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个人简历 > 写作技巧 > 【人心与人生txt】人心与人生读

【人心与人生txt】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从人生(人类生活)来讲人生,又从人心谈论人生,是帮助人类认识自己的好教材。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人心与人生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近一个月来读了梁漱溟先生写的《人心与人生》,虽说相对于同时期其他书籍来说已经非常简洁易懂,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晦涩,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深深的喜爱。我喜爱那种能把道理说得非常明白的书,梁漱溟先生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在读这一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没人能把人生说的相对透彻。读这本书的感受有两点,一是以上说过的透彻,二可中国一句古话来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梁先生的书,在人生不同阶段阅读,一定有很大的不同感受。

  本书大致可以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他的人和他的书,第二部分为心理的认识转变,第三部分为人心的特征,第四部分为道德与宗教等,第五部分为东西学术分途。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关于作者的一些故事,这一部分可以概括为人类的全部活动能力可以从其机体内外两面来看: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即有所感受,复有所施为,既有所施为,复有所感受的那些活动能力;个体生命所依赖以维持其机体内部日夜不停地活动能力。然后作者介绍了人心的三个方面,即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之后作者讲述了关于宗教和道德,关于生命力,关于道德与习惯,关于迷信,关于马克思伦理学。宗教是一种方法,帮助人提高自己的品德,佛教所谓人天乘、小乘、大乘,乘是乘车、乘船之乘,明显点出方法、工具之意义。道德则要人率真行事,只要你一切老师率真,品德自然渐渐提升,不倾向出世;生命力皆有生来禀赋之一面和后天养成的一面。道德不道德是就看它向上还是向下。梁认为内心自觉之明强方显生命本质,自觉贫弱便随俗流转去了;世俗之见以为道德即是好习惯之谓,这是错误的。好习惯只是生活中所必要的工具条件而已,生命初不在此;迷信,是说人自蔽其明,人为何自蔽其明?心有所牵于外,则蔽生而明失也;梁漱溟认为人生哲学或伦理学应以论究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评价而昭示人生归趣为事。同时,“自然界是人的非有机的躯体”。即人生息于自然界中,混乎其不可分。从人类历史发展之事实出发,以论究社会理想、人生旨趣者,惟马恩学派,从而认为它是一种较好的伦理学。最后作者介绍了东西学术分途。对于梁漱溟先生介绍的这些,我有些感触的是人心,其他的也许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

  对于主动性,梁先生强调了,人和动物之所以区别去宇宙间其他物种,是因为人和动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产生行为。像是水啊,空气也是可以动的,但是他们的动受制于动,是被动,而富有生命者却可以做到真正的主动。此外梁先生还谈到了战争,强调在客观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战争胜负取决于主动性,也就是制于人还是受制于人。人的主动性主要在于他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得出自己的认识与看法,能主动获得相关材料,借助灵感完成作品。那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上,我们也可以做到主动出击,能充分发挥主动性,获得好的状态。正如梁先生所说,能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才叫人,那么能按照目的而相应行动的才是成功的人。

  对于灵活性,梁先生谈到,不循守常规而巧妙地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是谓灵活性,能在各种形式变幻中随时予以适当应付,不落于被动是灵活性。灵活性是生命不受制于物而能恒制乎物的表现。灵活性不能坐享其成,但却也是不可求之的。正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个百分之一的灵感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活性。此外,灵活性还能体现在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做出正确的事。很多人都梦寐以求能在考场爆发,能在一些关键场合表现最好,殊不知只有平时有了那样的水平,在特定的场合才可能有那样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水到渠成。

