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工作总结 > 1月工作总结 > 【人啊人经典语录寒心】人啊人经典

【人啊人经典语录寒心】人啊人经典语录

《人啊,人!》,长篇小说,花城出版社1980年11月第一次出版,作者戴厚英。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啊人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啊人经典语录

  人啊人

  人,

  一辈子都在忙着,

  累着,奔波着,不论多苦,

  事,还是没做完。

  人,

  一辈子都在省着,

  攒着,储蓄着,不论多抠,

  钱,还是没存够。

  人,

  一辈子都在忍着,

  让着,怕着,不论多小心,

  人,还是得罪的不少。

  我们一辈子都在读着,

  写着,感悟着,不论多聪明,

  亏,还是没少吃。

  人,

  一辈子都在觉醒中,

  不论多淡定,遗憾,还是有。

  别为难自己,

  一辈子那么短,何苦呢?

  世界很大,个人很小,

  没有必要把一些事情看得那么重要,

  艰辛的生活,我们已经很苦、很累,

  无需要对自己责备。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何必要强迫自己。

  学会知足,常想一二。

  努力过,尽心了,

  无论结果,是否得到理想的都无所谓了。

  红尘过往,

  没有人握得住地久天长,

  唯有珍惜当下。

  活着,

  想那么多干嘛!

  别有事没事的整天瞎琢磨,

  想通了自然好,想不通心就受折磨。

  心情是自己的,心灵更是自己的,

  别轻易去钻那个牛角尖,

  想要快乐恐怕都难了!

  很多东西,

  是你的不用争,不是你的不必争,

  何必瞎折腾,

  命运不会偏向谁,更不会亏欠谁。

  很多感情,

  是你的不用留,不是你的不必留,

  何必太执着,

  缘来坦诚相待,缘去坦然对待。

  人生很短,别把自己亏待;

  岁月不长,别把自己愧对。

  该吃吃该喝喝,破事别往心里面搁;

  该玩玩该乐乐,切记要好好的活着!

  讽刺的人生:

  人啊人,都不讲实话:

  说政权是毒品,都在玩;

  说钱是罪之源,都在捞;

  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

  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

  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

  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没钱的时候,养猪;有钱的时候,养狗。

  没钱的时候,在家里吃野菜;有钱的时候,在酒店吃野菜。

  没钱的时候,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有钱的时候,在客厅里骑自行车。

  没钱的时候,想结婚;有钱的时候,想离婚。

  没钱的时候,老婆兼秘书;有钱的时候,秘书兼老婆。

  没钱的时候,假装有钱;有钱的时候,假装没钱。

  《人啊人》戴厚英

  作家簡介:

  戴厚英生於1938年3月,安徽穎上縣人。1956年,考進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革中曾與著名詩人聞捷相戀,並因此受到迫害,後者憤而自殺。文革後調入上海大學文學院任教,並在此完成第一部長篇小說《詩人之死》(1982年出版)、第二部小說:《人啊,人!》(1980年年底出版)。

  戴厚英曾經是一位文壇上有爭議的人物 (大概是因為她人在上海吧,那時的上海各方面還比較小,才能抓她出來當典型來斗爭地),對她的大規模批判有兩次。

  第一次開始於《人啊,人!》出書之後的1981年,第二次是在「清汙」運動的1983年。但在不同于文革的新環境中,批判反而使作家的創作更加受人關注。她的《人啊,人!》曾重印10次,總印數不下於百萬冊;而且被譯成了許多語種 (難怪會以何荊夫的流浪為主線)。《詩人之死》也翻譯到國外。與此同時,她知識份子三部曲的第三部:《空中的足音》及《流淚的淮河》三部曲的前兩部:《往事難忘》和《風水輪流》等作品也先後問世。從40歲開始寫《詩人之死》到58歲遇害,短短18年創作生涯中,她一共出版了7部長篇小說,兩部短篇小說集,兩部散文隨筆集,半部自傳,還有一些未出版的遺稿。1996年8月25日,戴厚英於家中被求助於她的鄉人殺害。

  作家這輩子還真沒怎么過上好日子呀。

  2005 年 7 月 26日

  看完了,又是一本傷痕文學。成書於 1980 年,應該是傷痕文學的早期作品。不過因為寫得太早,所以文字比後來的作品保守很多,全書太過平淡,波瀾不興。如果不是專門研究傷痕文學 -- 高校知識分子生活這部分專題的,這本書是不必看的 。能夠列入 100 部中文小說可能是因為它是傷痕文學的較早期作品吧。

  2005 年 7 月 23 日

  這本書是不錯的。描寫的是人性,背景是文革時期的上海高校,作品完成時間為 1980 年。可惜作者已經不在了。余秋雨的《借我一生》也是這個題材,不過是 2003 年才寫的。

  看了几頁,如果是 1980 年寫的那么這本書就比較難能可貴了。因為那時文革才結束 4 年。人們的傷口還在滲著血。不過這本書裡已經完全沒有文革期間的用語了。書中的語言已經完全沒有了任何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蹤跡,甚至連 80 年代初期的時髦詞匯,像抓綱治國、實現四化、振興中華,都沒有一個。

  因為沒有詳細的著述介紹,不知道作者當初寫這本書的時候人是否在國內,因為一些內容看起來比較奇怪。例如何荊夫的流浪史。不好說何荊夫在文革期間四海為家是虛構的,只是說這種可能性太低了。當時糧油布都是憑票供應的,各地區發行的票証都是不同的,出了這個地區,這些票證就不能使用了。糧票倒是有一種全國通用糧票,但是那絕對不是一般小老百姓可以輕易得到的,是需要出差的人員要到單位的人事部門提出出差証明後,申請領發的。農民因為有口糧,是不會發給糧票的。農村中有糧票的只有下鄉的知青。

  還有何荊夫承包蓋磚窯、搞運輸,這個離事實就太遠了。那時的口號是「多快好省」,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工程隊和大車隊 (這一點可以從文革時期的小說《艷陽天》和《青松嶺》可以看到)。應該少有可能雇請人來蓋磚窯、搞運輸。沒看到《金光大道》(文革時期一部最紅的農村題材小說) 裡的大隊的車把士錢廣因為給大隊趕車夾帶了一些山貨,就被批判了嗎。結果當然是革命群眾又奪回了車把子。

  文革時期,「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大家有的是力量,請人來做是這件事本身就是資本主義那一套,早就被革了命了。何荊夫流浪二十幾年光靠給人家干活就能活下來不是絕對不可能的,而是可能性很低。就算是現在,村子裡有活干,也都是村民優先來干的。何荊夫一直都碰上聯防隊員,而沒有把他解送回老家,這也是非常非常不合事實的事情。

  還是上網上看看作者戴厚英的創作背景吧,其中需要商確的細節太多了。不過作者已經不在的,就算有些問題又有什么呢。