙处文字中省略的话语。再综合阅读甲、乙、丙三处文字,说说作者选择人物说这样的话,希望读者了解的是什么。(4分)

答:

19. 假如你是一名跟随红军长征的战地记者,要采访活着走出草地的王吉文三人。你最想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依据你的问题以及对这三人事迹的了解,你想为自己的报道拟一个什么题目?(3分)

答:

(三)阅读《谈热忱》,完成20-22题。(共7分)

谈热忱

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他一生遍访名山大川,其间虽屡历险境,九死一生,却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着热忱,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②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收获更大的成果。众所周知,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投入得越多,那么他在这方面收获成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于一个热忱的人来说,他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满腔热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美国前总统卡特年轻时曾在海军服役。有一次他与海曼·里科弗将军谈话后发现自己在时事、文学、海军战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此后,他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竭尽全力将自身蕴藏的潜力和创造力发挥出来,不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军官,而且最终成为美国最高领导人。

③一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热忱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获得精神层面的一些支持,让你能够以苦为乐,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那些困难,从而克服那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居里夫人提取镭时,提取设备极其简陋,每天的工作单调乏味,但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使她乐在其中,最终她成功地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只有怀揣满腔热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④那么,如何才能对一件事产生热忱呢?

⑤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比如,在解一道很是复杂的数学题时,如果没有兴趣,就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解答这道题目了:但是,如果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解答数学题中得到很多乐趣,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失去了兴趣,想把一件事做好是不可想象的。

⑥只有充满进取的欲望,才能激发出热忱,面对同一件事,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成某事”,那么就会抛弃一切杂念,全力将这件事办好;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说“这件事先试一试吧”,那么就可能对这件事有所保留,从而会减弱你的热忱程度。

⑦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就要选择一个能够激发自己热忱的事业,让我们充满热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事业上的成功。

(原文有改动)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1.选文第⑤段引用孔子的名言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2.若在选文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下面的两个例子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3分)

A.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时,没有钢琴供他练奏,可对音乐满怀热忱的他,以乐观的心态,用碗、碟、盆、罐等替代钢琴,经过长期酝酿,终于创作出了史诗般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B.周恩来总理从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抱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最终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

答: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国旗神圣庄严,它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国旗寓意深刻,它是民族精魂的象征。同学们都有观看升国旗的亲身经历,或在天安门前,或在竞技赛场,或在电视里,或在操场上……请以其中一次为例,描述国旗升起时的情形和你的感想。

题目二:2016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经典名著已经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和积累,请你选择一部经典著作,写一篇推介词,向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写明推介理由,以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4.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当自然天地、人类历史、现实生活、文学世界的大幕拉开,我们会看到一幕幕精彩的演出,或美不胜收,或感人肺腑,或发人深省,或引人遐思……请你以“这一幕,如此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释放心灵与思绪,跨越时空的长河,与古人交流、与未来交流、与书本交流……请你以“跨越时空的交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三中(初中部)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2016.11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题号

1(1)

2(1)

2(2)

2(3)

3

4

5

答案

D

C

B

B

B

C

D

1.(2)正确写出四个字1分,书写工整有模仿1分。(共2分)

6.(1)年少万兜鍪 (2)①老夫聊发少年狂 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赢得生前身后名 (共6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7.(1)托付 (2)平民 (共2分。每小题1分)

8.(1)三次到茅庐探望我

(2)韩信富贵以后,用一千金去酬报那个洗衣的老妇人。 (共4分。每小题2分)

9. ①兴复汉室 ②受人资助 ③知恩图报 (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0. B (2分)

11.(1)丙(2分)

(2)示例一:奶奶对不起,我知道错了。虽然我写作业心里很烦,但是也不应该拿您出

气,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爱我,我还这样对您不孝,请您原谅我,好吗?

示例二:奶奶别生气了,我对您不孝顺,给您甩脸子,是我不对。如果再有像今天

这样的事发生,就让妈妈责罚我。我一定记住今天的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

(共2分。内容1分,句式1分)

12.(1)①红岩 ②成岗 (共2分。每空1分)

(2)我的‘自白书’。 (1分。没有单引号可不扣分)

(3)示例:视死如归(或“顽强斗争”“舍生忘死”“不怕牺牲”“坚贞勇敢”等)

(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3分)

13.①冬至 ②熬冬盼春 ③秋送秋香 (共4分。第①②空各1分,第③空2分)

14.这一天阴,有风,有雪。 (共2分)

15.“九九消寒图”①既是计算时间的日历,②又借绘画、书法、对联等典雅的文化形式③传达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 (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示例一:古人在创造“九九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和事物,直观地反映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和农事活动情况,既生动有趣,又将人们熬冬盼春的心情自然流露出来。同时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语言形式,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示例二:古人独具匠心地以梅花为素材,通过每日的点染勾画,记录下送冬迎春的每个日子。寒冬将尽,春色渐满,一笔一画之间的美好期许,使枯燥的生活变得情趣盎然。(共4分。每个要点2分)

(二)(共10分)

17. ①背着双脚溃烂的小周 ②坑坑洼洼 ③拖着往前爬 (共3分。每空1分)

18. 第一问:示例:可是现在你不仅有了活着出去的信心,还有力量拖着指导员往前移。(1分)

第二问:①人物(黄元庆)经历了由放弃希望到坚定信心、顽强前行的发展过程;②王吉文的钢铁意志对战友产生的积极影响;③人只要有目标、有坚定的信念,是能够突破极限、超越自我走出绝境的。(或:刚强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源于对战友(他人)生命的珍重、团队的互助。) (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 提问示例:你们有的腿不能行,有的胸口带伤,是凭借什么走出草地的?

题目示例:草地行难,将士壮歌。 (共3分。提问题1分,拟题目2分)

(三)(共7分)

20. —个有着热忱情感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2分)

21. 证明了“只有充满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热忱”这个观点。(2分)

22. 选择A (1分)

理由:这个事例中冼星海对音乐满怀热忱,战胜了没有钢琴可以练奏的困难,创作出了史诗般的作品,有力地证明了本段“―个充满热忱的人能战胜各种困难”的观点。而B不能证明这一观点。(共2分。分析论据1分,证明观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五、作文(共50分)

(一)(10分)

23.评分标准:10分。内容7分(符合题意2分,中心明确2分,条理清楚2分,结构完整1分),语言3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二)(40分)评分标准: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67e2e7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6.html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