  最后对于计划性,梁先生谈到,计划是人们在行事之前,却不行动,而就其所要解决的问题中那些对象事物,先从挂念上运用筹措,以较量其宜如何行动,假定出一方案。人类不同与其他动物也在于此。可以说,我所知道的所有成功的人,他们都有极强的计划性,他们能够规划自己的生活直至到分钟,他们珍惜生命中每一分钟,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做事,长期坚持便做成了大实业。我现在想说说对于计划性我自己的理解。首先要有计划,在此之前就存在一个你要制定计划的原因,既然有这个原因,那么足以证明你有愿望去做这件事。十项以个人完全不想去做这件事,那么他肯定不会去为这件事做规划。其次,计划本身就取决于你自己对事物难易程度和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量,这算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锻炼。计划的实行,是计划性最关键的一步,不管有多么美好的蓝图,没有实现都只是空梦一场。能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对人坚持的考验。那么为什么有计划的人更加容易成功?还记得一个例子,有一个世界马拉松冠军,有人问他秘诀是什么,他就说“超越我前面那个人”,这是一种智慧,人类就是这样的一种生物,人类更加擅长于追求眼前的事物和接近他的事物,这就决定了你要想做到一个伟大目标只能步步微化目标使之成为一个个小的计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因此,没有那一步步就没有最后的终点线。为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制定计划,规划自己的生活。

  以上便是我初读梁先生这本书的感受,我还有很多部分不明白,但我可以在下一次阅读时懂得多一些,理解深一些。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从焦老师讲的中西伦理比较中听到梁漱溟的思想开始,才开始真正关心这位思想家的著书。

  1、其人其书

  他的书最大的特点感觉其体例分明、内容通俗、观点独到,不像近些年的书概念言词晦涩复杂。全书大旨便是由人心体到人生思想。《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在1955年开始写的,而两篇自序却是早早(1926年)写出来的,可见他认为心理学之于伦理学的重要性按他的话来说是

  “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种心理学为基础;或说他的伦理学,都是从他对于人类心理的一种看法,而建树起来。”(p1)

  因此,研究孔子却不能循得孔子的人类心理观,那是空话,调弄文字,演绎符号而已,理趣大端,终不可见。而写《人心与人生》的缘起恰恰是谈孔子之人生态度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梁认为自己在此书中对孔子的解说有不少错误——以本能一派的心理学为依据,去解释孔学上的观念和道理;因此就通盘皆错;讲孔学的方法不善,未曾根本改掉前人以射覆态度来讲古书的毛病。

  梁漱溟“一生心思力气之用恒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人生问题,另一个是中国问题。不待言,《人心与人生》就是属于人生问题一面的。而在时值日寇侵略中国,危机不断蔓延,像人生问题这种没有“时间性”的研究写作之业被他延宕了下来,最终57年才付梓。

  2、从本能到理性——梁对人类心理之认识的转变

  梁思想深受罗素的影响。罗素在《社会改造原理》中开宗明义的一句话就是说他从大战领悟了“人类行为的源泉究竟是什么”这个大道理。人们总是把人类行为看作是出于欲望;其实欲望远不如冲动之重要有力。如果人类活动不出于种种欲望,那么他总是会趋利避害的,不至于自己向毁灭走,而其实不然。人类是很可以赴汤蹈火走向毁灭而不辞的;大战不就是这样吗?古希腊史诗和悲剧内容不也如此吗?酿成这种行为的更重要的是冲动——不管怒火也罢,野心也罢,都是强烈的冲动。大凡欲望也有一种冲动(罗素称之为“占有冲动”)在其中才有力。重要的是对冲动“事先注意分别调理顺畅,各得其宜;抑制它,或强行排除它,不是使人消沉没有活气,就是转而发出暴戾伤害人的冲动来。”“要使人的生计顺畅而不要妨碍它。”梁认为这就是罗素接近孔子的地方。这是梁《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偏重本能的观点。

  梁后期认识到本能、理智是为了营生活而有的方法手段皆从生命这一主体而来,并时时为生命所运用。譬如求真知新、好善之心只是人类生命的高强博大自然要如此,这是无私的感情,非营求生活的手段,它恰是主宰,这便是罗素的“灵性”,梁称之为“理性”。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

  3、人心之特征

  A、主动性:梁说用兵要归于争取主动,同样整个人生亦正式要归于争取主动,力避被动,谁胜谁负由此决定,人生大道在实践人心。大有人生哲学的意味。而认识人心的主动性首先从其生命自发地有所创新来体认;然后再就人们自觉的主动精神——人们的意志来认取。创新不出于有意创新,有意创新是内在生命主动性不足之征了。

  “力气充沛便能于素日见闻广为吸收消化,因而取精用宏,到临时不拘什么都成了他的工具,他的材料,供其驱遣运用,一个创作就出手了。力气淡薄贫弱者,素日既少吸收消化,纵有工具、有材料而不能活用,反为工具所累、所亚,只落得满纸陈词滥套,因袭堆砌了。这就是下列作品。人在思想上每有所开悟,都是一次翻新;人在志趣上每有所感发,都是一次向上。人生所有成就无不资于此。语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天成”指自然合理性在其中。“妙手偶得”是灵机触动,非所意料。诗人巧得妙句,画家又神来之笔,不惟旁人所不测,他自己亦不能说其所以然。” (p31)

  梁说的主动性是从本源上谈的,人意志的主动性是从这一本源发展扩大的。

  B、灵活性

  灵活是有待争取的,但又同时不可求的,求则失之。因为其根本还在生命本身。因而,舍己为人,热情所注,灵机打开,而猥屑自私者顾此失彼,进退罔措。同时,灵活性是实现主动性必须的;灵活性也赖以主动性,饱满的主动性才能实现灵活性。

  C、计划性

  本能活动接近于生理机能,十分靠近身体,理智活动较远于身体,只主要关系到大脑而已。“理智者人心者妙用;理性者人心之美德。后者为体,前者为用。虽体用不二,而为了认识人心有必要分别指出之。”(p83)梁说动物本能急切于知后之行。吾人理智着重于行前之知。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心之所以为心在其自觉。人类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4、道德与宗教以及其他

  关于宗教和道德。质言之,宗教是一种方法,帮助人提高自己的品德,佛教所谓人天乘、小乘、大乘,乘是乘车、乘船之乘,明显点出方法、工具之意义。道德则要人率真行事,只要你一切老师率真,品德自然渐渐提升,不倾向出世。小乘出世,大乘“不舍众生,不住涅磐”弘扬佛法,利济群生,出而不出,不出而出,方为圆满园融。

  关于生命力。权力欲特见于生命力大的人,在一般人较差。生命力大就是内在矛盾争持大。大恶人与革命家似乎相去甚远,其实不然。他们都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因此,世间恶人转变为贤智者,革命家堕落为恶者。生命力皆有生来禀赋之一面和后天养成的一面。道德不道德是就看它向上还是向下。梁认为内心自觉之明强方显生命本质,自觉贫弱便随俗流转去了。

  关于道德与习惯。世俗之见以为道德即是好习惯之谓,这是错误的。好习惯只是生活中所必要的工具条件而已,生命初不在此。自觉向上才为道德之真。好习惯往往不过是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而非真道德。

  关于迷信。迷信,是说人自蔽其明,人为何自蔽其明?心有所牵于外,则蔽生而明失也。

  关于马克思的伦理学。列宁曾说:“不能不承认桑巴特的断言是正确的,他说‘马克思主义本身从头至尾没有丝毫伦理学的气味’,因为在理论方面,它使‘伦理学的观点’从属于‘因果性的原则’;在实践方面,它把伦理学的观点归结为阶级斗争。”但梁漱溟认为人生哲学或伦理学应以论究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评价而昭示人生归趣为事。同时,“自然界是人的非有机的躯体”。即人生息于自然界中,混乎其不可分。从人类历史发展之事实出发,以论究社会理想、人生旨趣者,惟马恩学派,从而认为它是一种较好的伦理学。

  5、东西学术分途

  对如何培养人的性情方面,儒家有深切体认,既不忽视生活问题(墨家实利主义),更能照顾到生命深处。“世上只有两个先觉:佛是走逆着去解脱本能路的的先觉,孔是走顺着来调理本能路的先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认为儒释道三家各为一种生活实践功夫,都是真学术在解决各不相同的人生真问题。梁认为儒家之学适应于人生第二问题,即人对人的问题;佛家之学适应于人生第三问题,即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道家之学则应乎人生第一问题,即人对自然的问题。三家之学可称为文化早熟品。早熟的经验就是:第一,早熟学术便自难以推广普及于其社会一般人,而只流行于一部分人或一个阶层间。第二,这一学术因其不合时宜亦自更难延续和发展,愈传久愈失其真。第三,整个社会势必大受其影响,生产力淹滞不前,在社会发展史上入狱变态,如中国和印度的结果。第四,既然早熟就与当时知识文化的幼稚、迷信、鄙陋成分相混杂,后世难以囫囵承受。

  总之,梁对以自觉的理性的解释贯通全书,把生命本性与道德紧密联系起来,反对工具意义上的“假”道德,批判本能冲动所障蔽的人心。人心原本是清静圆明的,是通天的真生命;却总是容易被本能欲望与理智贪婪所蒙蔽。所以要寻求相同无所隔碍的伟大生命,寻求由强大生命力支撑下的主动自觉的无私的感情。书中可时时看到时代局限和哲学政治化的痕迹,如关于阶级性的探讨;时时能看到时代精神之烙印,深受柏格森、罗素、克鲁泡特金的影响。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读书笔记

    首先是自己的两个感想:

  1 人才就是人才,可以触类旁通,可以由此及彼,对信息的敏锐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谓“为学既需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书中一些基于生物学事实引出的想法即使是现在也很经得起推敲。

  2 读书啊,要读名著,要读好书,不要看杂志,没什么意思,那些文章里的东西很多都是在名著里偷的,你还不一定能发现是从哪里偷的,以为是很新奇的想法,结果很久以后说不定发现——古人已经论过了……

  这本书自己读的并不仔细,杂事不断,放假了在家又懒的利害,所以一拖再拖,但又一直挂着说过要写读后感,老感觉有什么事没干,不爽。今天是在不能忍了,草草看过一遍,便开始写这读后感。显然不是正常的态度,不过说是掩耳盗铃也好,说是自欺欺人也好,看一点书,写一点东西,总是有益的——相比于集中精神玩balance来说。

  自己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点目的性的。梁漱溟先生早年奔走国务,事功之情甚笃,也作出了不少的成就。跟毛泽东也挺熟,建国后常被叫去聊天,而且敢于直言(好像后来因此不被喜欢)。文革时受了些苦,而且家里的东西被搜刮一空——但他对此很平淡。而我想在这本书里寻找的正是他遭受了反差如此巨大的变革后能保持平静的理由,一个人,应该只有在对生命和生活有了透彻的感悟和了解之后才会如此通达吧。

  这本书成于一九七五年,但具作者说发源于五十年前,即一九二五年左右,所以可以说该书的记录正式作者几乎一生的感悟。据我的翻看(惭愧,只能说翻看),作者的想法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万一哪个愤青看了千万别觉得烦,马克思理论绝不是教科书上教的那样,教科书,不但太简单化,而且有些刻意的歪曲。

  2 生物学,如以达尔文进化论、动植物社会性等

  3 宗教 三大宗教对于人心的影响

  下面以我看得这个版本来分别论述:

  绪论的安排比较怪异,居然独自占了两章。作者论述了那时的社会背景,对外界探索的热烈而对人本身了解的匮乏;讲了自己的思路:从人生(人类生活)以言人心,复将从人心以谈论人生(人生问题)。进行了“人性”的论述及“阶级”对其之影响。

  恕我不恭,这部分的东西在现在看来没什么新意,特别是学过生物学并看过些心理学的人来看,不过是讲了讲对人自己探索的重要性,及“人性”到底是什么,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而这些论述现在已经是铺天盖地有些甚至已经上了教科书的,可能当时这些还比较不常见吧。该两章有句话比较有意思:“人生当勉励实践,理想必归合乎事实”。还有比较有趣的是论马恩学派的“秉持科学精神,已从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之事实出发,以论究社会理想、人生归趣者”认为他们的学说还是“较好的一种伦理学”。

  接下来的几章本别为:

  第三章:略说人心

  第四章:主动性

  第五章:灵活性

  第六章:计划性

  第三章中,人心被作者定义为人的一切活动能力,思维感情感觉等,特性:发展不住,变化不定,又有共同一贯之处。又论人生——整个人生不过争取主动而已。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是人心的三个特点(从《论持久战》中借来的,可见作者相当推崇老毛)。又介绍自己书议论人心的路线:“从知识引入超知识、反知识,亦即从科学归到形而上学,从现实生活上起作用的人心归到宇宙本体”——唬的我不轻。

  接下来的三章分别论述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认为生命的本性就是“莫知其所以然的无所止境的向上奋进”,主动性是人心的最主要特征。主动性又有赖于灵活性,即生命不受制于物而衡制胜于物的表现。著者认为世间万类,只有人类的灵活性最高,而且还在前进之中。看到这里我很不屑的想,又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受害者,又是人类是进化最优者的论调,并沾沾自喜的确信“自然并不会那么“势利”,各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地位”才是正确的观点。但事实证明我是浅薄的,梁漱溟先生后面接着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动辄说:"历史车轮"如何如何。其实生物演进,物种岐出,虽有高下之第,曾无必进之阶;社会发展略示阶段,其间有未定为准者。

  人类文化若从其整体来看,或言其历史的总趋势,那自是在不断地有所前进中,但非所论于各别单位、各别时期。”

  这整个就是一协同进化论的基调阿!!不得不佩服,一个非生物专业的人(哈哈,习惯称呼~~)居然有这么敏锐的直觉,厉害!

  当然进化的大方向还是有的,作者也是从这一角度论述了人类“人心”的灵活性何以可以称最高,并还在不断进化。并很鄙视的说其他物种之所以进化的不好是因“种种歧误之先后纷出……陷于歧误乃往复旋转其间耳”

  另外该章还有一论述:“整体的灵活性实以其分子成员之趋于机械化换得来的(分工涵有集权之义)”虽然是在细胞水平上得出的结论,但这一论述实在与当下方兴未艾的“统和生物学”论调不谋而合。

  灵活性从何而来,作者也有其观点:“舍己为人,热情所注,灵机大开,而猥琐自私者往往顾此失彼,进退罔措矣”。我想,这种信念应该对于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极有帮助吧。

  计划性一章所占篇幅较长,而我却觉得没有太多有新意的东西,主要认为计划性是人心之基本特征(人生的基本特征是争取主动),介绍了人心的物质基础(大脑),理智与本能的辩证关系,自觉与意识的关系,还有知识对于计划性的作用。

  作者认为计划性主要体现在“能静”上。我觉得也可以成为“能容”,能容,能静,才能思考,能计划,而不是像动物一样直接本能反应。由于“能静”,才能以理智来摆脱或控制本能,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更需要注意的是该章最后作者基于对计划性的理解推导出人类社会必将进入社会主义而后方能达到和谐的论断,认为只有如此人类才“真正脱离了动物界”(引恩格斯语)。但我,说实话,实在不敢相信人心的“计划性”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毕竟,地球容量有限,人会越来越多,竞争不会消失,世界大同,也许只是个梦吧。

  接下来的第七章,“我对人类心理的认识前后转变不同”,作者介绍了他的心路:

  “我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其,其第一期便是近代西洋这一路。从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后来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第二期。从印度出世思想卒又转归到中国儒家思想,便是第三期。”

  认为以前和眼下,“人世间的是非善恶必在利害得失较量上求得其最后解释 ”,并指出将来“对付自然界事物必计较利害得失,却不用之于人与人之间;在人与人之间正要以融和忘我的感情取代了分别计较之心”。窃以此论并不见得高明,那时候气候恶化问题还没有凸现,也没有北极熊被淹死的新闻,所以老先生也想不到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而不是计较利害得失的“对付”。在此我觉得浙江大学常杰教授主编的《统和生物学纲要》中关于地球不断整合的论述要更高一筹。不过那本书中并没有论及在整合的过程中人类如何自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提下算了,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想。

  第八章,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说的是自然在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人对自然的影响,不外乎人手的解放,人脑的形成等过程,不论。 但另有一个观点,引马克思语“自然界是人的非有机的躯体”,说明人栖于自然界中,生命与整个宇宙相连相通。前面又有生命无内无外的论述,如举例,细菌生活在自己身体内,但他究竟算不算是“自己”呢?看到这里若有所悟,生命是精神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工具。作者后面说到“圣人践形”,这应该也是作者自己精神世界的一个写照吧。

  第九章到第十二章,“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及“身心之间的关系”三章,介绍了社会对人的塑造作用,阶级性的影响,身体与心灵之间的相互作用(身对心的影响,表现,作用;心之信念等对身的影响),介绍了男女不同身体构造产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更特意介绍了人心的“灵活性”特征及不断翻新的特性。这些论述大部分与当时的科学潮流有关,在当时可能算比较新颖,但现在大半可称为常识了。不论。

  第十三章,东西学术分途

  仍是从另一个角度阐明“自觉”。自觉的两个大方向,向内和向外,就是东西方学术的不同。西方的自觉向外延伸,产生了近代以来辉煌灿烂的自然科学;东方学术向内探究,产生了道家、儒家、佛家等不同流派。先生又说向内的学术是更高级的学术,然而何以在社会发展没有那么发达的情况下就产生了呢?他不能回答,只说了一句“文化早熟”。

  我相信向内探究人心的文化是极有价值的,但是不是真的就比向外的探究更“高级”呢?不知道。但我相信现在向内的学术——如果说人类社会在两条腿走路的话——是较短的一条,而且短的离谱。因此,中国儒家所言之“下学上达”,是我所比较向往的。

  第十四、十五章,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

  说的感情、气质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人性的善恶辩证等。觉得没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不过有这么一句:“人性之云,意谓人情趋向。趋向如何非必然如何,而是较多或较大地可能如何。”闪烁着统计学的“大数原则”的光芒,有见地。

  十六章,宗教与人生

  这章是我最感兴趣的一章,然而初读却感觉很没意思。本人对“主义”阿,“国家性质”阿不怎么感兴趣,觉得可能它们的确存在,但在现实中已经沦为政客为自己谋利的工具了。而作者正是从中西方国家性质的对比来入手谈论宗教和人生。好容易看了一半,终于发现了对宗教本身的论述,认为宗教必有两个特点:

  甲,宗教在人的理智方面恒有其反智倾向即倾向神秘超绝,总要在超知识、反知识之处建立其根据;

  乙,宗教在人的情感意志方面恒起着慰安勖勉作用,俾人们感情动摇、意志颓丧者,重自振作生活下去。如所云安心立命者是。(按这种理解的话轮子也称宗教了,汗……)

  而宗教又分三六九等,初级、高级和最高级:

  初级者──此总括通常所云多神教,其所崇信而仰赖的对象,或来族性祖先,或为乡邦神邸,或为一山一水这神乃至具有神灵之任何一事一物,总若超居现前知识和推理界域之外,而能为福、为祸于人,一经奉祀礼拜、致其祈祷之后,便觉有希望可恃,乃至梦寐亦得安稳焉。(依赖感乃是宗教的源泉——费尔巴哈)

  高级者──大有进于前,其所崇信而仰赖者在主宰全世界之唯一大神,如所云"上帝"、"天主"、"真主"者,基督教新旧各派,伊斯教各派即为此级之标准型。(使人的生命变得“深入、广泛”,仁而有勇,能激发人的潜能)

  最高级——只有佛教(唯一圆满之出世法)

  初级不提了,费尔巴哈说的“唯弱者需要宗教,唯愚者乃接受宗教”,矛头大概指向此类。

  对高级者宗教作者有如下论述:

  “最初可说是一种对于外力之假借,此外力却实在就是自己,其所仰赖者原出于自己一种构想。但这样转一弯过来,便有无比奇效。因为自己力量原自无边,而自己不能发现。宗教中所有对象之伟大、崇高、永恒、真实、美善、纯洁原是人自己本具之德,而自己却相信不及。经这样一转弯,自己随即伟大、随即纯洁于不自觉。其自我否定每每就是另一方式并进一步之自我肯定。”信哉!

  最高级的佛教呢?不同于前二者,前二者“嫌于智力屈从乎感情”,因而受到老费的讥笑,而佛教的出世法则完全不同,是“讫今无尽无休地向上奋进、自强不息的人类生命”的本性,要求人类彻底的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悟了),凡生既是佛!

  这三个层次的论述字面意思自己可以算明白了,不过也确信理解的很肤浅,比如就是理解不了怎么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为什么了解自己才算是不息的人类的向上奋进,不理解“出而不出,不出而出”的意义。但又好像远远的窥见了一点,自己现在心绪不算太活泼,以后要有了清晰的想法再写吧。

  但感觉这一章绝对是作者心血所注之处,也是其人生态度的理论基础——“宗教最后则不经假借,彻达出世,依赖所依赖泯合无间,由解放自己而完成自己。(见《中国文化要义》一0一──一0八页)”。大概作者那种宠辱不惊的恬淡已经离这种状态不远了吧。另外还有句话感觉非常有道理:“,(高级)宗教是一种方法,帮助人提高自己品德,而道德则要人直接地表出其品德,不借助于方法。”现在记下这么个意思,以后慢慢体会。

  十七、十八两章是“道德——人生的实践”

  作者说,道德就是合乎生命本性的“不断翻新”“向上”“一言一行的独立自主,方显生命本性”(十七章)。又在十八章中分析涉及群体生活时的道德标准,称道儒家的观点,但认为其论调抬高,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达到。还有认为在某一时期,“集体总重要过个体”;认为国家占有正大名义在特定时期(当然包括过去、眼下及将来不短的一段时期)是正常的(……还是感觉不能保证个人权益的集体是邪恶的)。相比于道德,作者更看重宗教,认为“道德书世间法,宗教则出世间法”,认为宗教之真唯见于古印度早熟的佛教之内,而且将大行其道于共产主义社会末期。本人是在不怎么认同,但又不知怎么反驳,因为那么远的事是在……不论。

  前面几章连续论宗教与道德,后面“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一章中又有论述二者辩证关系的言论,很有意思,列于下:

  “宗教本身原是出世的,却在人世间起着维持世间的一个方法的作用。它有助于循从一时一地的庸俗道德,或且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和品质。其道全在假借着超然至上的一个信仰对象,即视乎其皈依之诚而著其人品提高之度焉。道德本身在人世间具有绝对价值,原不是为什么而用的种方法手段。宗教在人每表现其从外而内的作用;反之,道德发乎人类生命内在之伟大,不从外来。人类生活将来终必提高到不再分别目的与手段,而随时随地目的即手段,悠然自得的境界。此境界便是没有道德之称的道德生活。”

  听起来很美。我很向往。

  十九章,略谈文学艺术之属

  这章主要谈“美”。说是谈美,可惜是从生理上谈。这……也太“根本”了吧?!好像要从0101001001011101谈论windows的作用一样,实在不敢相信能在短短六页中有明晰的阐述,另外本人恶俗,对美之类的东西不甚感冒,不论。

  二十章,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以作者的话说,本章中他对“早熟的古中国文化实预兆着人类未来社会人生之艺术化”。并分两部分论述:1,宗教失势问题 2,以美育代宗教

  作者所论的宗教失势问题我有些不理解,他说宗教失势在发达国家中是明显的事实,甚至说人家是“虚有其表”,又论在社会风尚中必有新宗教换取旧的,而后宗教将自行消退。不知道是不是我读的太粗糙,这岂不是和前面说的“最高级宗教”的命运(大行其道于共产主义末期)相矛盾?另外,以我所得到的信息,西方发达国家的宗教应该不能算“尽存门面”吧?反正这段读的不认同。

  以美育代宗教一节对早熟的中文化的作用作了论述,认为宗教没有了,“礼乐”的作用就愈显重要了,因而要回归到古代中国的智慧(主要是儒家)中去。认为礼乐的根本作用是“……既是要人精神集中当下,为了加重其收敛集中……净除身上浮燥之气,而现出人心之正大诚敬来。”

  我非常同意礼乐的重要作用,本来对于这些礼节一律以“虚伪的繁文缛节”冠之。但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发现这种想法来源于内心的浮躁与喧嚣,而孔子定礼乐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要让人们有一种诚、敬、恭、温的态度。而通过自己的经验,这种态度对人生确实有益的,所以虽尚不能行之,但深信之。这种生活的艺术化才是真正精致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章是“谈人类心理发展史”,和考研的教科书上说的极为相似,心理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最后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论。唯最后“还灭”一事实在搞不清楚——不随地球灭亡而灭亡而自行消亡??难道集体自杀??若有知者,请开悟顽愚。

  总之,该书乃作者秉自己宗教思想,受启发于达尔文学说、马克思学说及部分中国古文化写出。最为闪亮之处即为宗教思想(或道德原则)对人类人生人心的影响作用,作者把这些作用着力于生物进化过程(达尔文等)及社会进化过程(马克思等),结合自己经验,得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此人到底不是学生物的,而且也囿于当时的国家意识形态,有不少偏颇之语。但总的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本84年的书在图书馆放了这么长时间还这么新,难道是因为它是“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